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工膜破损探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687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工膜破损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喷水装置、电路通断测试仪、电源、接地电极、过线筒、接线柱、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所述土工膜的下方铺设有泥土层,所述压块设于土工膜上方,所述喷水装置右端设有出水管、把手,所述出水管从喷水装置内部引出后竖直向下弯折,压块位于出水管竖直向下弯折段的右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探测准确率不够高、可靠性不足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工膜破损探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具体是一种土工膜破损探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填埋场的渗漏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巨大,渗漏污染土壤后,土壤将会盐碱化、毒化,土壤壤中的寄生虫、致病菌等病原体能使人致病,渗漏也会污染地下水,并使有毒有害物质最终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采用土工膜对垃圾填埋场做防渗漏处理的技术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数据表明,高达97%的土工膜缺陷是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操作人员的粗心大意或者不按照科学的程序施工,都会造成土工膜的大量破损,从而导致渗漏。因此,对土工膜的破损探测尤其重要。对在土工膜上的排水层/保护土层施工完成后,采用电学渗漏破损探测,是保证防渗漏工程品质的有效手段。
[0003]水枪法作为一种电学渗漏破损探测手段,已在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领域得到逐步应用,基于水枪法的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系统,可以对没有覆盖物(如土工织物等)的土工膜进行渗漏检测。在土工膜安装期间或在清洁之后特别适合于使用这种技术。如果土工膜存在泄漏点,流水通过泄漏点与土工膜下面的导电材料接触,这样就与其他部件构成了一个闭合电路,再采用检测装置用于监测电流或电压变化便能确定是否存在泄漏。
[0004]现有的基于水枪法的土工膜破损探测系统存在一定的不足:1、探测系统移动运行时,与土工膜接触的部件往往推动或卷起土工膜形成鼓包或凸起,从而导致土工膜与土工膜之下的导电层的分离,如果鼓包或凸起处存在破损,则因为导致土工膜与土工膜之下的导电层的分离而不能形成闭合电回路,从而系统误判为没有破损,这导致了探测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2、探测系统水管和测试电极之间位置关系设置较随意,往往土工膜有破损漏洞时,而由于测试电极与漏洞、水管位置关系不佳,出现过水区域范围过大、探测电极与水或导电层接触不良的状况,这也导致了探测准确率不够高的问题,同时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工膜破损探测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探测准确率不够高、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000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0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土工膜破损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喷水装置、电路通断测试仪、电源、接地电极、过线筒、接线柱、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所述土工膜的下方铺设有泥土层,所述压块设于土工膜上方,所述喷水装置右端设有出水管、把手,所述出水管从喷水装置内部引出后竖直向下弯折,压块位于出水管竖直向下弯折段的右方,引导板包括第一板体、板弯折段、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通过板弯折段连接,第一板体、板弯折段、第二板体共同组成勾状板结构,第一板体的顶部与压块底部固定连接,板弯折段底部与土工膜上表面接触,板弯折段倒圆角,板弯折段底端与土工膜上表面接触,第二板体斜向上指向出水管竖直向下弯折段,所述压辊顶部与压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左侧外壁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包括竖直向贯通的管道孔,出水管竖直向下弯折段从管道孔穿设而过;
[0010]所述电路通断测试仪设于喷水装置上表面,所述接地电极插入泥土层内,接线柱设于出水管竖直向下弯折段左侧,接线柱底部与土工膜上表面接触,电路通断测试仪、电源通过第一线缆电相连,电源、接地电极通过第二线缆电相连,电路通断测试仪与接线柱通过第三线缆电相连,过线筒与固定块左端固定连接,过线筒包括竖直向贯通的线缆孔,第三线缆从线缆孔穿设而过。
[0011]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压块、引导板、压辊的重力作用,在运动过程中,能保证泥土层与土工膜的紧密接触,压辊的结构、板弯折段倒圆角的结构保证了运动过程中与土工膜接触的柔和平滑顺直,有效避免了土工膜受力忽高忽低不均匀的情形,从而保证进一步增加泥土层与土工膜的紧密接触,这样便能有效避免由于泥土层与土工膜的接触不好带来的探测误判,明显提高了探测准确率。而且,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能有效阻挡水流过大或者飞溅至右方,第二板体与土工膜上表面组成的结构还能对水流起到向左回流作用,这延缓了水流扩散的速度,增加了水流流动时间,有助于更充分地与土工膜表面接触,从而使得误判率进一步降低,探测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另外,固定块、过线筒、压块的连接关系和结构,保证了出水管竖直向下弯折段、接线柱的相对位置的固定性,同时也不容易发生摆动,这就大大减小了土工膜有破损漏洞时,出现过水区域范围过大、探测电极与水或导电层接触不良的状况的几率,从而探测准确率进一步增加,系统可靠性明显提升。
[0012]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末端管口距离土工膜上表面的高度为2~5cm。出水管的末端管口距离土工膜上表面的高度不能过大,过高则飞溅严重,也不能太小,太小则容易造成水流太小,不能有效经过渗漏点进入到泥土层,均易造成误判,2~5cm的高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探测准确率。
[0013]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竖直向下弯折段与接线柱水平间距小于3cm。这样的距离能有效保证接线柱的位置,防止第三线缆的摆动。系统稳定性增强,保证了探测准确率。
[0014]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竖直向下弯折段与板弯折段水平间距大于5cm。这样的距离更有利于第二板体阻挡水流过大或者飞溅至右方,更容易使第二板体与土工膜上表面组成的结构对水流起到向左回流的作用,更加延缓了水流扩散的速度,增加了水流流动时间,更有助于更充分地与土工膜表面接触,从而使得误判率进一步降低,探测准确率进一步提高。
[0015]优选的,所述接地电极为防雷铜接线柱。铜接线柱导线性能很好,且容易采购,价
格便宜,性价比高,而防雷使得探测系统在雷电天气和环境也能工作,增加了稳定性和适用场景。
[0016]优选的,所述电路通断测试仪设有声光报警模块。这样更加直观,且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破损,以便作进一步处理,响应速度快,便捷高效。
[0017]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有效由于避免由于泥土层与土工膜的接触不好带来的探测误判,明显提高了探测准确率;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工膜破损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4)、喷水装置(3)、电路通断测试仪(5)、电源(51)、接地电极(52)、过线筒(53)、接线柱(54)、第一线缆(55)、第二线缆(56)、第三线缆(57),所述土工膜(2)的下方铺设有泥土层(1),所述压块(4)设于土工膜(2)上方,所述喷水装置(3)右端设有出水管(31)、把手(32),所述出水管(31)从喷水装置(3)内部引出后竖直向下弯折,压块(4)位于出水管(31)竖直向下弯折段的右方,所述土工膜(2)与压块(4)之间设有引导板(41)、压辊(42),所述引导板(41)位于出水管(31)竖直向下弯折段右方,引导板(41)包括第一板体(411)、板弯折段(412)、第二板体(413),第一板体(411)、第二板体(413)通过板弯折段(412)连接,第一板体(411)、板弯折段(412)、第二板体(413)共同组成勾状板结构,第一板体(411)的顶部与压块(4)底部固定连接,板弯折段(412)底部与土工膜(2)上表面接触,板弯折段(412)倒圆角,板弯折段(412)底端与土工膜(2)上表面接触,第二板体(413)斜向上指向出水管(31)竖直向下弯折段,所述压辊(42)顶部与压块(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4)左侧外壁设有固定块(43),固定块(43)包括竖直向贯通的管道孔(4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钟家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信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