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挠性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53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挠性联轴器,包括传动轴、卡块、中间轴以及扭簧;所述中间轴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槽,两组所述卡块分别与所述卡槽连接,位于所述卡槽内的所述卡块的端部与所述卡槽的底部间隔有容置位;所述传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球头,所述球头置入所述卡块内,所述球头与所述卡块分别设有轴孔和连接孔;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连接位置的所述中间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轴孔后,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旋转预设角后从所述卡块和所述卡槽之间的容置位内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心的挠性联轴器,解决了现有挠性联轴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吸收不同心度小的问题。吸收不同心度小的问题。吸收不同心度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挠性联轴器


[0001]本技术涉及联轴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挠性联轴器,特别的涉及一种可调心的十字形挠性联轴器。

技术介绍

[0002]国内目前用于主动设备与从动设备之间常见的挠性联轴器包括膜片式联轴器、齿式联轴器、梅花弹性联轴器等。
[0003]挠性联轴器中的膜片式联轴器外形较长、重量较重、安装较困难、成本高、吸收同轴偏差较小。齿式联轴器齿轮加工精度要求高、对加工人员技术水平要求更高,成本也较大。梅花弹性联轴器适用于主动设备与从动设备传动轴除能旋转外,其它矢量均已定位的场合。上述联轴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加工成本较高,吸收同心度均较小。
[0004]经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04235210B,公开了一种十字滑块密封联轴器,在壳体1左端中心孔中用连接螺栓12固定装有静密封法兰3,静密封法兰3中活动穿装翻转轴2,壳体1右端的中心孔中用连接螺栓12固定装有法兰轴承座10,法兰轴承座10和轴承9内穿装摆杆连接轴11,翻转轴2与摆杆连接轴11之间用十字联轴滑块6连接,十字联轴滑块6外形为阶梯形圆柱体,静密封法兰3右端面的圆形凹槽中装有静密封环4,十字联轴滑块6左端面的圆形凹槽中装有动密封环5,静密封环4与动密封环5均套装在翻转轴2上,十字滑块密封联轴器结构简单,净化了生产环境,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该专利就存在上述相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挠性联轴器。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挠性联轴器,包括传动轴、卡块、中间轴以及扭簧;
[0007]所述中间轴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槽,两组所述卡块分别与所述卡槽连接,位于所述卡槽内的所述卡块的端部与所述卡槽的底部间隔有容置位;
[0008]所述传动轴的端部设置有球头,所述球头置入所述卡块内,所述球头与所述卡块分别设有轴孔和连接孔;
[0009]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连接位置的所述中间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轴孔后,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旋转预设角后从所述卡块和所述卡槽之间的容置位内穿过。
[0010]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轴为柱形筒体结构。
[0011]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块设有圆环端部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为两个。
[0012]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为U型槽。
[0013]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中间轴两端的两个所述卡槽以非平行方式错位设置。
[0014]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卡槽相互垂直设置。
[0015]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扭簧为十字型扭簧
[0016]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的侧面接触面为弧形凹凸结合面。
[0017]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部的端面为弧形凹面或弧形凸面。
[0018]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轴为不锈钢材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提供的可调心的挠性联轴器,结构简单,可实现吸收较大不同心度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挠性联轴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吸收不同心度小的问题。
[0021]2、本技术通过对中间轴上卡槽结构的优化设置,减小中间轴的形变量,提高挠性联轴器的传动效果。
[0022]3、本技术通过对卡块与卡槽配合结构的优化,一方面方便扭簧的直扭转臂进入的同时,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提高卡块与卡槽的接触面的配合性能,提高传动效果。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图1为本技术挠性联轴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挠性联轴器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挠性联轴器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挠性联轴器,包括传动轴1、卡块2、中间轴3以及扭簧4,其传动轴1包括两个,一个为输入轴,一个为输出轴。传动轴1为带有球头10结构的转轴,传动轴1作为联轴器的动力输入与输出的组件,其球头10上设有轴孔101,其轴孔101用于与卡块2的相应结构配合。
[0030]卡块2作为联轴器的中间连接件,将作为输入轴的传动轴1的输入扭矩传递给中间轴3,同时将通过中间轴3获得的扭矩传递给作为输出轴的传动轴1。卡块2至少一端为开口端,并且具有容纳传动轴1的球头10的容置空间,同时卡块2上设有连接孔20,当传动轴1端部的球头进入卡块2后,其轴孔101与连接孔20轴线重合。另外,卡块2上设有与中间轴3相配合连接的卡接部22。
[0031]中间轴3作为动力扭矩的中间件,其上设有卡槽30,卡槽3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中间轴3的两端。卡槽30为自中间轴3的端面向下延伸一定距离形成,卡块2上的卡接部22与卡槽30适配卡接,且卡接部22的端部与卡槽30的底部之间存有间隙,此间隙作为扭簧4的其中一个直扭转臂的容置位。优选的,卡接部22的外周面与中间轴3的外周面相匹配,即卡接部22的形状与中间轴3的形状相适配。
[0032]扭簧4包括两个,分别作为动力输入部分和动力输出部分的预紧连接件,扭簧4的两端分别有两个直扭转臂。首先将扭簧4套设于中间轴3上,待作为输入轴的传动轴1的球头10进入卡块2内,卡块2的卡接部22与中间轴3上的卡槽30适配连接后,扭簧4其中一端的直扭转臂依次通过卡块2上一端的连接孔20、轴孔101以及卡块2上另一端的连接孔20后,将传动轴1与卡块2实现连接,其扭簧4另一端的直扭转臂通过旋转一定角度后插入位于卡槽3内的卡块2的端部与卡槽3底部的之间的容置位内并贯穿,扭簧4的两个直扭转臂分别插入相应的孔隙后,其具有一定的预紧力。
[0033]同样的,作为动力输入部分的传动轴1、卡块2、中间轴3以及扭簧4和作为动力输出部分的传动轴1、卡块2、中间轴3以及扭簧4的连接方式相同。
[0034]本技术挠性联轴器的工作原理为:作为动力输入的传动轴1将接收的扭力通过扭簧4的直扭转臂传递给卡块2,通过卡块2的卡接部22与中间轴3上的卡槽30的配合接触将扭力传递给中间轴3,中间轴3通过另一端的卡槽30和卡接部22的配合将扭力传递给另一个扭簧4的直扭转臂,进而再通过直扭转臂传递给作为输出轴的传动轴1,进而完成扭力的输出。此过程中,扭簧4的两个直扭转臂,其中一个直扭转臂不仅通过连接传动轴1和卡块2而起到传递扭力的作用,而且提供传动轴1偏心摆动的支撑杆,即直扭转臂通过穿过球头1上的轴孔而提供传动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1)、卡块(2)、中间轴(3)以及扭簧(4);所述中间轴(3)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槽(30),两组所述卡块(2)分别与所述卡槽(30)连接,位于所述卡槽(30)内的所述卡块(2)的端部与所述卡槽(30)的底部间隔有容置位;所述传动轴(1)的端部设置有球头(10),所述球头(10)置入所述卡块(2)内,所述球头(10)与所述卡块(2)分别设有轴孔(101)和连接孔(20);所述扭簧(4)套设于所述卡块(2)与所述卡槽(30)连接位置的所述中间轴(3)上,所述扭簧(4)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20)与所述轴孔(101)后,所述扭簧(4)的另一端旋转预设角后从所述卡块(2)和所述卡槽(30)之间的容置位内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3)为柱形筒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进吴渗楠夏天何冰徐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