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43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观光塔,所述观光塔包括观光塔主体;观光房,环绕设置于所述观光塔主体的底部;以及环幕,设置于观光房的内部侧壁,其中,所述观光塔主体包括载客舱体和曳引机,载客舱体可在曳引机的驱动下沿观光塔主体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观光塔,乘客可乘坐在载客舱体内随载客舱体上升,视野逐渐上升,到达最高点,实现高空俯瞰的效果,并且观光塔下方设置人工造景环幕,通过环幕展现各类人文或自然风貌等观光内容,为乘客提供两个不同的观光视野,一部分是环幕的人工造景,另一部分是观光房外部的自然景观,游客通过观看环幕受益良多,后通过载客舱体上升观看自然景观,以实景加深影片效果,营造极强的观光效果,增加游客体验感。客体验感。客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塔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观光塔。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观光塔是一种可搭载多名乘客实现上升到一定高度观看当地景色的设备,一般应用于风景好的游乐园或商业地带,受所处位置环境制约大,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可观光性相对低,可选择地相对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与环幕结合的新型观光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观光塔的观光效果单一,选择地少,可观光性低等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观光塔,所述观光塔包括:
[0005]观光塔主体;
[0006]观光房,环绕设置于所述观光塔主体的底部;以及
[0007]环幕,设置于所述观光房的内部侧壁;
[0008]其中,所述观光塔主体包括载客舱体和曳引机,所述载客舱体可在所述曳引机的驱动下沿所述观光塔主体上下移动,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将整个观光的范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下面(观光房中)通过环幕呈现的人工造景,另一部分是位于上面(观光房之上)的自然景观;另外该观光塔因其独特的环幕设计,让观光塔的建设不受地域近景的约束,也即增加了观光塔建设地区的可选择性。
[000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幕包括展现静态图画的环幕,展现动态图片的环幕,和展现视频的环幕中的一种或者其组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用不同的展现形式(静态图画,动态图片和视频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来展现内容,展现内容可以是当地文化、风景或教育等与观光结合,既丰富了观景内容,又增强了观光效果。
[001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观光塔主体还包括用于游客进入载客舱体的上客平台,环绕设置于所述观光塔主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观光房外墙与所述观光塔主体之间。
[00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观光塔主体还包括顶部机房,以及设置于所述顶部机房中的曳引机,所述曳引机与所述载客舱体连接。
[001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载客舱体可沿所述观光塔主体旋转或旋转升降。
[001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观光塔还包括回转支撑机构及可驱动所述回转支承机构回转的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撑机构上;所述载客舱体通过所述回转支撑机构转动安装于所述观光塔主体上;所述曳引机与所述回转支撑机构连接;在所述曳引机及所述减速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可带动所述回转支撑机构与所述载客舱体同步沿所述观光塔主体上下旋转移动,通过增加旋转升降功能,可以增加全方位视野,乘客可以观光到以观光塔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全方位风景,增加观景体验。
[001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观光塔主体还包括观光平台,设置于所述观光塔主体的顶部附近,可通过载客舱体将游客运送到所述观光平台内进行观景。
[001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观光房采用可开合屋顶,包括一对可开合的屋顶页;所述可开合屋顶不仅可作为载客舱体穿过的窗口,而且可以在游客通过环幕进行观影时处于合拢状态,避免观影时的光线干扰,增加观影时的体验感;另外,遇到雨雪天气时,所述可开合屋顶也处于合拢状态,以保护观光房内部设备的安全运营。
[001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可开合屋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两个屋顶页开合的驱动组件。
[001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屋顶页设置于一对平行的滑轨上,且所述屋顶页的至少一侧壁上设置有棘齿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减速机,分别设置于一所述屋顶页的设置有所述棘齿槽的一侧,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棘齿槽相匹配的齿轮。
[001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屋顶页的两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棘齿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四个减速机,其中两个减速机设置于一所述屋顶页的两侧,另外两个所述减速机设置于另一所述屋顶页的两侧。
[001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设置于每个所述屋顶页的远离所述观光塔主体的一端。
[0020]本技术的观光塔,可以将整个观光的范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下面(观光房中) 通过环幕呈现的人工造景,另一部分是位于上面(观光房之上)的自然景观,观光塔底部的环幕以影片的形式实现当地文化、风景或教育等与观光结合,丰富了观景内容,增强了观光效果,先通过观看环幕受益良多,后通过载客舱体上升观看自然景观,以实景加深影片效果,营造极强的观光效果;
[0021]本技术的观光塔,乘客可乘坐在载客舱体内随载客舱体上升,视野逐渐上升,到达最高点,实现高空俯瞰的效果;
[0022]本技术的观光塔,通过在观光塔下方设置人工造景环幕,环幕可采用不同的展现形式(静态图画,动态图片和视频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展现各类人文或自然风貌等观光内容,展现内容可以是当地文化、风景或教育等与观光结合,既丰富了观景内容,又增强了观光效果,使得观光塔的建设不受地域近景的约束,即增加了观光塔建设地区的可选择性;
[0023]本技术的观光塔,在载客舱体随观光塔主体升降时,载客舱体还可绕观光塔主体进行旋转,也即载客舱体可沿着观光塔主体进行旋转升降,实现全方位视野,乘客可以观光到以观光塔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全方位风景,增加观景体验;
[0024]本技术的观光塔的建设不受地域近景的约束,可以为乘客提供两个不同的观光视野,一部分是环幕的人工造景,可以展现各类型的观光内容,另一部分是观光房外部的自然景观,游客通过观看环幕受益良多,后通过载客舱体上升观看自然景观,以实景加深影片效果,营造极强的观光效果,增加游客体验感;
[0025]本技术的观光塔,可开合的屋顶结构设计,设计新颖,吸引人的眼球,其不仅可作为载客舱体穿过的窗口,而且解决了在观看环幕时的光线干扰问题,增加观影时的体验感;另外,可开合的屋顶结构设计也解决了风雨天气的防护问题,保证了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观光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显示为图1中A所示圆圈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显示为图1中B所示圆圈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显示为图1中C所示圆圈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显示为本技术的观光塔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塔包括:观光塔主体;观光房,环绕设置于所述观光塔主体的底部;以及环幕,设置于所述观光房的内部侧壁;其中,所述观光塔主体包括载客舱体和曳引机,所述载客舱体可在所述曳引机的驱动下沿所述观光塔主体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幕包括展现静态图画的环幕,展现动态图片的环幕,和展现视频的环幕中的一种或者其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客舱体可沿所述观光塔主体旋转或旋转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塔还包括回转支撑机构及可驱动所述回转支撑机构回转的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撑机构上;所述载客舱体通过所述回转支撑机构转动安装于所述观光塔主体上;所述曳引机与所述回转支撑机构连接;在所述曳引机及所述减速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可带动所述回转支撑机构与所述载客舱体同步沿所述观光塔主体上下旋转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自平游涛张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钦龙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