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与继电器互锁电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689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与继电器互锁电路系统,其中的延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串联,第二电阻与第一续流二极管并联,第一电容连接地和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相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相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继电器模块;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和第二续流二极管,继电器与第二续流二极管并联,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保护电阻连接继电器模块和主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延时电路设计,将延时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延时,确保延时继电器后动作,使磁保持继电器有信号输入。使磁保持继电器有信号输入。使磁保持继电器有信号输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与继电器互锁电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与继电器互锁电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器件,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磁保持继电器为双线圈结构,内置有动作线圈和复位线圈,还包括永磁铁,其触点的开合状态是由永磁铁产生的磁力所保持。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只需要用正或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合状态转换。当触点处于保持状态时,线圈不需要继续通电,仅靠永磁铁的磁力就能维持继电器的状态不变。因此磁保持继电器的功耗比一般继电器低,且带负载能力强。
[0003]当磁保持继电器应用于电控系统中时,常将置位信号输入到磁保持继电器的动作线圈中,将复位信号输入到磁保持继电器的复位线圈中。但是由于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不能同时作用于磁保持继电器上,否则会导致系统紊乱,常在置位和复位回路中分别再设置一继电器,并将该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入对方回路中和本回路中磁保持继电器相应线圈的输入端。这样可以控制当置位信号输入时,若复位信号同时输入,则复位回路处于断开状态,磁保持继电器能有效工作。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往往会产生如下问题:当置位信号还未传送至磁保持继电器中的置位线圈中时,置位回路中的另一继电器已经通电作用,将磁保持继电器置位线圈输入端断开,导致磁保持继电器无信号输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旨在通过延时设计,将延时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延时,确保延时继电器后动作,使磁保持继电器有信号输入。
[0006]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包括:
[0008]主电源;
[0009]辅助电源;
[0010]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串联,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并联,所述第一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
[0011]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相接;
[0012]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相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继电器模块;
[0013]继电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和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为并联关系,且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
[0014]保护电阻,所述保护电阻一端接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另一端接主电源。
[0015]进一步地,前述的主电源220VAC,所述辅助电源为5.1VDC,且所述三极管为NPN型。
[0016]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变压电路,将主电源变压为辅助电源。所述变压电路包括:RC电路;二极管组(D1,D2,D3,D4);稳压模块。所述RC电路包括成并联关系的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二极管组包括四个相同型号的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以相同极性方向两两串联后再并联,其中二极管并联电路的阳极接地,阴极与所述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两个成并联关系的完全相同的串联电路,所述两串联电路均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二稳压二极管,且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阳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一端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另一端与所述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RC电路一端接所述主电源的火线,另一端接任一所述二极管串联电路中两二极管的连接点;所述主电源的零线接另一所述二极管串联电路中两二极管的连接点。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避免了继电器互锁电路中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同时输入造成的系统损坏,同时保证了在磁保持继电器上电工作后延时电路再动作。
[0018]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
[0019]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0020]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继电器互锁电路系统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继电器延时电路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220VAC系统中产生5.1VDC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0025]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0026]结合图1-3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涉及一种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尤其是用
于继电器互锁电路的延时动作电路系统,其包括置位信号输入端S、复位信号输入端R、磁保持继电器和两个相同的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结合图1,定义位于置位回路中第一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中的继电器模块为第一继电器模块KM1,定义位于置位回路中第二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中的继电器模块为第二继电器模块KM2。KM1和KM2作为延时继电器。
[0027]第一继电器模块KM1的常闭触点NC1串联接入复位信号输入端S;第二继电器模块KM2的常闭触点NC3串联接入置位信号输入端R。
[0028]第一常闭触点NC2并联接入置位回路,并串联接入磁保持继电器的复位信号输入端;第二常闭触点NC4并联接入复位回路,并串联接入磁保持继电器的复位信号输入端。
[0029]同时,以磁保持继电器的输出端子作为继电器互锁电路系统的输出。
[0030]结合图示,通过本技术的延时设计,将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延时,保证延时继电器后动作。
[0031]结合图2-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延时动作电路系统包括主电源和辅助电源、延时模块、继电器模块、三极管Q1、第一稳压二极管VD3和保护电阻R4。其中,延时模块中电阻R6与电阻R5串联,且电阻R6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辅助电源;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串联,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并联,所述第一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相接;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相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继电器模块;继电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和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为并联关系,且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保护电阻,所述保护电阻一端接所述第二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另一端接主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由所述主电源经由变压电路产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电路包括RC电路、二极管组(D1,D2,D3,D4)和稳压模块,输出直流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C电路包括成并联关系的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组包括四个相同型号的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以相同极性方向两两串联后再并联,其中二极管并联电路的阳极接地,阴极与所述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延时动作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两个成并联关系的完全相同的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理孟德健刘永芳倪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用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