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排气净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63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排气净化机构,尤其是对真空系统尾气净化机构,实现某型滑油泵高空性能试验减污功能。该机构包括:外壳、活性炭、具有出气孔的隔板、出气接头、进气接头;外壳的内腔由隔板划分为多个平行的空间,外壳上安装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进气接头与旋片式真空泵的出口连通;进气接头与最外一侧的空间连通,出气接头与最外另一侧的空间连通;每个空间内填充有活性炭。空间内填充有活性炭。空间内填充有活性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排气净化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排气净化机构,尤其涉及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某型滑油泵试验器是验证某型旋片泵地面性能、高空性能和联调性能的试验仪器,试验过程中通过旋片式真空泵对滑油箱进行抽真空模拟高空状态,当试验介质温度为140℃且油箱内压力达到47kpa-A时(模拟6000m高度),对各级进出口流量进行检测。
[0003]试验介质为高温合成润滑油,当加热温度达到100℃以上时,介质内添加剂汽化,通过真空泵排出至室内,室内无进、排风措施,其中真空泵为旋片式真空泵,工作式通过进口负压将油箱油气抽回,然后通过内部增压将油气直通排出至室内(内部密封介质为100#真空油),造成环境污染及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真空排气净化机构,在某型滑油泵试验过程中,真空泵排出的油气经过油气净化机构过滤逐层隔离添加剂等成分,最终减少油气的污染度。
[0005]技术具体内容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排气净化机构,包括:外壳、活性炭、具有出气孔的隔板、出气接头、进气接头;
[0007]外壳的内腔由隔板划分为多个平行的空间,外壳上安装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进气接头与旋片式真空泵的出口连通;进气接头与最外一侧的空间连通,出气接头与最外另一侧的空间连通;每个空间内填充有活性炭。
[0008]进一步的,外壳包括:底座和堵盖;其中,堵盖和底座围成的空间为内腔,进气接头安装在底座上、出气接头安装在堵盖上。
[0009]进一步的,堵盖通过外六方螺栓固定在底座上。
[0010]进一步的,出气接头的个数为3个,进气接头的个数为1。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连通进气接头与旋片式真空泵的出口的管。
[0012]进一步的,管为橡胶编织软管。
[0013]技术效果:此真空排气净化机构应用到试验现场,有效地降低油气污染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排气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该真空排气净化机构主要由固定座1、活性炭2、隔板3、出气接头4、进气接头5、堵盖6、橡胶编织软管7等组成,首先将活性炭2放入固定座1中,然后将隔板3装入固定座1中,
按照此顺序依次装活性炭2、隔板3,其中隔板作用为固定和排气作用,最后通过外六方螺栓将装有出气接头4的堵盖6固定在固定座1上,其中堵盖6上至少安装3个出气接头4,避免产生背压、噪音过大现象。
[0016]由于旋片式真空泵进出口接头采用活接式结构,参照真空泵进出口接头尺寸加工一套活接式接头,然后通过卡箍锁紧(内部安装硅胶材质的密封垫)。用橡胶编织软管7将油气净化机构与旋片式真空泵出口管路相连。
[0017]用橡胶编织软管7将油气净化机构与旋片式真空泵8出口管路相连。
[0018]本专利技术净化流程:油箱油气

旋片式真空泵进口

旋片式真空泵出口

橡胶编织软管

进气接头

活性炭(过滤)

隔板(固定和传递)

依次
……→
通气接头(排气和降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排气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活性炭、具有出气孔的隔板、出气接头、进气接头;外壳的内腔由隔板划分为多个平行的空间,外壳上安装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进气接头与旋片式真空泵的出口连通;进气接头与最外一侧的空间连通,出气接头与最外另一侧的空间连通;每个空间内填充有活性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排气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底座和堵盖;其中,堵盖和底座围成的空间为内腔,进气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吉阳开华程功孙慧莹常亮王志亮赵志超李晓水蔡毅张明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