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库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63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库防渗结构,包括水库基坑,所述水库基坑内壁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防渗层以及硬化层,所述硬化层由C35混凝土于水库基坑内壁上均匀浇筑形成,所述防渗层由抗渗混凝土于所述硬化层表面均匀浇筑形成;所述水库基坑的内侧壁内还设有用于支撑加固所述硬化层的加固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变形能力强的效果,满足了水库的长期防渗需求。防渗需求。防渗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库防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库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库,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它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
[0003]目前,很多水库防渗漏是通过在水库库面铺设土工膜来实现的,土工膜的防水性能很好,但是由于水压长时间作用以及水库库底会发生沉降变形等多种原因,使得土工膜容易发生变形损伤,影响土工膜甚至水库内壁的防渗效果,进而影响水库的结构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水库防渗结构,其具有抗变形能力强的效果,满足了水库的长期防渗需求。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水库防渗结构,包括水库基坑,所述水库基坑内壁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防渗层以及硬化层,所述硬化层由C35混凝土于水库基坑内壁上均匀浇筑形成,所述防渗层由抗渗混凝土于所述硬化层表面均匀浇筑形成;所述水库基坑的内侧壁内还设有用于支撑加固所述硬化层的加固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库基坑内蓄满水时,水库基坑内的水对防渗层具有水压作用,而硬化层由C35混凝土浇筑形成,对防渗层具有足够的支撑作用,防止防渗层塌陷,而防渗层由抗渗混凝土浇筑形成,具有良好的隔水性,防止水分渗透至硬化层而损伤硬化层的结构强度,此外,加固组件对水库基坑内侧壁上的硬化层具有支撑加固效果,故而进一步提升了该水库防渗结构的抗变形能力,防止水库基坑内长期蓄水而损伤该防渗结构,满足了水库基坑的长期防渗需求。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硬化层内埋设有与所述水库基坑内壁平行设置的钢丝网。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化层内埋设有钢丝网,有利于提升硬化层的韧性,防止硬化层在水库突然积蓄河水时遭受冲击而产生裂缝。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渗层内埋设有与防渗层平行设置的土工膜。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层内埋设有土工膜,阻隔了水分对防渗层的渗透,有利于提升防渗层的防水性能。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开设于地面上的钻孔以及埋设于地面内的加固锚杆,所述加固锚杆水平设置,且所述加固锚杆一端穿入
所述钻孔内,另一端穿入所述硬化层并与硬化层固定;所述加固锚杆位于所述钻孔内的一端固定有与加固锚杆垂直设置的抗拉柱,且所述钻孔内浇筑有混凝土。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锚杆一端与硬化层固定,另一端与钻孔内的混凝土浇筑固定,从而使得硬化层受到钻孔内混凝土的加固作用,防止硬化层发生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的偏移。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固锚杆设有多组,多组加固锚杆沿所述水库基坑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每组加固锚杆设有两根,每组的两根加固锚杆沿竖直方向排列。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锚杆沿水库基坑内侧壁水平均匀分布,且加固锚杆沿竖直方向排列,使得硬化层受到加固组件的支撑效果更加均匀。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渗层的夹角处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由混凝土浇筑形成,所述加强部环绕所述防渗层的内底转角设置,且所述加强部的截面呈三角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层覆盖并填充了防渗层的转角,使得防渗层的薄弱点得到加固,从而有利于防止防渗层产生裂缝而影响其防渗效果。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强部内埋设有韧性钢片,所述韧性钢片两侧边分别朝向所述防渗层转角的两处表面。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韧性钢片的设置,使得加强部受到水压时的部分压力传递至防渗层与加强部贴合的两侧表面上,从而防止水压集中于防渗层的边角线。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1]硬化层由C35混凝土浇筑形成,对防渗层具有足够的支撑作用,防止防渗层塌陷,而防渗层由抗渗混凝土浇筑形成,具有良好的隔水性,防止水分渗透至硬化层而损伤硬化层的结构强度,此外,加固组件对水库基坑内侧壁上的硬化层具有支撑加固效果,故而进一步提升了该水库防渗结构的抗变形能力,防止水库基坑内长期蓄水而损伤该防渗结构,满足了水库基坑的长期防渗需求;
[0022]加固锚杆一端与硬化层固定,另一端与钻孔内的混凝土浇筑固定,从而使得硬化层受到钻孔内混凝土的加固作用,防止硬化层发生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的偏移;
[0023]防渗层覆盖并填充了防渗层的转角,使得防渗层的薄弱点得到加固,从而有利于防止防渗层产生裂缝而影响其防渗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水库基坑;2、硬化层;21、钢丝网;3、防渗层;31、土工膜;4、加固组件;41、钻孔;42、加固锚杆;421、抗拉柱;5、加强部;51、韧性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库防渗结构,包括水库基坑1、设置于水库基坑1内壁上的硬化层2、设置于硬化层2上的防渗层3、设置于地面内的加固组件4以及设置于
防渗层3上的加强部5。水库基坑1由挖掘设备于地面上挖掘形成,水库基坑1的开口呈圆形,且水库基坑1的深度为4米。硬化层2由C35混凝土于水库基坑1的内侧壁以及内底面上均匀浇筑形成,硬化层2的厚度为20cm,且硬化层2内设有钢丝网21。钢丝网21呈网状,由钢丝编织而成,且钢丝网21与硬化层2的表面平行设置,钢丝网21于硬化层2浇筑时埋入硬化层2并与硬化层2固定,用以提升硬化层2的韧性。防渗层3由抗渗混凝土于硬化层2靠近水库基坑1内的表面上均匀浇筑形成,防渗层3内设有土工膜31,土工膜31为现有的隔水材料,土工膜31于防渗层3浇筑时埋设于防渗层3内,且土工膜31与防渗层3平行设置,土工膜31的设置,阻隔了水分对防渗层3的渗透,有利于提升防渗层3的防水性能。
[0028]参照图1,加固组件4包括钻孔41以及加固锚杆42,钻孔41开设于水库基坑1外的地面上,钻孔41的长度方向竖直,且钻孔41的开口呈圆形。加固锚杆42为截面呈圆形的杆状结构,加固锚杆42水平设置,且加固锚杆42埋设于地面内并位于钻孔41与水库基坑1之间。加固锚杆42一端穿过钻孔41内壁并位于钻孔41内,加固锚杆42另一端穿入硬化层2接触水库基坑1内侧壁的表面内,加固锚杆42与形成硬化层2的C35混凝土固定,且加固锚杆42的轴线与钻孔41的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库防渗结构,包括水库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基坑(1)内壁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防渗层(3)以及硬化层(2),所述硬化层(2)由C35混凝土于水库基坑(1)内壁上均匀浇筑形成,所述防渗层(3)由抗渗混凝土于所述硬化层(2)表面均匀浇筑形成;所述水库基坑(1)的内侧壁内还设有用于支撑加固所述硬化层(2)的加固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2)内埋设有与所述水库基坑(1)内壁平行设置的钢丝网(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3)内埋设有与防渗层(3)平行设置的土工膜(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4)包括开设于地面上的钻孔(41)以及埋设于地面内的加固锚杆(42),所述加固锚杆(42)水平设置,且所述加固锚杆(42)一端穿入所述钻孔(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菁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铭炅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