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58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透光面板;固定板,显示孔前后贯穿固定板;显示板设置于固定板的后侧,显示屏的位置与显示孔的位置相对应,显示屏与透光面板的背面相抵;连接孔,连接孔设置于显示屏的外围,连接孔前后贯穿显示板;连接杆,连接杆的前端穿过连接孔,连接杆的前端连接于固定板,连接杆包括抵接部,抵接部设置连接杆的后端,抵接部向连接杆的外侧突出;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抵接部的前侧与显示板的后侧之间,弹性件向前推动显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显示屏紧密贴合于透光面板上,减少透光面板与显示屏之间的间隙,避免显示面板的装配误差影响而产生的显示不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家用电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家用电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家用电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家用电器中通常会设置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现有的显示面板一般包括有玻璃面板、显示模块,显示面板中的显示模块安装于玻璃面板的背面,然而,显示面板生产制造时存在装配误差,导致玻璃面板与显示模块的间隙增大,产生显示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6]透光面板;
[0007]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透光面板,以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透光面板的位置为后侧,所述固定板包括显示孔,所述显示孔前后贯穿所述固定板;
[0008]显示板,所述显示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后侧,所述显示板
[0009]包括:
[0010]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位置与所述显示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显示屏向前突出,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透光面板的背面相抵;
[0011]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外围,所述连接孔前后贯穿所述显示板;
[0012]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连接杆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后端,所述抵接部向所述连接杆的外侧突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抵接部的前侧与所述显示板的后侧之间,所述弹性件向前推动所述显示板。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板连接于透光面板的后侧,显示板的显示屏向前突出并穿过固定板的显示孔,显示屏与透光面板相抵,连接杆的前端穿过显示板的连接孔后连接固定板,使得显示板可沿着连接杆前后滑动,连接杆后端的抵接部与显示板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向前推动显示板,使得显示屏紧密贴合于透光面板上,减少透光面板与显示屏之间的间隙,避免显示面板的装配误差影响而产生的显示不良。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套筒前端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所述套筒的前端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套筒的前端面与所述固定板相抵,所述套筒的后端面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后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台阶向所述套筒的外侧突出,所述第一台阶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套筒
上,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台阶的前侧与所述显示板的后侧。
[0015]套筒套设于连接杆上,套筒的前端面与固定板相抵,套筒的后端面与连接杆的抵接部相抵,当连接杆连接到固定板时,连接杆的抵接部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由套筒进行限位,则套筒的第一台阶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相对固定,显示板可沿着套筒前后移动,弹性件套设于套筒上,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套筒的第一台阶与显示板,利用套筒对弹性件进行限位,避免弹性件从第一台阶与显示板之间松脱,当显示面板生产装配时,由于套筒的第一台阶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使得弹性件的压缩形变程度相对固定,避免连接杆与固定板之间的装配误差影响弹性件的工况,弹性件的工况影响显示板与透光面板的贴合情况,弹性件的工况即弹性件的压缩形变程度,使得弹性件的安装更加标准化,连接杆与固定板连接时无需重新校准弹性件的工况,从而提高显示面板装配的便捷程度。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的外缘,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套筒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所述限位块向前突起,所述限位块的前端面低于所述套筒的前端面,以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套筒的位置为内侧,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限位块的内侧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之间。
[0017]套筒的第一台阶外缘设置限位块,限位块向前突起,限位块的前端面低于套筒的前端面,弹性件设置于限位块的内侧与套筒的外侧壁之间,限位块缩短显示板在套筒中的移动距离,当显示面板受到外力碰撞等外力影响时,显示板前后晃动的幅度减少,显示板受到弹性件推力作用重新贴合到透光面板需要移动的距离更短,缩短显示板重新贴合到透光面板的响应时间,从而避免杂质进入透光面板与显示板之间的间隙中。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还包括:
[0019]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前端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台阶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
[0020]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垫圈可沿着所述套筒前后移动,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之间,所述垫圈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台阶的外径,所述垫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的前侧与所述垫圈的后侧之间。
[0021]套筒的前端外侧壁上设置第二台阶,垫圈套设于套筒上,垫圈设置于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之间,弹性件设置于第一台阶与垫圈之间,使得弹性件固定套设于套筒上,便于套筒及弹性件的存放及运输,使得套筒与弹性件安装到显示面板时更加便捷,降低显示面板的装配难度。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
[0023]弹性件采用压缩弹簧,重量较轻,易于生产,成本较低。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包括螺钉,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板螺纹连接。
[0025]连接杆采用螺钉,螺钉的螺帽为抵接部,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连接杆穿过连接孔后与固定板螺纹连接,锁紧螺钉后将显示板连接到固定板上,使得显示面板的装配更加便捷,连接杆与固定板之间可拆卸,便于显示面板的拆卸维护。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固定板粘接。
[0027]透光面板与固定板粘接,固定板无需设置用于固定透光面板的固定机构,显示面
板应用于不同型号的产品时,改变固定板及透光面板的尺寸即可匹配不同的显示板,无需根据显示板重新定制固定板的结构,使得显示面板的通用性提高,降低设计成本,节省开发资源。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面板为玻璃板、有机玻璃板、聚苯乙烯板、聚碳酸酯板、聚氯乙烯板、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板中的其中一种。
[0029]透光面板采用玻璃板,透光率高,成本较低;透光面板采用有机玻璃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刚度,抗老化性能好;透光面板采用聚苯乙烯板,易于成型出色彩鲜艳的外观,表面光洁;透光面板采用聚碳酸酯板,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及抗冲击性能;透光面板采用聚氯乙烯板,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透光面板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板,尺寸稳定性好,易于加工,综合性能较高。
附图说明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其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面板(100);固定板(200),所述固定板(200)连接所述透光面板(100),以所述固定板(200)相对于所述透光面板(100)的位置为后侧,所述固定板(200)包括显示孔(210),所述显示孔(210)前后贯穿所述固定板(200);显示板(300),所述显示板(300)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00)的后侧,所述显示板(300)包括:显示屏(310),所述显示屏(310)的位置与所述显示孔(21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显示屏(310)向前突出,所述显示屏(310)与所述透光面板(100)的背面相抵;连接孔(320),所述连接孔(32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310)的外围,所述连接孔(320)前后贯穿所述显示板(300);连接杆(400),所述连接杆(400)的前端穿过所述连接孔(320),所述连接杆(400)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200),所述连接杆(400)包括抵接部(410),所述抵接部(410)设置所述连接杆(400)的后端,所述抵接部(410)向所述连接杆(400)的外侧突出;弹性件(500),所述弹性件(500)设置于所述抵接部(410)的前侧与所述显示板(300)的后侧之间,所述弹性件(500)向前推动所述显示板(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套筒(600),所述套筒(600)套设于所述连接杆(400)上,所述套筒(600)前端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孔(320)的孔径,所述套筒(600)的前端穿过所述连接孔(320),所述套筒(600)的前端面与所述固定板(200)相抵,所述套筒(600)的后端面与所述抵接部(410)相抵,所述套筒(600)包括第一台阶(610),所述第一台阶(610)设置于所述套筒(600)的后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台阶(610)向所述套筒(600)的外侧突出,所述第一台阶(610)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320)的孔径,所述弹性件(500)套设于所述套筒(600)上,所述弹性件(500)的两端分别抵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穗江李锦盈邓海燕苏达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