针对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的标本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8705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针对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的标本采摘装置,涉及林业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人工采用剪刀或镊子采摘蕉叶时,操作繁琐,采摘装置咬合力不足,同时采摘的刀片留有前一次所采摘植株的汁液,容易造成病毒传染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操作杆,操作杆端部对称设有固定架,固定架连接有采摘件;采摘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夹板、转轴和第一弹簧,转轴与两夹板转动连接,第一弹簧与转轴相套接;转轴突伸出夹板的端部与固定架固定连接;两夹板的相向面边缘环设有相互卡接的卡齿;两夹板外壁均设有多个卡件,卡齿端部设有与卡件卡接的卡条,卡条穿设有卡孔;达到提高采摘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效果。采摘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效果。采摘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的标本采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林业机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针对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的标本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为世界性病毒病害,给世界香蕉产业造成重要影响。香蕉花叶心腐病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属雀麦花叶病毒科(Bromoviridae)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的二十面体,无包膜,基因组为三分子线形正义ssRNA,其RNA1长3357nt,RNA2长3050nt,RNA3长2216nt,RNA4为RNA3的亚基因组RNA,长1000nt。香蕉苞叶花叶病病原为香蕉苞叶花叶病毒(Banana bract mosaic virus,BBrMV),属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病毒粒子呈丝线状形态,无包膜,基因组是正单链RNA,全长约为10kb,3

端有poly A,含有一个大阅读框,阅读框翻译后可切割成9个活性蛋白。
[0003]香蕉花叶心腐病感染引起植株生长萎缩,出现花叶症状,后期感病植株多不能结果,即使结实也难长成正常蕉果;香蕉苞叶花叶病感染植株从上部叶最先显症,出现浓绿、淡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症状,严重的叶片皱缩畸型,开花时花器畸形,全株矮化。
[0004]在对染病香蕉研究时,需要对其叶片先进行标本采摘,在现有技术中,对带病的香蕉花叶和苞叶进行标本的采摘时,通常是人工采用剪刀或镊子等工具,从而将叶片从植株上采摘下,进而研究,但在使用过程中,采摘人员操作不便,从而降低采摘人员的工作效率,而对于市面上的其他标本采摘工具,其采摘端的咬合力不足,从而不能将所需的叶片采摘成功,同时在上次采摘后,采摘的刀片留有前一次所采摘植株的汁液,使得在下一次采摘时,容易造成病毒传染,导致实用性低。
[0005]因此,如何设计针对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的标本采摘装置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针对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的标本采摘装置,具有易将所需叶片采摘和操作方便,以及避免病毒传染的目的,达到提高采摘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端部对称设有固定架,固定架连接有采摘件;所述采摘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夹板、转轴和第一弹簧,转轴与两所述夹板转动连接,第一弹簧与转轴相套接;转轴突伸出夹板的端部与固定架固定连接;两所述夹板的相向面边缘环设有相互卡接的卡齿;两所述夹板外壁均设有多个卡件,所述卡齿端部设有与卡件卡接的卡条,卡条穿设有卡孔;两所述夹板端部对称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转动连接有支杆,支杆端部连接同一调节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患有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的叶片采摘时,
采摘人员手持操作杆,将采摘件靠近采摘对象,进而拉动调节架,在支杆和连接杆的作用下,是两夹板端部分开,进而移动操作杆,使采摘对象位于两夹板之间,随后松开调节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两夹板迅速闭合,通过相互卡接的卡齿,从而将采摘下所需的叶片,操作快捷方便,同时将第一弹簧的弹力转化为卡齿之间的咬合力,使其足够咬破叶片,从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也提高了采摘人员的采摘效率,同时一次采摘完成后,操作卡件,即可对卡齿进行更换,从而避免了采摘后的卡齿留有前一次所采摘植株的汁液,造成病毒传染。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件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部的第二弹簧和按件,第二弹簧两端部分别与外壳内壁和按件连接;所述外壳和夹板均设有供卡条卡接的卡槽,所述按件设有与卡槽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与卡孔卡接的球形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条插入卡槽后,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使卡孔与球形块卡接,从而使卡齿与夹板之间的结构保持稳定,需要更换卡齿时,按下按件,使滑槽移动,同时卡孔与球形块脱离,即可取下卡齿。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杆端部活动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配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两端分别设有拉杆和与调节架挂接的挂钩。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延伸杆、连接架、拉杆和挂钩,便于采摘远处或是高处的叶片。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钩与连接架转动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挂钩与调节架之间的挂接,操作快捷方便。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杆端部设有螺纹杆,所述延伸杆端部设有与螺纹杆螺纹配合的套杆。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纹杆和套杆,便于操作杆与延伸杆之间的连接,同时保证了操作杆与延伸杆之间结构的稳定性。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杆外壁对称设有与支杆套接的第一稳定环;所述延伸杆外壁设有与连接架套接的第二稳定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稳定环和第二稳定环,便于稳定支杆和连接架的位置,使操作调节架或拉杆时省力。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内壁对称设有相互触接的限位块。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使得卡齿在咬合时,防止卡齿与相对的夹板硬接触,从而磨损卡齿,导致其不够锋利,进而降低采摘效率。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杆穿设有条形槽,调节架与条形槽相套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条形槽,便于稳定调节架的位置,同时便于调节架的拉动。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对患有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的叶片采摘时,采摘人员手持操作杆,将采摘件靠近采摘对象,进而拉动调节架,在支杆和连接杆的作用下,是两夹板端部分开,进而移动操作杆,使采摘对象位于两夹板之间,随后松开调节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两夹板迅速闭合,通过相互卡接的卡齿,从而将采摘下所需的叶片,操作快捷方便,同时将第一弹簧的弹力转化为卡齿之间的咬合力,使其足够咬破叶片,从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也提高了采摘人员的采摘效率,同时一次采摘
完成后,操作卡件,即可对卡齿进行更换,从而避免了采摘后的卡齿留有前一次所采摘植株的汁液,造成病毒传染。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C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采摘件的内部剖视图;
[0028]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针对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的标本采摘装置,包括操作杆(1),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杆(1)端部对称设有固定架(11),固定架(11)连接有采摘件(12);所述采摘件(12)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夹板(13)、转轴(14)和第一弹簧(15),转轴(14)与两所述夹板(13)转动连接,第一弹簧(15)与转轴(14)相套接;转轴(14)突伸出夹板(13)的端部与固定架(11)固定连接;两所述夹板(13)的相向面边缘环设有相互卡接的卡齿(16);两所述夹板(13)外壁均设有多个卡件(32),所述卡齿(16)端部设有与卡件(32)卡接的卡条(33),卡条(33)穿设有卡孔(34);两所述夹板(13)端部对称设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转动连接有支杆(18),支杆(18)端部连接同一调节架(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香蕉花叶心腐病和苞叶花叶病的标本采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卡件(32)包括外壳(35)以及位于外壳(35)内部的第二弹簧(36)和按件(37),第二弹簧(36)两端部分别与外壳(35)内壁和按件(37)连接;所述外壳(35)和夹板(13)均设有供卡条(33)卡接的卡槽(38),所述按件(37)设有与卡槽(38)匹配的滑槽(39);所述滑槽(39)内部设有与卡孔(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乃通刘志昕杨毅周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