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环保酸碱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29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环保酸碱缸,包括离子膜,离子膜设于酸碱缸内部中部位置,离子膜左右两侧靠近酸碱缸左右端部位置处分别设有左电极、右电极,左电极与离子膜之间设有左旋转升降台,左旋转升降台的前方竖直设有左支撑臂,左支撑臂的上端连接有左万向吸风罩,左万向吸风罩设于左旋转升降台的上方,右电极与离子膜之间设有右旋转升降台,右旋转升降台的后方竖直设有右支撑臂,右支撑臂的上端连接有右万向吸风罩,右万向吸风罩设于右旋转升降台的上方,利用水槽两端电极与离子膜协同在离子膜两侧产生酸性和碱性的环境,避免另外加入酸碱物质,减少了二次污染,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提高了实验效率。提高了实验效率。提高了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环保酸碱缸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实验设备研究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环保酸碱缸。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学实验中,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产品纯净,要求实验时必须使用洁净的玻璃仪器,洗净后的玻璃仪器,要求达到清洁透明,水沿壁自然流下后,均匀润湿而无条纹及水珠,一般化学实验室都配有洗涤玻璃器皿的酸碱缸,而酸碱缸需要经常加入酸碱性物质来调节其ph值以维持缸内清洗需要的酸碱度,碱缸内溶液处理需外加酸碱调节至中性,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环保酸碱缸,利用水槽两端电极与离子膜协同在离子膜两侧产生酸性和碱性的环境,避免另外加入酸碱物质,减少了二次污染。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环保酸碱缸,包括离子膜,所述离子膜设于酸碱缸内部中部位置,离子膜左右两侧靠近酸碱缸左右端部位置处分别设有左电极、右电极,左电极与离子膜之间设有左旋转升降台,左旋转升降台的前方竖直设有左支撑臂,左支撑臂的上端连接有左万向吸风罩,左万向吸风罩设于左旋转升降台的上方,右电极与离子膜之间设有右旋转升降台,右旋转升降台的后方竖直设有右支撑臂,右支撑臂的上端连接有右万向吸风罩,右万向吸风罩设于右旋转升降台的上方,左旋转升降台外部为圆柱形的防腐蚀中性外壳,内部包括升降平台、螺旋部件、支撑座、底座,升降平台为圆盘形状,螺旋部件位于升降平台下方,螺旋部件下端与支撑座相连接,支撑座下方与底座相连接,底座固定于酸碱缸的底面上,左旋转升降台与右旋转升降台结构相同。
[0005]进一步地,所述左旋转升降台的升降平台、螺旋部件、支撑座与底座都于同一轴心相互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呈圆台形,支撑座上端内部镂空,支撑座内壁上设有与螺旋部件相适配的螺纹。
[0007]进一步地,所述离子膜的长度与酸碱缸的前后宽度相同。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技术可供用户在酸碱缸维护时避免另外投入酸碱物质维护酸碱性,利用水槽两端电极与离子膜协同在离子膜两侧产生酸性和碱性的环境,避免另外加入酸碱物质,减少了二次污染,在使用本技术的时候,用户可在两个电极通上直流电,即可在酸碱缸内形成用户所需要的酸性环境或碱性环境,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减少了化学实验中清洗酸碱缸的步骤,提高了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左旋转升降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酸碱缸,2-离子膜,3-左电极,4-右电极,5-左旋转升降台,51
-ꢀ
升降平台,52-螺旋部件,53-支撑座,54-底座,6-左支撑臂,7-左万向吸风罩, 8-右旋转升降台,9-右支撑臂,10-右万向吸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5]一种新型环保酸碱缸,包括离子膜2,所述离子膜2设于酸碱缸1内部中部位置,离子膜2左右两侧靠近酸碱缸1左右端部位置处分别设有左电极3、右电极4,左电极3与离子膜2之间设有左旋转升降台5,左旋转升降台5的前方竖直设有左支撑臂6,左支撑臂6的上端连接有左万向吸风罩7,左万向吸风罩7 设于左旋转升降台5的上方,右电极4与离子膜2之间设有右旋转升降台8,右旋转升降台8的后方竖直设有右支撑臂9,右支撑臂9的上端连接有右万向吸风罩10,右万向吸风罩10设于右旋转升降台8的上方,左旋转升降台5外部为圆柱形的防腐蚀中性外壳,内部包括升降平台51、螺旋部件52、支撑座53、底座 54,升降平台51为圆盘形状,螺旋部件52位于升降平台51下方,螺旋部件52 下端与支撑座53相连接,支撑座53下方与底座54相连接,底座54固定于酸碱缸1的底面上,左旋转升降台5与右旋转升降台8结构相同,左旋转升降台5 的升降平台51、螺旋部件52、支撑座53与底座54都于同一轴心相互连接,支撑座53呈圆台形,支撑座53上端内部镂空,支撑座内壁上设有与螺旋部件52 相适配的螺纹,离子膜2的长度与酸碱缸1的前后宽度相同。
[0016]在使用本技术的时候,用户可在两个电极通上直流电,即可在酸碱缸内形成用户所需要的酸性环境或碱性环境。电极与离子膜协同作用让酸碱缸的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并形成酸碱区域,供用户进行酸洗或碱洗;离子膜与电极协同作用产生电解,并形成酸碱区域,供用户进行酸洗或碱洗;万向吸风罩支撑臂支撑万向吸风罩的进气口,使之距离气体产生的源头更近,提高抽走气体的效率;万向吸风罩的吸风口将电解产生的气体抽走;升降台方便用户把浸泡在酸碱缸里的实验器皿取出。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减少了化学实验中清洗酸碱缸的步骤,避免二次污染,提高了实验效率。
[0017]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环保酸碱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膜,所述离子膜设于酸碱缸内部中部位置,离子膜左右两侧靠近酸碱缸左右端部位置处分别设有左电极、右电极,左电极与离子膜之间设有左旋转升降台,左旋转升降台的前方竖直设有左支撑臂,左支撑臂的上端连接有左万向吸风罩,左万向吸风罩设于左旋转升降台的上方,右电极与离子膜之间设有右旋转升降台,右旋转升降台的后方竖直设有右支撑臂,右支撑臂的上端连接有右万向吸风罩,右万向吸风罩设于右旋转升降台的上方,左旋转升降台外部为圆柱形的防腐蚀中性外壳,内部包括升降平台、螺旋部件、支撑座、底座,升降平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康张晓春刘李娥费旻之姚志晖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