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802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造景系统包括以下部分:引水泵站:引水泵站的进水口端与外水域相连;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与引水泵站的出水口端相连;引水入河管:引水入河管的一端与出水管的另一端相连,引水入河管的另一端与城市河道相连;引水造景管:引水造景管的一端与出水管的另一端相连;以及,水景观设施:水景观设施的进水口端与引水造景管的另一端相连,水景观设施的出水口端与城市河道相连。本申请利用引水泵站打造水景观,无需为水景观设施额外增设抽水设备,将引水泵站融入到城市景观中,既完成了城市河道的引水,又扩大了水利工程的景观效果,一水多用,实现水利工程的多功能、多用途。多用途。多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技术中水利工程融入城市景观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河道为了改善水质,或为了生态用水,往往需要引水,但都是简单的通过水泵将外水域的水抽到需要的河道内,功能单一,只是为了引水而抽水,没有任何综合利用,难以构成亮丽的水利景观。近几年,城市引水泵站越来越多,量大面广,但如此多的引水泵站都只是简单的完成抽水任务,都是简单的引水或排涝,无一座引水泵站利用引水创造水景观。因此,城市水利工程中的引水泵站在承担本身任务的同时,如何真正融入到城市的景观中,如何利用引水造景,是城市引水泵站提升功能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能够将引水泵站融入到城市景观中。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所述造景系统包括以下部分:
[0005]引水泵站:所述引水泵站的进水口端与外水域相连;
[0006]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引水泵站的出水口端相连;
[0007]引水入河管:所述引水入河管的一端与出水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引水入河管的另一端与城市河道相连;
[0008]引水造景管:所述引水造景管的一端与出水管的另一端相连;以及,
[0009]水景观设施:所述水景观设施的进水口端与引水造景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水景观设施的出水口端与城市河道相连。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引水入河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引水造景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景观设施有一个。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水景观设施有多个;所述引水造景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给水管与一水景观设施相连,每根给水管上都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水景观设施的类型为景观喷泉、或景观水车、或景观瀑布。
[0014]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申请利用引水泵站打造水景观,无需为水景观设施额外增设抽水设备,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将引水泵站融入到城市景观中,既完成了城市河道的引水,又扩大了水利工程的景观效果,一水多用,实现水利工程的多功能、多用途。另外,引水泵站的引水在创造水景观后又落入城市河道中,增加了入河水体的动力性能,为城市河道的水体补气增氧,增加城市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中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的构成图。
[0017]图2为本申请中引水泵站构建景观水车时的构成图。
[0018]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19]元件标号说明
[0020]10
ꢀꢀꢀꢀꢀꢀꢀꢀꢀꢀꢀꢀꢀꢀꢀꢀꢀꢀꢀꢀꢀ
引水泵站
[0021]20
ꢀꢀꢀꢀꢀꢀꢀꢀꢀꢀꢀꢀꢀꢀꢀꢀꢀꢀꢀꢀꢀ
外水域
[0022]30
ꢀꢀꢀꢀꢀꢀꢀꢀꢀꢀꢀꢀꢀꢀꢀꢀꢀꢀꢀꢀꢀ
出水管
[0023]40
ꢀꢀꢀꢀꢀꢀꢀꢀꢀꢀꢀꢀꢀꢀꢀꢀꢀꢀꢀꢀꢀ
引水入河管
[0024]50
ꢀꢀꢀꢀꢀꢀꢀꢀꢀꢀꢀꢀꢀꢀꢀꢀꢀꢀꢀꢀꢀ
城市河道
[0025]60
ꢀꢀꢀꢀꢀꢀꢀꢀꢀꢀꢀꢀꢀꢀꢀꢀꢀꢀꢀꢀꢀ
引水造景管
[0026]70
ꢀꢀꢀꢀꢀꢀꢀꢀꢀꢀꢀꢀꢀꢀꢀꢀꢀꢀꢀꢀꢀ
水景观设施
[0027]71
ꢀꢀꢀꢀꢀꢀꢀꢀꢀꢀꢀꢀꢀꢀꢀꢀꢀꢀꢀꢀꢀ
景观喷泉
[0028]72
ꢀꢀꢀꢀꢀꢀꢀꢀꢀꢀꢀꢀꢀꢀꢀꢀꢀꢀꢀꢀꢀ
景观水车
[0029]73
ꢀꢀꢀꢀꢀꢀꢀꢀꢀꢀꢀꢀꢀꢀꢀꢀꢀꢀꢀꢀꢀ
景观瀑布
[0030]80
ꢀꢀꢀꢀꢀꢀꢀꢀꢀꢀꢀꢀꢀꢀꢀꢀꢀꢀꢀꢀꢀ
第一控制阀
[0031]90
ꢀꢀꢀꢀꢀꢀꢀꢀꢀꢀꢀꢀꢀꢀꢀꢀꢀꢀꢀꢀꢀ
第二控制阀
[0032]110
ꢀꢀꢀꢀꢀꢀꢀꢀꢀꢀꢀꢀꢀꢀꢀꢀꢀꢀꢀꢀ
给水管
[0033]120
ꢀꢀꢀꢀꢀꢀꢀꢀꢀꢀꢀꢀꢀꢀꢀꢀꢀꢀꢀꢀ
第三控制阀
[0034]130
ꢀꢀꢀꢀꢀꢀꢀꢀꢀꢀꢀꢀꢀꢀꢀꢀꢀꢀꢀꢀ
仿真草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6]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7]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如图1所示,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包括引水泵站10、出水管30、引水入河管40、引水造景管60、以及水景观设施70;引水泵站10的进水口端与外水域20相连,引水泵站10的出水口端与出水管30的一端相连,出水管30的另一端与引水入河管40的一端、以及引水造景管60的一端相连,引水入河管40的另一端与城市河道50相连,引水造景管60的另一端与水景观设施70的进水口端相连,水景观设施70的出水口端与城市河道50相连。
[0038]上述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中,引水泵站10抽取外水域20的水、并使外水域20的水通过出水管30流入引水入河管40和引水造景管60中,流入引水入河管40中的水直接流
入城市河道50中,实现一路引水入河;流入引水造景管60中的水经过水景观设施70后再流入城市河道50中,其将引水泵站10的出水转换为水景观设施70所需要的动力水源,实现了一路引水造景。并且,造景后的水又落入城市河道50中,增加了入河水体的动力性能,为城市河道50的水体补气增氧,增加城市河道50水体的自净能力,保证城市河道50的水质,也可使水景观动态化,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因此,本申请利用引水泵站10打造水景观,无需为水景观设施70额外增设抽水设备,一方面节省了打造水景观而另外设置抽水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将引水泵站10融入到城市景观中,既完成了城市河道50的引水,又扩大了水利工程的景观效果,一水多用,一举两得,能源再次利用,实现水利工程的多功能、多用途。另外,本申请涉及的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引水泵站的造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景系统包括以下部分:引水泵站(10):所述引水泵站(10)的进水口端与外水域(20)相连;出水管(30):所述出水管(30)的一端与引水泵站(10)的出水口端相连;引水入河管(40):所述引水入河管(40)的一端与出水管(3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引水入河管(40)的另一端与城市河道(50)相连;引水造景管(60):所述引水造景管(60)的一端与出水管(30)的另一端相连;以及,水景观设施(70):所述水景观设施(70)的进水口端与引水造景管(60)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水景观设施(70)的出水口端与城市河道(50)相连。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晖陈命男杨东赫陈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