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大喜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644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基质和泥土混合形成混合土壤;利用粉碎机将混合土壤进行粉碎并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混合土壤置入条状结构的培育盒中;选取合格的水稻种子;在混合土壤中播撒合格的水稻种子;在培育盒中将水稻种子进行培育,得到水稻秧苗;将培育盒拆卸,取出带有混合土壤的水稻秧苗皮;将水稻秧苗皮运输至田地,并铺设形成水稻稻田;在铺设形成的水稻稻田内进行灌溉,完成水稻秧苗的种植。在培育过程中,提高将基质和泥土进行混合,有效提高了土壤的营养成分,减少秧苗在培育过程中因营养不良造成发育不良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秧苗能够营养充足的茁壮成长。足的茁壮成长。足的茁壮成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
[0003]在对水稻育苗过程中,传统的方法是直接利用泥土进行育苗,长出秧苗后,再单独对每一株秧苗在水田中进行插秧,如此会造成种植效率低下,且产量低下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用以实现在水稻秧苗培育过程中提高发芽率,以及提高种植效率,进一步提高种植产量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基质和泥土混合形成混合土壤;
[0007]利用粉碎机将混合土壤进行粉碎并搅拌均匀;
[0008]将搅拌均匀的混合土壤置入条状结构的培育盒中;
[0009]选取合格的水稻种子;
[0010]在混合土壤中播撒合格的水稻种子;
[0011]在培育盒中将水稻种子进行培育,得到水稻秧苗;
[0012]将培育盒拆卸,取出带有混合土壤的水稻秧苗皮;
[0013]将水稻秧苗皮运输至田地,并铺设形成水稻稻田;
[0014]在铺设形成的水稻稻田内进行灌溉,完成水稻秧苗的种植。
[0015]优选地,所述基质为人工土壤,所述基质为25-35份;所述泥土为65-75份。
[0016]优选地,所述将基质和泥土混合形成混合土壤还包括:
[0017]制备硫酸溶液;
[0018]测定混合土壤的酸碱度,并记录测定结果;
[0019]将制备好的硫酸溶液增加到混合土壤中,并与混合土壤搅拌均匀;
[0020]再次测定添加了硫酸溶液后的混合土壤的酸碱度,并再次记录该次测定结果;
[0021]2-4天后,再次第三次测定混合土壤的酸碱度,合格则播种;若不合格,则静置1天后再次测定,直到混合土壤的酸碱度符合播种的酸碱平衡值。
[0022]优选地,所述混合土壤的酸碱平衡值为4.5-5.0;
[0023]所述硫酸溶液和混合土壤的配比为:500千克土壤配比3.0-4.5千克浓硫酸;
[0024]所述硫酸溶液为98%的浓硫酸和水。
[0025]优选地,所述选取合格的水稻种子为利用盐水对水稻种子进行选种;
[0026]所述利用盐水对水稻种子进行选种包括:
[0027]配置1:10-15的盐和水,混匀形成盐水溶液;
[0028]将水稻种子放入盐水溶液中,静置50-80分钟后捞出;
[0029]选取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利用流动的清水多次清洗后,筛出沉在底部的种子,即得到合格的水稻种子。
[0030]优选地,还包括:将合格的水稻种子浸泡在100:1.5-2的生石灰水中;
[0031]浸泡时间:5-7天,浸泡温度为12-18℃;
[0032]得到消毒后的水稻种子。
[0033]优选地,所述合格的水稻种子浸泡在生石灰水中,每天搅拌2-3次,每次搅拌时间为3-8分钟。
[0034]优选地,所述在培育盒中将水稻种子进行培育,得到水稻秧苗还包括:
[0035]定期清除培育盒中的杂草。
[00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将基质和泥土混合形成混合土壤;
[0039]利用粉碎机将混合土壤进行粉碎并搅拌均匀;
[0040]将搅拌均匀的混合土壤置入条状结构的培育盒中;
[0041]选取合格的水稻种子;
[0042]在混合土壤中播撒合格的水稻种子;
[0043]在培育盒中将水稻种子进行培育,得到水稻秧苗;
[0044]将培育盒拆卸,取出带有混合土壤的水稻秧苗皮;
[0045]将水稻秧苗皮运输至田地,并铺设形成水稻稻田;
[0046]在铺设形成的水稻稻田内进行灌溉,完成水稻秧苗的种植。
[0047]在培育过程中,提高将基质和泥土进行混合,有效提高了土壤的营养成分,减少秧苗在培育过程中因营养不良造成发育不良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秧苗能够营养充足的茁壮成长。进一步保证了秧苗成苗后的品质,由此提高秧苗的抗病和抗虫害的目的,进而提高了秧苗在长成成苗并丰收后的产量大幅提高。
[0048]相较于传统的秧苗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所培育出来的秧苗能够增产至少10%;且秧苗在扦插在大田后返青快、成活率高。
[0049]相较于传统的秧苗培育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培育出来的秧苗在水稻稻田进行扦插时,只需要将水稻秧苗皮进行铺设即可,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有效减少因水稻秧苗单独扦插费时费工费力的情况。
[005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5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5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5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55]根据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6]将基质和泥土混合形成混合土壤;
[0057]利用粉碎机将混合土壤进行粉碎并搅拌均匀;
[0058]将搅拌均匀的混合土壤置入条状结构的培育盒中;
[0059]选取合格的水稻种子;
[0060]在混合土壤中播撒合格的水稻种子;
[0061]在培育盒中将水稻种子进行培育,得到水稻秧苗;
[0062]将培育盒拆卸,取出带有混合土壤的水稻秧苗皮;
[0063]将水稻秧苗皮运输至田地,并铺设形成水稻稻田;
[0064]在铺设形成的水稻稻田内进行灌溉,完成水稻秧苗的种植。
[006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66]在培育过程中,提高将基质和泥土进行混合,有效提高了土壤的营养成分,减少秧苗在培育过程中因营养不良造成发育不良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秧苗能够营养充足的茁壮成长。进一步保证了秧苗成苗后的品质,由此提高秧苗的抗病和抗虫害的目的,进而提高了秧苗在长成成苗并丰收后的产量大幅提高。
[0067]相较于传统的秧苗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所培育出来的秧苗能够增产至少10%;且秧苗在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基质和泥土混合形成混合土壤;利用粉碎机将混合土壤进行粉碎并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的混合土壤置入条状结构的培育盒中;选取合格的水稻种子;在混合土壤中播撒合格的水稻种子;在培育盒中将水稻种子进行培育,得到水稻秧苗;将培育盒拆卸,取出带有混合土壤的水稻秧苗皮;将水稻秧苗皮运输至田地,并铺设形成水稻稻田;在铺设形成的水稻稻田内进行灌溉,完成水稻秧苗的种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为人工土壤,所述基质为25-35份;所述泥土为65-7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基质和泥土混合形成混合土壤还包括:制备硫酸溶液;测定混合土壤的酸碱度,并记录测定结果;将制备好的硫酸溶液增加到混合土壤中,并与混合土壤搅拌均匀;再次测定添加了硫酸溶液后的混合土壤的酸碱度,并再次记录该次测定结果;2-4天后,再次第三次测定混合土壤的酸碱度,合格则播种;若不合格,则静置1天后再次测定,直到混合土壤的酸碱度符合播种的酸碱平衡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水稻秧苗种植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大喜
申请(专利权)人:郑大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