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50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镜头盖,用以遮盖保护一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镜头盖包括:一用以套接该镜头的罩状壳体,该罩状壳体具有一嵌入体及一盖体,其中该嵌入体上设有一穿孔;一扭簧,设置于该嵌入体内缘;以及一按键,自该罩状壳体内侧伸出该罩状壳体外侧,该按键包括:一推压部,配置于该罩状壳体,其中该按键结合该扭簧,以使该推压部按下后自行归位;及一扣合部,突出于该嵌入体的该穿孔,以扣合该镜头。(*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镜头盖,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按键设计的镜头盖。
技术介绍
追求真善美的事物,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而美好的景色或是人物如果只是停留在脑海的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恐怕也会渐渐地为人淡忘。所以如何可以将瞬间的景像能够较长久地保存记录下来,一直是人们所重视。而现今所发展出多种影像撷取装置,例如相机、数字相机、摄录像机等,无非是让人们透过镜头来撷取影像且将之保存起来。此外,多种放映设备,例如幻灯机、投影机、数字投影机等,也可使人们将所撷取的影像透过镜头再次呈现出来。由此可知,无论是影像撷取装置或放映设备,其镜头的维护便显得相当的重要。而在镜头的维护方面,除了避免镜头碰撞失焦的安全设计之外,能够有效防止镜头表面磨损、防尘及防潮的镜头盖也是保护镜头的基本配件。因此,为了避免所沾染的尘垢或镜面磨损的痕迹被放大而使画面中出现明显的斑点,使用镜头盖来维护具有镜头的摄影器材或投影设备是不可或缺的。此外,由于盖上或取下镜头盖的频率相当高,故而具有易于操作的按键设计已然成为镜头盖的设计重点。目前一般镜头盖所采用的按键设计,其弹力来源是利用塑料的可挠性。如图1所示,现有的镜头盖10采用两侧按键一体成型的设计,然而当此一体成型的按键组装至镜头盖本体上时,需要有特殊的技巧才能够将按键102及104分别扣入镜头盖本体内的扣件112a、112b以及扣件114a、114b,因此有组装不易的缺点;此外,当使用者将镜头盖10盖上镜头时、或将镜头盖10从镜头取下时,必须施予相当的力量才能让两侧按键间的塑料件103产生适当的形变,让按键102及104分别从两侧向内压缩。尤其当施力不当时,容易产生滑手或卡键的现象,带来了操作使用上莫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盖,其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按键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不但操作方便且组装容易。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镜头盖,用以遮盖保护一镜头,该镜头盖包括一用以套接该镜头的罩状壳体,该罩状壳体具有一嵌入体及一盖体,其中该嵌入体上设有一穿孔;一扭簧,设置于该嵌入体内缘;以及一按键,自该罩状壳体内侧伸出该罩状壳体外侧,该按键包括一推压部,配置于该罩状壳体,其中该按键结合该扭簧,以使该推压部按下后自行归位;及一扣合部,突出于该嵌入体的该穿孔,以扣合该镜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镜头盖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镜头盖的罩状壳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镜头盖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镜头盖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镜头盖的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镜头盖主要改进按键设计,采用弹性佳且体积小的扭簧作为提供按键所需的弹力来源。镜头盖用以遮盖保护镜头,可适用于投影机、幻灯机、相机、摄录像机等,且不限于传统式或数字式设备,只要具有镜头的摄影器材或投影设备都可使用本技术来作为保护镜头的基本配件。本技术的镜头盖主要包括罩状壳体、扭簧及按键。请先参照图2,其绘示罩状壳体200的侧视图。罩状壳体200包括嵌入体210及盖体220,用以套接镜头。盖体220具有容置槽口,嵌入体具有穿孔214。而盖体220可分为顶面220A及侧面220B两部分。请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镜头盖的分解图。扭簧230具有固定弹圈234、第一端236a及第二端236b。而第一按键240a及第二按键240b分别包括推压部242a、242b、扣合部244a、244b、卡钩246a、246b及滑槽248a、248b。在图3中,罩状壳体200的盖体220包括容置槽口226a、226b,且其内面还配置定位杆224、多个挡块222a、222b、肋条227a、227b及滑块228a、228b;罩状壳体200的嵌入体210包括第一穿孔214a及第二穿孔214b。多个挡块222a、222b用以限定推压部242a、242b在容置槽口226a、226b处移动的空间。请参照图4,绘示依照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镜头盖的内部结构图;并请同时参照图3。如图4所示,扭簧230设置于嵌入体210的内缘,以固定弹圈234环扣住罩状壳体220内的定位杆224,且扭簧230的第一端236a及第二端236b沿着嵌入体210的内缘伸展。尤其,第一按键240a的第一卡钩246a及第二按键240b的第二卡钩246b分别卡住扭簧230的第一端236a及第二端236b。第一按键240a及第二按键240b分别容置于容置槽口226a、226b,而自罩状壳体200的内侧伸出罩状壳体200的外侧。推压部242a、242b可配置于罩状壳体200的盖体顶面220A或盖体侧面220B;例如对于伸缩式镜头来说,推压部242a、242b较佳地配置于罩状壳体200的盖体顶面220A,可避免在操作设置于镜头盖体侧面的按键时,因镜头已缩回机身而让手指极容易卡到机身的情况发生。扣合部244a、244b突出于嵌入体210的第一穿孔214a及第二穿孔214b,而能分别扣合镜头之两侧。此时,罩状壳体200上的滑块228a、228b分别插入第一按键240a及第二按键240b上的滑槽248a、248b。因此,镜头盖20的组装方式,就是将第一按键240a及第二按键240b分别容置于容置槽口226a、226b后,再将扭簧230的固定弹圈234环扣住罩状壳体220内的定位杆224,且分别以扭簧230的第一端236a及第二端236b卡住第一按键240a的第一卡钩246a及第二按键240b的第二卡钩246b,而使得扣合部244a、244b突出于嵌入体210的第一穿孔214a及第二穿孔214b。完成组装后,扭簧230便能施予弹力使第一按键240a及第二按键240b处于定位状态。请参照图5,其绘示依照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镜头盖的操作示意图;并请同时参照图3。第一按键240a与第二按键240b以相对方向排列,当使用者沿着方向A、B对推压部242a、242b施力而压缩扭簧230的两端,使得设置于容置槽口226a、226b的第一按键240a与第二按键240b依照肋条227a、227b的导引而向彼此移动靠近,同时滑块228a、228b相对滑动于滑槽248a、248b内。此时,扣合部244a、244b受到推压部242a、242b的带动脱离第一穿孔214a及第二穿孔214b。因此,使用者可透过握持住第一按键240a与第二按键240b,并施予一远离镜头的向外拉力F1而将盖在镜头上的镜头盖20取下;使用者也可通过握持住第一按键240a与第二按键240b,并施予一靠近镜头的向内推力F2而将镜头盖20盖在镜头上。最后,当使用者松手后,与扭簧230两端结合的第一按键240a与第二按键240b分别受到扭簧230的弹性恢复力,而使得推压部242a、242b自行归位。在上述实施例中,扭簧较佳地配置于嵌入体的内缘,尤其对于使用在投影机的透明镜头盖而言,此配置可维持镜头盖视觉上的美观。因为投影机的光源会产生数百瓦的高热,为了确认镜头盖盖上时光源开关已确实关上,以防止镜头盖被高热所融化,所以通常投影机的镜头盖会采用透明的设计,且将扭簧配置于嵌入体的内缘设计,可避免占用镜头盖内部的空间,即使在投影机未关闭,镜头盖未取下的状况下,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铭李科贤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