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弹力移位机构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800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弹力移位机构的装置,其包括设有第一卡合组件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上并设有第二卡合组件的移动组件,而于壳体/移动组件设有传动组件,在移动组件/壳体则设有与传动组件接合的带动组件,并将一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传动组件与壳体/移动组件上,当移动移动组件而使第二卡合组件卡合第一卡合组件时,利用带动组件带动传动组件进而旋紧弹性组件,并于分离第一卡合组件与第二卡合组件时,由弹性组件的弹力使移动组件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弹力移位机构的装置,具有自动移位的功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具有移位机构的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弹力移位机构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具有移位机构的装置包括有数字相机与滑盖式手机等,其中在数字相机方面,由于镜头保护盖提供了镜头保护及防尘的作用,故镜头保护盖必须在数字相机未使用时或者在使用完毕后将其移动至覆盖镜头的位置,并在准备进行拍照之前,将镜头保护盖打开进行拍照的动作。因此,镜头保护盖是数字相机中最常具有移位机构的部分,又公知镜头保护盖所具有的移位机构通常为滑槽机构,如美国专利第5,819,127号即公开一种具有滑槽机构的相机,请参阅图1所示,一相机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滑槽4,并由滑槽4将作为镜头保护盖的滑盖6卡设在相机2上,使滑盖6可在相机2上滑动,惟此种方式在操作完毕时,使用者必须以手动的方式将滑盖6推回原位,对于使用者在操作上较为不便且操作质感较差,有鉴于此,现今有将滑盖滑动的动作改以电动的方式让滑盖可自行移动,但因需要利用马达进行带动的动作,所以对于数字相机的电力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耗,将导致数字相机无法长时间待机。另,公知有关数字相机电池槽的部分,一般均是固定设置于数字相机内,因此在更换电池时必须将数字相机倾倒,使位于电池槽内的电池滑出电池槽后进行电池的更换,惟在倾倒数字相机的同时,却有导致数字相机滑落的风险。除了数字相机具有移位机构的外,滑盖式手机亦是具有移位机构的装置,传统的滑盖式手机是通过滑槽与卡合两结构来达到移动滑盖的目的,当需要使用滑盖式手机时,将滑盖推离与滑盖式手机壳体的卡合结构,使滑盖沿着滑槽移动,直至滑盖卡合滑盖式手机壳体的另一卡合结构,而在使用完毕后,松开滑盖与滑盖式手机壳体的另一卡合结构,拉动滑盖沿着滑槽移动并归回原位固定,惟此种方式对于使用者在操作甚是不便,因此公知有利用弹簧弹力的方式,使滑盖式手机仅需稍微推(拉)动滑盖,即可让滑盖自行移动,如中国台湾专利第252209号所公开的具有滑盖结构的手机,请参阅图2所示,一滑盖装置包含有一底板8、一上盖10及弹簧12,其中在底板8的两侧设有可嵌入滑轨14的滑槽16,且弹簧12一端设于底板8侧面,另一端设于上盖10相对于底板8侧面,最后将底板8与上盖10分别固定于一手机的上壳体18与下壳体20,使上壳体18与下壳体20可以通过弹簧12进行开启与闭合的动作,惟上述的方式在经过一段的滑动使用后,容易造成弹簧12应力集中的现象,导致弹簧12产生变形或断裂,而使手机的机体与滑盖之间无法达到闭合的功能。有鉴于此,本技术系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弹力移位机构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移位机构的装置,其利用传动组件旋紧弹性组件的方式,让一装置上的移动组件可以通过弹性组件所释放的弹力而自行移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弹力移位机构的装置,包括一壳体,其设有一第一卡合组件;一移动组件,其位于该壳体上,并设有一第二卡合组件;至少一传动组件,其设于该壳体/该移动组件上;一弹性组件,其一端固定于该传动组件,且另一端固定于该壳体/该移动组件;以及一带动组件,其设于该移动组件/该壳体,并与该传动组件接合,当移动该移动组件而使该第二卡合组件卡合该第一卡合组件时,利用该带动组件带动该传动组件转动,使该传动组件旋紧该弹性组件,并于分离该第一卡合组件与该第二卡合组件时,由该弹性组件的弹力转动该传动组件进而移动该移动组件。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壳体为照相机,且该移动组件为该照相机的镜头保护盖。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壳体为照相机,且该移动组件为该照相机的电池槽。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壳体为滑盖式手机,且该移动组件为该滑盖式手机的滑盖。所述的装置,其中该传动组件包括一齿轮与一齿轮轴,且该带动组件为齿条,而该弹性组件固定于该齿轮轴上。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弹性组件为弹簧、板簧或扭簧。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壳体还设有至少一滑槽/滑轨,该移动组件还设有至少一滑轨/滑槽,且该滑轨位于该滑槽中,让该移动组件依该滑槽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的装置,其中该第一卡合组件为卡勾,且该第二卡合组件为卡槽。所述的装置,其中该第一卡合组件为卡槽,且该第二卡合组件为卡勾。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壳体/该移动组件还设有二该传动组件,分别为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且该第一传动组件与该第二传动组件相互接合,该第一传动组件与该带动组件接合,并将该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于该第二传动组件,当由该带动组件带动该第一传动组件转动时,使该第二传动组件转动并将该弹性组件旋紧。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保护组件,其设于该壳体或该移动组件,以防止该传动组件带动该移动组件移动时,造成该移动组件与该壳体的碰撞。由本技术的实施,其具有结构简单且不影响装置外观的优点,并可在装置使用完毕后,让装置上的移动组件自动归回原位,而无须以手动的方式将移动组件归位。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相机示意图。图2为公知滑盖式手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a)至图4(b)为本技术的作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6(a)至图6(b)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作动时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本技术是由在一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传动组件与一弹性组件,并通过移动位于壳体的移动组件,让设于移动组件的带动组件带动传动组件转动而将弹性组件旋紧,使移动组件可以通过弹性组件的弹力而自动移动。下面将以壳体与移动组件分别为照相机与镜头保护盖,传动组件为一齿轮与一齿轮轴,带动组件为齿条,以及板簧为弹性组件作为一具体实施例,以使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更容易理解。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4(a)所示,一照相机22包括有照相机壳体24与镜头保护盖26等主要部份,其中镜头保护盖2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齿条28与一滑轨30,照相机壳体24则包含有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4,而第二壳体3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沟槽36,并在组合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4后,让照相机壳体24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移动槽38与一滑槽40。照相机壳体24与镜头保护盖26分别还设有作为第一卡合组件的卡勾42与作为第二卡合组件的卡槽44,惟本技术亦可将第一卡合组件改为卡槽44,而将第二卡合组件改为卡勾42,另将一可与齿条28相互接合的齿轮46设于齿轮轴48的一端上,并将齿轮轴48的另一端设于照相机壳体24,使齿轮46装设在照相机壳体24,以及将一板簧50的一端固定于齿轮轴48上,且将另一端固定于照相机壳体24上。再者,本技术亦可于照相机壳体24或镜头保护盖26设置一保护组件,以防止镜头保护盖26移动时与照相机壳体24产生碰撞。最后,在将滑轨30装入滑槽40以及使齿轮46与齿条28相互接合于移动槽38内后,让镜头保护盖26卡设照相机壳体24上,并使镜头保护盖26可依滑槽40方向进行移动。接着,请同时参阅图4(a)与图4(b)所示,其为照相机22的作动示意图。当使用者打开照相机22的镜头保护盖26进行拍照的时候,镜头保护盖26将同时使齿条28沿着移动槽38移动而同步带动齿轮46转动,并连带使齿轮轴48进行转动而迫使板簧50渐渐被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弹力移位机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其设有一第一卡合组件;    一移动组件,其位于该壳体上,并设有一第二卡合组件;    至少一传动组件,其设于该壳体/该移动组件上;    一弹性组件,其一端固定于该传动组件,且另一端固定于该壳体/该移动组件;以及    一带动组件,其设于该移动组件/该壳体,并与该传动组件接合,移动该移动组件而使该第二卡合组件卡合该第一卡合组件时,利用该带动组件带动该传动组件转动,使该传动组件旋紧该弹性组件,并于分离该第一卡合组件与该第二卡合组件时,由该弹性组件的弹力转动该传动组件进而移动该移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进兴
申请(专利权)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