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流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14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流道模具,包括热流道、加热部件、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热流道上的加热部件产生的热量可以保证热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热流道上的出料口直接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的产品成型内腔连通,保证整个流道中的塑料都保持熔融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注塑品质,使注塑制品的表面美观度更优,而且热流道非开放式,可以避免拉丝与泄露现象的出现,提高了注塑制品的表面质量,无需人工后期再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上模板上的凸柱与下模板上的凹部的插接配合可以确保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时不会出现偏移,保证上模仁和下模仁可以精准扣合在一起,确保工件的注塑质量。确保工件的注塑质量。确保工件的注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流道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热流道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有的注塑模具不采用热流道系统,此种方式注塑会因流道内物料易冷却而产生物料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而市场上采用的热流道注塑模具通常采用的是开放式热流道,开放式热流道虽然结构简单,但很容易出现拉丝、泄露现象,而且注塑成的工件表面质量差,容易造成物料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流道模具,包括热流道、加热部件、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加热部件设在热流道上,热流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热流道设在上模板组件上,上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和上模仁,上模仁设在上模板上,上模板上与下模板接触的端面上设有凸柱,下模板组件包括下模板和下模仁,下模仁设在下模板上,下模板上与上模板接触的端面上设有与凸柱配合的凹部,当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时,热流道上的出料口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内腔连通,上模板上的凸柱插接在下模板上的凹部中。
[0005]本技术中,热流道上的加热部件产生的热量可以保证热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热流道上的出料口直接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的产品成型内腔连通,保证整个流道中的塑料都保持熔融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注塑品质,使注塑制品的表面美观度更优,而且热流道非开放式,可以避免拉丝与泄露现象的出现,提高了注塑制品的表面质量,无需人工后期再处理,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上模板上的凸柱与下模板上的凹部的插接配合可以确保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时不会出现偏移,保证上模仁和下模仁可以精准扣合在一起,确保工件的注塑质量。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流道可以包括分流板A和分流板B,分流板A和分流板B连通且关于进料口对称排布,分流板A上设有至少一个热咀A,热咀A与分流板A的内腔连通,分流板B上设有至少一个热咀B,热咀B与分流板B的内腔连通,当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时,热咀A的咀头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内腔连通,热咀B的咀头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内腔连通。由此,通过分流板A和分流板B可以同步对两个工件进行注塑,两个工件可以是相同的工件,也可以是一个产品的前壳和后壳,另外,热咀A和热咀B可以单独发热,有效保证整个流道中的塑料都保持熔融状态,而且,热咀A和热咀B的压力分布平衡,出胶顺畅、平衡性好,可以实现产品均匀充填,保证产品精度稳定。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部件可以包括加热管A和加热管B,加热管A沿着分流板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布,加热管B沿着分流板B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布。由此,分流板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布局加热管A,从而可以有效保证分流板A中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分流板B
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布局加热管B,从而可以有效保证分流板B中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流板A上端面上的加热管A可以沉设在分流板A中,分流板A下端面上的加热管A可以沉设在分流板A中,分流板B上端面上的加热管B可以沉设在分流板B中,分流板B下端面上的加热管B可以沉设在分流板B中。由此,加热管A内沉在分流板A中既可以有效提高热传递效率,又可以防止加热管A挪动,影响对分流板A的加热,同时可以对加热管A进行保护,以及便于分流板A与其他部件连接,加热管B内沉在分流板B中既可以有效提高热传递效率,又可以防止加热管B挪动,影响对分流板B的加热,同时可以对加热管B进行保护,以及便于分流板B与其他部件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热流道模板,热流道模板设在上模板上,分流板A和分流板B均沉设在热流道模板中,热流道模板上可以设有容置加热管A线路的线槽A,热流道模板上可以设有容置加热管B线路的线槽B,当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时,热咀A的咀头穿过热流道模板、上模板并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内腔连通,热咀B的咀头穿过热流道模板、上模板并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内腔连通。由此,热流道模板可以对分流板A和分流板B进行保护,热流道模板上的线槽A可以收纳加热管A的线路,热流道模板上的线槽B可以收纳加热管B的线路,当热流道模板与其他部件连接时,不会影响到加热管A的线路和加热管B的线路。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流道模板上可以设有插座,插座与加热管A连接,插座与加热管B连接,插座与热咀A连接,插座与热咀B连接。由此,插座上插接电源控制线,就可以为加热管A和加热管B供电且可以控制加热管A和加热管B的工作/停止工作,同时,也可以为热咀A和热咀B供电且可以控制热咀A和热咀B的工作/停止工作,不使用模具时,将电源控制线拔掉,方便模具的收纳和摆放。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槽A的顶部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固定片A,固定片A与热流道模板可拆卸连接,线槽B的顶部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固定片B,固定片B与热流道模板可拆卸连接。由此,固定片A可以对加热管A的线路进行固定,防止加热管A的线路翘起,可以对加热管A的线路进行有效保护,固定片B可以对加热管B的线路进行固定,防止加热管B的线路翘起,可以对加热管B的线路进行有效保护。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下固定板、顶出板和多个顶柱,下模板设在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上设有通槽,顶出板容置在通槽中,通槽的内底部上设有多个通孔,顶柱的一端设在顶出板上,顶柱的另一端穿插在下模板中,当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时,顶柱的另一端抵靠在上模板的底部。由此,当注塑完成后,通过下固定板上的通孔可以将通槽中的顶出板顶起,顶出板带动顶柱同步运动,顶柱可以将上模板顶起,从而使上模板和下模板分离,即:上模仁和下模仁分离,从而可以将成型后的工件取出,需要再注塑时,把顶出板被顶起的作用力撤销,顶出板复位,顶出板带动顶柱同步反方向运动,从而使上模板和下模板重新扣合在一起。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多个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设在下模板的底部,导向柱的另一端穿插在顶出板中,顶出板沿着导向柱可往复滑动。由此,导向柱的存在可以使顶出板往复运动时更加顺畅,不会出现跳动。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四个气动柱,气动柱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气动柱的一端穿插在下模板中,气动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顶出板和下固定板,顶出板沿着
气动柱可往复滑动。由此,气动柱上环形凹槽的存在可以使顶出板往复运动时更加平缓,尤其是在顶出板复位时,可以减小顶出板对下固定板的冲撞,既可以延长顶出板和下固定板的使用寿命,也可以降低顶出板冲撞下固定板产生的噪音。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模板上与上模板接触的端面上可以设有定位凸起,上模板上与下模板接触的端面上可以设有定位凹部,当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时,下模板上的定位凸起插接在上模板上的定位凹部中。由此,定位凸起和定位凹部的插接配合可以进一步确保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时不会出现偏移,保证上模板上的上模仁和下模板上的下模仁可以精准扣合在一起,进一步确保工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流道、加热部件、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所述加热部件设在热流道上,热流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热流道设在上模板组件上,所述上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和上模仁,上模仁设在上模板上,上模板上与下模板接触的端面上设有凸柱,所述下模板组件包括下模板和下模仁,下模仁设在下模板上,下模板上与上模板接触的端面上设有与凸柱配合的凹部,当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时,热流道上的出料口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内腔连通,上模板上的凸柱插接在下模板上的凹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包括分流板A和分流板B,分流板A和分流板B连通且关于进料口对称排布,分流板A上设有至少一个热咀A,热咀A与分流板A的内腔连通,分流板B上设有至少一个热咀B,热咀B与分流板B的内腔连通,当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时,热咀A的咀头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内腔连通,热咀B的咀头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形成的内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包括加热管A和加热管B,加热管A沿着分流板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布,加热管B沿着分流板B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A上端面上的加热管A沉设在分流板A中,分流板A下端面上的加热管A沉设在分流板A中,分流板B上端面上的加热管B沉设在分流板B中,分流板B下端面上的加热管B沉设在分流板B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流道模板,热流道模板设在上模板上,分流板A和分流板B均沉设在热流道模板中,热流道模板上设有容置加热管A线路的线槽A,热流道模板上设有容置加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楚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久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