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36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包括入壳导向模具,所述入壳导向模具上设有卷芯孔,所述卷芯孔用于放置电池卷芯并为电池卷芯入壳提供导向;入壳工装,所述入壳工装上与卷芯孔相对应位置设有用于放置钢壳的台阶孔,所述钢壳放置于台阶孔内后,在外力驱动下超向或远离入壳导向模具运动,使入壳导向模具内的电池卷芯进入钢壳;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位于入壳导向模具与入壳工装之间,确保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间隙的大小由缓冲结构的受压情况确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具有使用范围宽、配合精度好以及脱模性能好等优点。精度好以及脱模性能好等优点。精度好以及脱模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纽扣电池自动化设备
,具体为一种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入壳导向机构为电芯入壳导向装置和具有该导向装置的电芯入壳装置,该电芯入壳导向装置用于将电芯装进壳体,包括底座和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套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中心设置第一通槽,所述第二导向部中心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壳体外缘相适配。
[0003]该种一体式入壳导向装置,具有如下不足:
[0004]1、对于电芯外壳尺寸有适用条件:电芯高度不得长于外壳高度,否则入壳不到位将造成产品损伤;
[0005]2、对于电池尺寸较小的纽扣电池,该机构无法实现。
[0006]再如公开号为CN 208589501U,名称为一种电池入壳装置的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电池装入电池壳体的入壳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电池壳体运动,每一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部和锁紧部,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开口端,用于电池入壳导向;所述锁紧部在电池入壳过程中贴在所述电泄壳体的外壁设置,用于定位和锁紧所述导向装置。该专利申请,通过导向装置的设置,一方面通过锁紧部锁紧电池壳体,使电池壳体固定不动;另一方面通过导向部对电池入壳提供导向,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池壳体和导向装置定位易发生偏移的问题,但其该技术方案中两个以上的导向装置均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远离或锁紧电池壳体,其驱动过程相对于多个不同的导向装置会存在延迟,进而造成不同导向装置锁紧部对电池壳体的锁紧部不同,而导致电池壳体定位发生倾斜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使用范围宽、配合精度好以及脱模性能好的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包括,
[0010]入壳导向模具,所述入壳导向模具上设有卷芯孔,所述卷芯孔用于放置电池卷芯并为电池卷芯入壳提供导向,其中,所述卷芯孔为自上而下略有锥度的锥形孔设计;
[0011]入壳工装,所述入壳工装上与卷芯孔相对应位置设有用于放置钢壳的台阶孔,所述钢壳放置于台阶孔内后,在外力驱动下超向或远离入壳导向模具运动,使入壳导向模具内的电池卷芯进入钢壳;其中,
[0012]所述入壳导向模具与所述入壳工装通过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插入式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
[0013]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位于入壳导向模具与入壳工装之间,确保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间隙的大小由缓冲结构的受压情况确定。
[0014]本技术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所述入壳导向模具与所述入壳工装通过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插入式可拆卸连接,将入壳导向模具与入壳工装连接在一直,实现入壳导向模具与入壳工装定位一致,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分别单独定位,导致的定位易发生偏移的问题,有效确保了导向模具与入壳工装定位的准确配合,配合精度高;所述卷芯孔自上而下设置成略有锥度的锥形孔,其对电池卷芯进行收边导向处理,确保电池卷芯顺利入壳;所述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之间缓冲结构的设置,一方面,入壳工装在向上移动与入壳导向模具定位连接的过程中,缓冲结构在入壳工装的作用力下压缩,同时确保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之间保留有间隙,进而使该导向机构不仅适用比钢壳底的卷芯入壳,也适用于比钢壳高的卷芯入壳,即可适用不同高度的电池卷芯的入壳,适用范围宽,解决了现有技术入壳模具无法应用到纽扣式电池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电池卷芯入壳后,入壳工装在缓冲结构的压缩弹力作用下远离入壳导向模具,使卷芯脱离入壳模具,完成脱模,脱模性能好。
[0015]本技术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在入壳时,一方面,钢壳经上一工序放置在入壳工装内,外部结构将入壳工装向上顶起,入壳工装通过定位导套和定位导柱与入壳导向模具连接定位,缓冲结构在入壳工装的作用力下压缩并使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之间保留间隙;另一方面,电池卷芯能通过机构放置在入壳导向模具内的卷芯孔内,然后由机构中的顶杆将电池卷芯顶出入壳导向模具,当电池卷芯完全入壳后,顶杆继续推动,入壳工装在顶杆的推动下远离入壳导向模具,缓冲结构上的作用力解除,弹力释放,电池卷芯脱模,完成入壳。
[001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设置在入壳导向模具底部,此时,缓冲结构与入壳导向模具为一整体结构,该结构设置较为稳定,有效确保卷芯的导向和入壳精准。所述缓冲结构也可以设置在入壳工装顶部,此时,缓冲结构与入壳工装为一整体结构。当然,所述缓冲结构也可以设置在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之间,作为独立结构设置,同时,缓冲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连接,该种结构设置,在入壳工装朝向入壳导向模具移动时,也可以实现缓冲结构压缩功能。
[0017]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为弹簧或弹性柱,具体地,所述缓冲结构为弹簧时,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弹簧套设在定位销上,定位销起到限位弹簧的作用,当然,所述缓冲结构除了弹簧设置外,也可以采用具有弹性材料的弹性柱结构,弹性柱的两端分别与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为两个,两个缓冲结构分置于导向机构的两端。两个缓冲结构的设置,使入壳导向模具与入壳工装两端的缓冲力保持一致,进而确保卷芯入壳的精准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入壳导向模具底部设有凸出模具底面的定位导柱,所述入壳工装与定位导柱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定位导柱相配合的定位导套,所述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通过定位导柱和定位导套的相互配合连接在一起,具体地,所述定位导柱与所述入壳导向模具为一体设计,所述入壳工装上设有用于放置定位导套的导套槽,所述定位导套与导
套槽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嵌入所述入壳工装内。通过入壳导向模具底部的定位导柱与入壳工装内的定位导套相配合,将入壳导向模具与入壳工装连接在一直,实现入壳导向模具与入壳工装定位一致,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分别单独定位,导致的定位易发生偏移的问题,有效确保了导向模具与入壳工装定位的准确配合,配合精度高。
[002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导柱包括大导柱和小导柱,所述大导柱和小导柱分别位于所述入壳导向模具底部靠近两侧缓冲结构的位置处,所述入壳工装上的定位导套包括分别与大导柱和小导柱相配合的大导套和小导套。大小不同的导柱的设置,一方面导柱与导套的配合,有效确保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的定位一致,导柱导套结构设置配合精度高;另一方面,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相同大小导柱导套结构,易造成工装放置反向的问题,使工装可快速正确的安装,有效提升了工装调试和制造效率,同时也会后续工序起到防呆功能,无需再单独设置防呆,减少了防呆制作工序。
[0021]进一步地,所述大导柱和小导柱均为自上而下的具有锥度的锥形导柱,便于导柱与导套的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壳导向模具,所述入壳导向模具上设有卷芯孔,所述卷芯孔用于放置电池卷芯并为电池卷芯入壳提供导向,其中,所述卷芯孔为自上而下略有锥度的锥形孔设计;入壳工装,所述入壳工装上与卷芯孔相对应位置设有用于放置钢壳的台阶孔,所述钢壳放置于台阶孔内后,在外力驱动下超向或远离入壳导向模具运动,使入壳导向模具内的电池卷芯进入钢壳;其中,所述入壳导向模具与所述入壳工装插入式可拆卸连接;还包括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位于入壳导向模具与入壳工装之间,确保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间隙的大小由缓冲结构的受压情况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设置在入壳导向模具底部;或者所述缓冲结构设置在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之间,两端分别与入壳导向模具和入壳工装连接;或者所述缓冲结构设置在入壳工装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为弹簧或弹性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纽扣电池入壳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浩邹棠陈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