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02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5
一种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包括第一耳机本体,第一耳机本体包括外壳体、耳塞头、扬声器、麦克风、电池仓、控制主板、连接导线和电连接接头,外壳体上设置有出音孔和进声孔,扬声器与出音孔相匹配设置,麦克风与进声孔相匹配设置,扬声器、麦克风、电池仓均和控制主板电连接,控制主板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外壳体远离耳塞头的一端引出有连接导线,连接导线和控制主板电连接,连接导线端部设有电连接接头,电连接接头可以是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

技术介绍

[0002]无线耳机是一种目前流行的电子设备配件,因其小巧的外形、方便携带的特点而广受欢迎,需求量逐年上升。常规技术中的无线耳机,无线耳机使用时需要通过自带的电池仓来供电,由于自带的电池仓的储电量往往比较有限,在外出出行时,例如在火车、景点时,无法及时补给会导致电量耗尽,无法继续使用,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如果随身携带耳机充电线、适配器或充电宝的话,又比较麻烦。另外,无线耳机在室外使用时,可能因为使用者短暂的不注意、奔跑、随手暂放在某个平台上后遗忘等等各种情况,造成无线耳机的丢失,给用户带来损失,如何设计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充电、且不易丢失的无线耳机,成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充电、且不易丢失的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包括第一耳机本体,所述第一耳机本体包括外壳体、耳塞头、扬声器、麦克风、电池仓、控制主板、连接导线和电连接接头,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出音孔和进声孔,所述扬声器与出音孔相匹配设置,所述麦克风与进声孔相匹配设置,所述扬声器、麦克风、电池仓均和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外壳体远离耳塞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和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端部设置有电连接接头。所述第一耳机本体可以单独一个使用,佩戴在左耳或右耳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本体还包括第二耳机本体,即无线耳机也可以是包括佩戴在左右耳的一对耳机。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耳机本体和第二耳机本体的结构可以相同。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耳机本体与所述第一耳机本体的结构可以不同,所述第二耳机本体包括所述外壳体、所述耳塞头、所述扬声器、所述麦克风、所述电池仓和所述控制主板,所述第一耳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二耳机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电触点相匹配的第二电触点,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输入检测模块。所述第二耳机本体可以通过第二电触点从第一电触点上取电。
[0008]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本体上设置有固定连接装置,所述固定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耳机本体上的第一连接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耳机本体上的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可锁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均为磁性导电材料制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反向充电程序,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芯
片。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向下一体成型有耳机柄部,所述耳机柄部下端固定设置有Type-C公接头,用所述耳机柄部替代所述连接导线。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触控按键和散热通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本体包括存储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其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无线耳机设置了连接导线和电连接接头,电连接接头可以直接插入手机、iPad、移动电源、电源插头或其他电子设备等,从电子设备的储电电池中取电,将各种电子设备作为耳机自带电池仓的有效补充,随时随地充电,当无线耳机不使用时可以插在手机上,不易丢失,无需另外带充电线和适配器,使出行更加方便。连接导线的设置使耳塞和充电装置的连接变得柔性,连接导线的长度可进行多种设置。另外,还提供了第二耳机本体可以直接通过电触点,从第一耳机本体的电触点上取电的技术方案,更加精简了结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实施例2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实施例3的示意图。
[0018]附图说明:1、耳机本体;11、第一耳机本体;111、第一电触点;12、第二耳机本体;121、第二电触点;13、外壳体;14、耳塞头;15、连接导线;16、电连接接头;17、固定连接装置;171、第一连接支架;172、第二连接支架;18、耳机柄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一种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包括配合用户耳部使用的耳机本体1,耳机本体1包括外壳体13、耳塞头14、扬声器、麦克风、电池仓、控制主板、连接导线15和电连接接头16,外壳体13上设置有出音孔和进声孔,扬声器与出音孔相匹配设置,麦克风与进声孔相匹配设置,扬声器、麦克风、电池仓均和控制主板电连接,控制主板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外壳体13远离耳塞头14的一端引出有连接导线15,连接导线15和控制主板电连接,连接导线15端部设置有电连接接头16,电连接接头16包括但不限于Type-C公接头。在耳机上直接引出连接导线15,使耳机和充电装置的连接变得柔性。
[0022]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反向充电程序,Type-C公接头可以直接插入手机、iPad、移动电源、电源插头或其他电子设备等,从电子设备的储电电池中取电,以手机为例,当Type-C公接头插入手机下方Type-C母头时,反向充电程序检测到连接后,将耳机类型发送给手机,并发送交互请求,手机在确定接入的设备后,弹出提示对话框,提示对话框中显示“是否为接入的耳机充电?”,或者其他含义类似的话语,提示对话框中还显示有“是”、“否”两个选项框,用户选择“否”的话,无线耳机和手机仅保持电性连接,并不给耳机充电,用户选择“是”的话,无线耳机可以通过反向充电程序从手机的储电电池中取电,开始电力传输。不需要携
带专门的电源和额外的充电线,利用外部电源上设置的Type-C母头进行充电,可以随时随地充电,出门更加方便,耳机电量较多,不用耳机时,也可以将Type-C公接头插入手机下方Type-C母头,选择不充电,无线耳机就可以一直挂在手机下方,不会丢失。
[0023]无线耳机用于支持无线耳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讯,从而从其他电子设备接收音频数据,或者向其他电子设备发送音频数据,以及耳机的、配对、连接等功能。该无线方式可以是蓝牙(BT)、无线保真网络(Wi-Fi)、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调频(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红外技术(IR),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但不限于蓝牙芯片。
[0024]耳机本体1包括第一耳机本体11,可以单独在左耳使用或右耳使用,第一耳机本体11为上述结构,或者,耳机本体1还包括第二耳机本体121,第一耳机本体11和第二耳机本体121分别佩戴在用户两侧的耳朵上,第一耳机本体11和第二耳机本体121均为上述结构,均设置有连接导线15和电连接接头16。
[0025]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线充电的无线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所述耳机本体(1)包括第一耳机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本体(11)包括外壳体(13)、耳塞头(14)、扬声器、麦克风、电池仓、控制主板、连接导线(15)和电连接接头(16),所述外壳体(13)上设置有出音孔和进声孔,所述扬声器与出音孔相匹配设置,所述麦克风与进声孔相匹配设置,所述扬声器、麦克风、电池仓均和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外壳体(13)远离耳塞头(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导线(15),所述连接导线(15)和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15)端部设置有电连接接头(16);所述耳机本体(1)还包括第二耳机本体(12),所述第二耳机本体(12)包括所述外壳体(13)、所述耳塞头(14)、所述扬声器、所述麦克风、所述电池仓和所述控制主板,所述第一耳机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111),所述第二耳机本体(12)上设置有与第一电触点(111)相匹配的第二电触点(121),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输入检测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冬过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点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