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72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包括拾音组件、控制电路板及指令输入模块,控制电路板设置有与指令输入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单片机、与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的运放模块以及与运放模块电连接的放大驱动模块,拾音组件包括两正向咪头及一背向咪头,两正向咪头分别位于背向咪头的左右两侧,两正向咪头的朝向相同,背向咪头的朝向与正向咪头的朝向相反,两正向咪头及背向咪头均为心型指向且均与放大驱动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做到一支麦克风实现多种指向性切换,可适应多种应用场景,因而能够节省器材成本并具有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可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可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可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指向录音麦克风


[0001]本技术涉及麦克风
,尤其涉及一种多指向录音麦克风。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视频技术的升级及网络传输速度的提高,个人视频拍摄、户外拍摄社交等变得越来越流行。在拍摄过程中,录音麦克风作为收音器材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目前的麦克风大多仅具有一种指向性,而人们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多种应用场景,有些场景(如采访类视频)需要使用到心型指向、超心型指向的麦克风,有些场景(如活动类视频)可能需要全指向的麦克风,另外有些场景需要实现立体声才能更好的体现拍摄效果,而单一指向的麦克风难以实现这一点。因此,仅配备单一指向的麦克风难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虽然人们可以为不同应用场景配备不同类型的麦克风,但是多个麦克风不仅器材成本高,而且本身就携带不方便、使用不方便,同样会给视频拍摄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指向录音麦克风,一支麦克风即可实现多种指向性,以适应多种应用场景,因而能够节省器材成本并具有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可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000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包括拾音组件、控制电路板及指令输入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有与指令输入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单片机、与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的运放模块以及与运放模块电连接的放大驱动模块,所述拾音组件包括两正向咪头及一背向咪头,所述两正向咪头分别位于所述背向咪头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正向咪头的朝向相同,所述背向咪头的朝向与正向咪头的朝向相反,所述两正向咪头及所述背向咪头均为心型指向且均与所述放大驱动模块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还设置有与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的DSP处理器以及与DSP处理器电连接的通信MCU,所述多指向录音麦克风还包括与所述通信MCU电连接的USB接口及监听接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多指向录音麦克风还包括外壳,所述拾音组件及所述控制电路板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指令输入模块包括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三个旋钮电位器、分别设置在三个旋钮电位器上的三个旋钮帽、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两个轻触开关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轻触开关上的两个按键帽,所述旋钮帽及所述按键帽均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上部设置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网罩,所述拾音组件设置在所述两网罩之间且正向咪头与背向咪头分别朝向所述两网罩。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拾音组件的下方,所述旋钮帽及所述按键帽的伸出方向与所述正向咪头的朝向相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USB接口及所述监听接口均固定在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底端且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USB接口包括Type-B接口及Type-C接口,所述Type-B接口位于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监听接口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伸出有连接部,所述Type-B接口设置在连接部的内侧,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设置有连接螺纹。
[0013]进一步地,所述拾音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两网罩之间的硅胶板,所述两正向咪头及所述背向咪头均安装在所述硅胶板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指令输入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单片机输入指向切换指令,以使所述控制单片机能够根据所述指向切换指令切换所述拾音组件的指向性,切换范围包括:
[0015]控制所述两正向咪头混合工作且关闭所述背向咪头,以实现超心型指向;
[0016]控制所述两正向咪头独立工作且关闭所述背向咪头,以实现立体声指向;
[0017]控制所述两正向咪头及所述背向咪头混合工作,以实现全指向;
[0018]控制所述两正向咪头独立工作且控制所述背向咪头补偿工作,以实现立体全指向。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所提供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包括拾音组件、控制电路板及指令输入模块,控制电路板设置有控制单片机、运放模块及放大驱动模块,拾音组件的正向咪头位于背向咪头的左右两侧且正向咪头与背向咪头的朝向相反,这种咪头布置方式能够让拾音组件实现多种指向性,包括超心型、立体声、全指向、立体全指向等;人们可通过指令输入模块向控制单片机输入指向切换指令,以使控制单片机根据指向切换指令切换拾音组件的指向性,从而使得麦克风切换成人们所需要的指向性。
[0021]本技术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能够做到一支麦克风实现多种指向性切换,可适应多种应用场景,因而能够节省器材成本并具有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可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的原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的分解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的拾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的控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处于超心型指向时的原理图;
[002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处于立体声指向时的原理图;
[003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处于全指向时的原理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处于立体全指向的原理图。
[0032]图中:1、外壳;2、拾音组件;3、控制电路板;21、正向咪头;22、背向咪头;4、监听接口;5、Type-B接口;6、Type-C接口;71、旋钮电位器;72、旋钮帽;81、轻触开关;82、按键帽;
11、网罩;12、连接部;13、连接螺纹;23、硅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4]参考图1-图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包括外壳1、拾音组件2、控制电路板3及指令输入模块,拾音组件2及控制电路板3均设置在外壳1内,控制电路板3设置有与指令输入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单片机、与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的运放模块以及与运放模块电连接的放大驱动模块;参考图4,拾音组件2包括两正向咪头21及一背向咪头22,两正向咪头21分别位于背向咪头22的左右两侧,两正向咪头21的朝向相同,背向咪头22的朝向与正向咪头21的朝向相反,两正向咪头21及背向咪头22均为心型指向且均与放大驱动模块电连接。
[0035]具体来说,指令输入模块用于向控制单片机输入指向切换指令,以使控制单片机能够根据该指向切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拾音组件、控制电路板及指令输入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有与指令输入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单片机、与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的运放模块以及与运放模块电连接的放大驱动模块,所述拾音组件包括两正向咪头及一背向咪头,所述两正向咪头分别位于所述背向咪头的左右两侧,所述两正向咪头的朝向相同,所述背向咪头的朝向与正向咪头的朝向相反,所述两正向咪头及所述背向咪头均为心型指向且均与所述放大驱动模块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还设置有与控制单片机电连接的DSP处理器以及与DSP处理器电连接的通信MCU,所述多指向录音麦克风还包括与所述通信MCU电连接的USB接口及监听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指向录音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指向录音麦克风还包括外壳,所述拾音组件及所述控制电路板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指令输入模块包括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三个旋钮电位器、分别设置在三个旋钮电位器上的三个旋钮帽、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两个轻触开关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轻触开关上的两个按键帽,所述旋钮帽及所述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广叶
申请(专利权)人:恩平市炫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