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51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该减振降噪结构包括:降噪外壳、柔性减振环、第一减振座、出气管减振部和进气管减振部。其中,降噪外壳内部设置有压缩机,降噪外壳与压缩机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减振的柔性减振环。出气管减振部设置在出气管与压缩机之间以及出气管与降噪外壳之间,用于进行密封以及减振。进气管减振部设置在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上,第一进气管贯穿降噪外壳与压缩机连通,进气管减振部用于连接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并对降噪外壳与第一进气管之间进行密封以及振动隔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减振降噪结构通过在多处设置减振部件,大大降低了振动的传递,且在压缩机外侧设置一层降噪外壳,将噪音的传递降到最低。将噪音的传递降到最低。将噪音的传递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降噪
,尤其涉及压缩机的减振降噪,具体为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机是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空调压缩机运转噪音较大,且在运转时产生剧烈的振动,这对于空调的来说是有一定伤害的,而且噪音影响人们的使用环境。因此应用市场开始需求较为安静的新型压缩机,通常是通过提升压缩机的加工精度以及安装误差来避免剧烈的振动,但是这样的提升是不够明显的,且成本较高。而且为了提高压缩机运转效率,往往压缩机转子会设定一个较大的不平衡量,转子的不平衡量使转子在高速转动时产生很大的振动,进而产生较大的噪音,这个振动很难通过提升加工以及安装精度来解决。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能够大大降低压缩机的振动传递效率以及噪音的产生,且陈本低廉,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该减振降噪结构通过在多处设置减振部件,大大降低了振动的传递,且在压缩机外侧设置一层降噪外壳,将噪音的传递降到最低。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该减振降噪结构包括:降噪外壳、柔性减振环、第一减振座、出气管减振部和进气管减振部,其中,所述降噪外壳内部设置有压缩机,所述降噪外壳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设置有多个柔性减振环,所述降噪外壳与所述压缩机底部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减振座,用于降低振动的传递效率;所述出气管减振部设置在出气管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以及所述出气管与所述降噪外壳之间,用于进行密封以及减振;所述进气管减振部设置在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上,所述第一进气管贯穿所述降噪外壳与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进气管减振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并对所述降噪外壳与所述第一进气管之间进行密封以及振动隔断。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该减振降噪结构还包括:第二减振座和第三减振座,其中,所述第二减振座设置在所述降噪外壳与压缩机固定板之间,用于降低振动传递效率;所述第三减振座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固定板的底部,用于降低振动传递效率。
[0007]其中,所述压缩机底部延伸出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减振座、所述降噪外壳、所述第二减振座、所述压缩机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减振座,用于对所述第一减振座、所述第二减振座和所述第三减振座进行限位以及固定。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减振座接触所述降噪外壳的面上具有减振乳钉;所述第一减振座接触所述压缩机的面上具有减振乳钉;所述第二减振座和第三减振座上均具有减振乳钉,所述减振乳钉用于减小接触面积,降低振动的传递效率。
[000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管的进气端均设置有消音器,用于对出气端的气流进行降噪。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管减振部包括:第一柔性密封件、第二柔性密封件和锁紧螺母,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外壳出气口处为内延伸结构,与切面为S形的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配合,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外壁切面为J形,与切面为S形的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配合,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件用于减振以及密封所述出气管和所述外壳;所述第二柔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出风口外侧与降噪外壳之间,且紧密围绕在所述出气管周围,用于进行减振以及密封降噪外壳与外壳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密封件外侧,与所述出气管外壁上的螺纹配合,用于锁紧所述第二柔性密封件。
[001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管减振部包括:第一柔性环、第二柔性环、接头封管和第三柔性密封件,其中,分别在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连接处的管道上设置所述第一柔性环,用于进行减振;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的连接处两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柔性环,用于将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进行软连接;所述接头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环和所述第二柔性环的外侧,用于紧固所述第一柔性环和所述第二柔性环;所述第三柔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降噪外壳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降噪外壳的连接处进行减振以及密封。
[0012]其中,所述连接处的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连接处的管道壁垂直于管道轴线向外延伸,延伸部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柔性环和所述第二柔性环的位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噪外壳与所述压缩机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用于进行散热。
[0014]根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具有以下益处: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压缩机的基础之上设置了多处减振降噪结构,通过这些结构能够大大降低振动的传递效率,且有一定的隔绝噪音的效果。相对于现有的压缩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振降噪结构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刚性连接,利用柔性件来吸收振动,降低振动的传递效率。
[0015]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图1的A处局部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图1的B处局部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图1的C处局部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图2的D处局部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压缩机实施例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第二减振座的结构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第二减振座的俯视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第三减振座的结构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的第三减振座的俯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降噪外壳、2-柔性减振环、3-第一减振座、4-出气管减振部、 5-进气管减振部、6-压缩机、7-出气管、8-第一进气管、9-第二进气管、 10-第二减振座、11-第三减振座、12-压缩机固定板、13-限位柱、14
-ꢀ
减振乳钉、15-消音器、16-第一柔性密封件、17-第二柔性密封件、18
-ꢀ
锁紧螺母、19-外壳、20-第一柔性环、21-第二柔性环、22-接头封管、 23-第三柔性密封件、24-导热硅脂、25-转轴、26-马达转子、27-偏心轮、28-滑动轴承、29-轴承固定环、30-轴承柔性套、31-偏心轮座、 32-衬套、33-偏心轮柔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减振降噪结构包括:降噪外壳(1)、柔性减振环(2)、第一减振座(3)、出气管减振部(4)和进气管减振部(5),其中,所述降噪外壳(1)内部设置有压缩机(6),所述降噪外壳(1)与所述压缩机(6)之间设置有多个柔性减振环(2),所述降噪外壳(1)与所述压缩机(6)底部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减振座(3),用于降低振动的传递效率;所述出气管减振部(4)设置在出气管(7)与所述压缩机(6)之间以及所述出气管(7)与所述降噪外壳(1)之间,用于进行密封以及减振;所述进气管减振部(5)设置在第一进气管(8)与第二进气管(9)上,所述第一进气管(8)贯穿所述降噪外壳(1)与所述压缩机(6)连通,所述进气管减振部(5)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8)和所述第二进气管(9),并对所述降噪外壳(1)与所述第一进气管(8)之间进行密封以及振动隔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减振降噪结构还包括:第二减振座(10)和第三减振座(11),其中,所述第二减振座(10)设置在所述降噪外壳(1)与压缩机固定板(12)之间,用于降低振动传递效率;所述第三减振座(11)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固定板(12)的底部,用于降低振动传递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6)底部延伸出多个限位柱(13),所述限位柱(13)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减振座(3)、所述降噪外壳(1)、所述第二减振座(10)、所述压缩机固定板(12)和所述第三减振座(11),用于对所述第一减振座(3)、所述第二减振座(10)和所述第三减振座(11)进行限位以及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座(3)接触所述降噪外壳(1)的面上具有减振乳钉(14);所述第一减振座(3)接触所述压缩机(6)的面上具有减振乳钉(14);所述第二减振座(10)和第三减振座(11)上均具有减振乳钉(14),所述减振乳钉(14)用于减小接触面积,降低振动的传递效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7)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管(9)的进气端均设置有消音器(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年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澈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