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保压封门及土压平衡隧道盾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696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保压封门及土压平衡隧道盾构方法,隧道保压封门包括密封主体、过渡密封仓、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密封主体焊接封装于所述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中,以封堵所述土压平衡盾构隧道;过渡密封仓设置于所述密封主体上;第一通口将所述过渡密封仓与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通口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门;第二通口将所述过渡密封仓与外部区域连通,所述第二通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隧道保压封门在满足材料和人员正常进出的同时,能够确保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及掘进的掌子面工作区域的气压稳定,以便进行破障处理及掘进作业,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保压封门及土压平衡隧道盾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保压封门及土压平衡隧道盾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盾构工艺方法一般包括气压盾构法以及土压平衡盾构法。在城市轨道交通软土盾构法施工中,一般采用土压平衡施工工艺,不考虑气压法施工。
[0003]但是,现有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软土盾构的土压平衡施工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地下空间实际情况复杂,有时候存在物探时未予探明的残桩、地下结构箱涵、孤石等建构筑物,造成无法继续掘进。若在常压开放状态下,强行进行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及破障处理,可能存在隧道坍塌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确保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及掌子面的气压稳定,将直接决定前端作业人员的安全,破障处理是否顺利,以及最终掘进施工能否顺利进行。
[0004]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隧道保压封门及土压平衡隧道盾构方法,能够确保在保压状态下完成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掘进及破障处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隧道保压封门,能够确保在保压状态下完成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掘进及破障处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隧道保压封门,用于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的保压,包括:
[0008]密封主体,被配置为焊接封装于所述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中,以封堵所述土压平衡盾构隧道;
[0009]过渡密封仓,设置于所述密封主体上;
[0010]第一通口,用于将所述过渡密封仓与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通口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门;
[0011]第二通口,用于将所述过渡密封仓与外部区域连通,所述第二通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门。
[0012]可选地,所述隧道保压封门还包括:
[0013]第三通口,用于直接将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与外部区域连通,所述第三通口上设置有第三密封门。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门上设置有第一观察窗,和/或,所述第二密封门上设置有第二观察窗。
[0015]可选地,所述密封主体上贯穿开设有管路通孔,所述管路通孔被配置为密封穿插掘进作业管路。
[0016]可选地,所述隧道保压封门还包括:
[0017]第一气压表,位于所述密封主体朝向盾构掘进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气压表用于检测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的气压。
[0018]可选地,所述隧道保压封门还包括:
[0019]第二气压表,位于所述密封主体背向盾构掘进方向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过渡密封仓外,所述第二气压表用于检测所述过渡密封仓内的气压。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门的周围边沿上环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密封门与所述第一通口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门的周围边沿上环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密封门与所述第二通口之间的间隙。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土压平衡隧道盾构方法,能够确保在保压状态下完成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掘进及破障处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002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3]一种土压平衡隧道盾构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隧道保压封门,包括以下步骤:
[0024]判断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掘进是否遇到障碍物;
[0025]若遇到障碍物,则在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中封装所述隧道保压封门,在保压状态下进行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掘进及破障处理;
[0026]若未遇到障碍物,则在常压状态下进行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掘进。
[0027]可选地,在遇到障碍物则封装所述隧道保压封门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0028]判断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掘进是否掘进至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的联络通道钢管片位置;
[0029]若掘进至联络通道钢管片位置,则将所述隧道保压封门封装焊接连接于联络通道钢管片位置;
[0030]若未掘进至联络通道钢管片位置,则将所述隧道保压封门封装焊接连接于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的始发阶段洞圈位置处。
[0031]可选地,在遇到障碍物则封装所述隧道保压封门的步骤后还包括:
[0032]步骤S1、加压密封测试所述隧道保压封门的密封性;
[0033]步骤S2、若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气压稳定,则进行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掘进及破障处理;
[0034]步骤S3、若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泄压,则重新密封封装所述隧道保压封门,并返回执行所述步骤S1。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6]当在常压开放状态下进行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遇到障碍物时,现有技术的土压平衡盾构设备无法强行进行常压开放状态下的掘进及破障处理。本专利技术针对土压平衡盾构掘进中遇到的该问题特别设计了用于土压平衡盾构掘进中的进行保压的隧道保压封门。其密封主体焊接封装于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中,以封堵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将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与外部区域隔离,实现保压,继而后续施工中,工作人员能够在保压状态下展开气压法施工,完成破障处理及相关掘进工作,施工安全可靠;同时,过渡密封仓的设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密封门、第二密封门实现内外进出和物料搬运;且往复穿梭在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外,工作人员可以先打开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中的一个;进入到过渡密封仓内后,关闭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再打开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中的另外一个,进而通
过过渡密封仓实现了保压的作用,尽量使得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始终保持密封保压的状态,大大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和进出的灵活性。故本专利技术的隧道保压封门在满足材料和人员正常进出的同时,能够确保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及掘进的掌子面工作区域的气压稳定,以便进行破障处理及掘进作业,施工安全。
[0037]本专利技术的土压平衡隧道盾构方法通过新增隧道保压封门,来密封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常压开放状态下进行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遇到障碍物时,土压平衡盾构设备无法强行进行常压开放状态下的掘进及破障处理的问题,其在满足材料和人员正常进出的同时,能够确保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及掘进的掌子面工作区域的气压稳定,以便进行破障处理及掘进作业,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保压封门的主视示意图;
[0039]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保压封门封装于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中的截面示意图;
[0040]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1]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2]图中:
[0043]100-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200-外部区域;
[0044]1-密封主体;11-管路通孔;12-第一气压观察窗;2-过渡密封仓;21-第二气压观察窗;3-第一密封门;31-第一观察窗;4-第二密封门;5-第三密封门;6-第一气压表;7-第二气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保压封门,用于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的保压,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主体(1),被配置为焊接封装于所述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中,以封堵所述土压平衡盾构隧道;过渡密封仓(2),设置于所述密封主体(1)上;第一通口,用于将所述过渡密封仓(2)与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通口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门(3);第二通口,用于将所述过渡密封仓(2)与外部区域连通,所述第二通口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门(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保压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保压封门还包括:第三通口,用于直接将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与外部区域连通,所述第三通口上设置有第三密封门(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保压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门(3)上设置有第一观察窗(31),和/或,所述第二密封门(4)上设置有第二观察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保压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主体(1)上贯穿开设有管路通孔(11),所述管路通孔(11)被配置为密封穿插掘进作业管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保压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保压封门还包括:第一气压表(6),位于所述密封主体(1)朝向盾构掘进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气压表(6)用于检测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内部的气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保压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保压封门还包括:第二气压表(7),位于所述密封主体(1)背向盾构掘进方向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过渡密封仓(2)外,所述第二气压表(7)用于检测所述过渡密封仓(2)内的气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庆任加甜陆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