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后锚固悬挑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27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后锚固悬挑连接结构包括框架柱、上框架梁和下框架梁,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框架柱侧面的上部通过锚栓固定上预埋板,所述上预埋板焊接固定竖向双肋板,所述竖向双肋板之间的间隙内插接悬挑钢梁端腹板,所述悬挑钢梁端腹板为高频焊接工字型悬挑钢梁中部腹板延伸出的竖直端板,所述悬挑钢梁相对于框架柱远端的下表面中间处焊接有上部竖向连接板;所述框架柱侧面下部与上预埋板对应设置有通过锚栓固定有下预埋板,所述下预埋板中心位置焊接有下部竖向连接板,所述上部竖向连接板与下部竖向连接板间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有钢支撑组件,所述钢支撑组件、悬挑钢梁、框架柱之间呈三角形支撑。其结构简单,传力明确,保证后锚固悬挑构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大跨度的悬挑构件连接的技术难题。解决大跨度的悬挑构件连接的技术难题。解决大跨度的悬挑构件连接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后锚固悬挑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大跨度后锚固悬挑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既有建筑无法满足群众目前的使用需求,各种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对建筑面积的需求占比较大。增大既有建筑的使用面积,通常采用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悬挑结构来解决。悬挑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有阳台、体育场看台以及剧院的挑台等。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当代建筑中,悬挑的尺度越来越大,应用的方式越来越多,在建筑表现力的创造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既有建筑,通常采用植筋技术,当跨度较小时,植筋可以满足结构受力及可靠性的要求;但当跨度较大时,植筋便无法满足实际受力的要求,且采用植筋胶连接年久容易老化、失效,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既有建筑结构后接较大跨度悬挑结构时,如何使结构安全可靠,成为目前的一项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后锚固悬挑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保证后锚固悬挑构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既有建筑改造时增加较大跨度的悬挑构件连接的技术难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大跨度后锚固悬挑连接结构,包括直四棱柱体状的框架柱,所述框架柱其中三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上、下对应的上框架梁、下框架梁,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框架柱除设有上框架梁的三个侧面的另一外侧面的上部通过锚栓固定有上预埋板,所述上预埋板中心位置焊接固定竖向双肋板,所述竖向双肋板之间的间隙内插接悬挑钢梁端腹板且通过高强度螺栓贯穿紧固,所述悬挑钢梁端腹板为高频焊接工字型悬挑钢梁中部腹板延伸出的竖直端板,所述悬挑钢梁相对于框架柱远端的下表面中间处焊接有上部竖向连接板;所述框架柱侧面下部与上预埋板对应设置有通过锚栓固定有下预埋板,所述下预埋板中心位置焊接有下部竖向连接板,所述上部竖向连接板与下部竖向连接板间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有钢支撑组件,所述钢支撑组件、悬挑钢梁、框架柱之间呈三角形支撑。
[0006]所述上预埋板外部设置有上、下两套将上预埋板与框架柱套装紧固的套箍组件。
[0007]所述套箍组件由两个U型组件等强焊接而成,所述U型组件包括有围绕紧贴框架柱的U型竖向钢板和焊接在竖向钢板上下两端面上的U型水平钢板。
[0008]所述U型组件对接焊缝不在一条直线上。
[0009]所述钢支撑组件为通过填板连接的双槽钢组。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套箍组件通过两U型部件焊接,且两焊缝在水平方向上需保证不在一条直线上的设置,防止同一截面处受力同时发生破坏,有效地抵抗平衡了剪应力和拉力,提高结构刚
性强度。
[0012]2.钢支撑组件、悬挑钢梁、框架柱之间的连接使结构形成三角支撑体系,此结构传力直接明确,极大提高了扩建工程的安全性。
[0013]2.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采用锚栓及焊接的方式,在双肋板和套箍有足够刚度的情况下,锚栓连接保证了水平拉力的传递、抵抗和整体的刚度,使结构更加稳固,使用寿命更长,减少了失效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扩建工程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面图;
[0015]图2为图1的 A-A向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 的B-B向剖视图;
[0017]图4为图1的 C-C向剖视图;
[0018]图5为图1中竖向钢板3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下框架梁、2.框架柱、3.竖向钢板、4.水平钢板、5.上框架梁、6.套箍组件、7.锚栓、8.悬挑钢梁端腹板、9.高强度螺栓、10.竖向双肋板、11.上预埋板、12.悬挑钢梁、13.上部竖向连接板、14、钢支撑组件、15.填板、16.双槽钢、17.下部竖向连接板、18.下预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图5所示,该大跨度后锚固悬挑连接结构,包括直四棱柱体状的框架柱2,所述框架柱2其中三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上、下对应的上框架梁5、下框架梁1,所述框架柱2除设有上框架梁5的三个侧面的另一外侧面的上部通过锚栓7固定有上预埋板11,所述上预埋板11中心位置焊接固定竖向双肋板10,所述竖向双肋板10之间的间隙内插接悬挑钢梁端腹板8且通过高强度螺栓9贯穿紧固,所述悬挑钢梁端腹板8为高频焊接工字型悬挑钢梁12中部腹板延伸出的竖直端板,所述悬挑钢梁12相对于框架柱2远端的下表面中间处焊接有上部竖向连接板13;所述框架柱2侧面下部与上预埋板11对应设置有通过锚栓固定有下预埋板18,所述下预埋板18中心位置焊接有下部竖向连接板17,所述上部竖向连接板13与下部竖向连接板17间通过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有钢支撑组件14,所述钢支撑组件14、悬挑钢梁12、框架柱2之间呈三角形支撑。
[0022]为了提高结构刚性强度,所述上预埋板11外部设置有上、下两套将上预埋板11与框架柱2套装紧固的套箍组件6。
[0023]所述套箍组件6由两个U型组件焊接而成,所述U型组件包括有围绕紧贴框架柱2的U型竖向钢板3和焊接在竖向钢板3上下两端面上的U型水平钢板4。
[0024]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对接等强焊接,即所述U型组件对接焊缝不在一条直线上。
[0025]施工时,先安装竖向钢板3后焊接水平钢板4焊接,悬挑钢梁12焊接上竖向连接板13,双槽钢16现场放样后用填板15进行连接拼装。施工时,先将上预埋板11、下预埋板18通过特殊倒锥形锚栓7或机械锚栓固定在框架柱2上,其次将分别将4个U型状的部分套组件,
两两拼接焊接,使其上、下包裹住框架柱2和上预埋板11,随后在除上预埋板面的其他三面用锚栓7进行固定,接着竖向双肋板10在套箍坡口处焊接,使之与上述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后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9连接使用悬挑钢梁端腹板8插接紧固住的悬挑钢梁12,然后在下预埋板18上焊接下部竖向连接板17,上部竖向连接板13、下部竖向连接板17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9连接固定钢支撑组件14,最终使整个结构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体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后锚固悬挑连接结构,包括直四棱柱体状的框架柱,所述框架柱其中三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上、下对应的上框架梁、下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除设有上框架梁的三个侧面的另一外侧面的上部通过锚栓固定有上预埋板,所述上预埋板中心位置焊接固定竖向双肋板,所述竖向双肋板之间的间隙内插接悬挑钢梁端腹板且通过高强度螺栓贯穿紧固,所述悬挑钢梁端腹板为高频焊接工字型悬挑钢梁中部腹板延伸出的竖直端板,所述悬挑钢梁相对于框架柱远端的下表面中间处焊接有上部竖向连接板;所述框架柱侧面下部与上预埋板对应设置有通过锚栓固定有下预埋板,所述下预埋板中心位置焊接有下部竖向连接板,所述上部竖向连接板与下部竖向连接板间通过高强度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彬吴金凤孙强王天明尹文茜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