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社区网络停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630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社区网络停车系统,包括有路灯设备、预设照明区域以及位于预设照明区域内的电动车辆和耦接路灯设备的电力连接设备,电力连接设备敷设在预设照明区域内且与电动车辆电性连接,路灯设备包括有处理器、光学传感部件以及第一发光源,第一发光源发出的光线与预设照明区域大小相同,处理器与智能社区网络信号连接,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力连接设备与电动车辆之间有效电力连接时,控制所述光学传感部件与电动车辆之间的无线通讯,无线通讯为基于可见光的数据载波通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更方便地让当前智能社区网络下的用户或访问者能够更方便地停放和使用这些停驻的电动车辆,并且能够对每一车辆状况执行优化的管理和控制。和控制。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社区网络停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智能社区网络停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社区服务从单一落后方式逐步向集中管理甚至是智能化改善,这其中涉及到对社区公共设备资源的改进和不断复杂多样的信息化管理。目前已经出现了较为智能的停车系统,主要是通过摄像设备识别车辆信息(通常是车牌信息)和道闸连锁控制车辆出入园区,并且伴随同时进行用户付费等功能服务。这种方式仅解决了车辆信息识别的问题,并未对车辆管理作出任何显著改善。另外,通常需要在园区/社区内提供对车辆停放的数字化管理,这在目前较为欠缺。
[0003]电动车辆作为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被普及,尤其是在相对更短途的路程区间(例如公共交通接驳,交通换乘,车辆付费租赁等)场合被广泛应用。通常情况下,为了能够长期使用电动车辆,需要为此类电动车辆提供可循环充电的充电设施。目前主要是在公共区域设定充电站来提供充电服务,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造成诸多不便,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社区网络停车系统,能够更方便地让当前智能社区网络下的用户或访问者能够更方便地停放和使用这些停驻的电动车辆,并且能够对每一车辆状况执行优化的管理和控制。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社区网络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路灯设备、预设照明区域以及位于预设照明区域内的电动车辆和耦接路灯设备的电力连接设备,所述电力连接设备敷设在预设照明区域内且与电动车辆电性连接,所述路灯设备包括有处理器、光学传感部件以及第一发光源,所述第一发光源发出的光线与预设照明区域大小相同,所述处理器与智能社区网络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电力连接设备与电动车辆之间有效电力连接时,控制所述光学传感部件与电动车辆之间的无线通讯,所述无线通讯为基于可见光的数据载波通讯。
[0006]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光学传感部件包括微处理器、光通讯组件、摄像组件和/或射频微波组件,所述光通讯组件、摄像组件分别通讯连接到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摄像组件与智能社区网络之间为无线信号连接,所述光通讯组件与第一发光源为可见光载波通讯连接。
[0007]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光通讯组件还包括有安装在每一电动车辆上的接收组件,当使用光通讯组件时,一个或多个接收组件用于实现第一发光源和接收组件之间特定频率的可见光载波通讯连接。
[0008]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路灯设备还包括有耦接光通讯组件的识别组件和第二发光源,第二发光源在第一发光源执行可见光通讯时发射可见光,所述识别组件包括可
见光调制电路,所调制电路对第一发光源和第二发光源发出光的出射频率进行调制使得接收组件能够以匹配频率接收和获取第一发光源和第二发光源中的载波信号。
[0009]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电动车辆包括有主体车架、传动件、转轴、把手以及安装在把手上的操纵杆,所述接收组件设置在主体车架的把手上,所述转轴连接在传动件上。
[0010]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耦接该传动件的电源及其无线接口,所述电源包括可充电电池组及耦接可充电电池组的电源管理模块,通过踩踏转轴骑行向电源传输电力。
[0011]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预设照明区域内还设置有电子地理围栏,所述电动车辆固定在电子地理围栏内。
[0012]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路灯设备还包括环境传感器,所述环境传感器与处理器之间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环境传感器中设置有用于电动车辆定位的GPRS接收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更方便地让当前智能社区网络下的用户或访问者能够更方便地停放和使用这些停驻的电动车辆,并且能够对每一车辆状况执行优化的管理和控制。路灯作为在社区网络公共资源设备中的一种,可以更方便地作为本专利技术优化改进方案的实体设施,这样更便于对当前社区网络下的电动车辆进行交互通讯而不需要明显增加用户的注册或验证输入操作,并且更好地迭代路灯的基本功能,使得实施改造量尽可能地少。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专利技术中停车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电动车辆的主体功能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列表:1、路灯设备;10、处理器;11、光学传感部件;12、第一发光源;13、第二发光源;14、摄像组件;2、电子地理围栏;3、电力连接设备;4、预设照明区域;5、电动车辆;51、主体车架;52、接收组件;53、操纵杆;54、把手;55、电源;56、传动件;57、转轴;6、智能社区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本专利技术主要是涉及到对于为智能社区网络下的用户提供行进助力的车辆,尤其对能够提供用户自主驾驶的电动车辆5而言,电动车辆5可固定地停驻(或靠近)路灯或和路灯相关联布置的停车位置,这样更便于例如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客进入预先设定的社区网络后提供对例如通过路线导航等方式获得所需到达的社区内的其它目的地的行进助力帮助。路灯设备1能够获得社区内每一可能的地点位置的对应信息以帮助当前用户更好地了解例如可能使用的电动车辆5在何处、行进时长和/或提供路线引导以使得所使用的电动车辆5更好地提供驾驶。
[0018]图1较为形象地表示出本专利技术智能社区网络6下的停车系统实施例,所述系统可包括:路灯设备1,用于提供对预设照明区域4范围内的光照,其中所述路灯设备1中具有光学传感部件11。另外,该系统还包括多个电动车辆5,用于为例如注册用户提供在所述社区网络内的往复租赁载运。其中,所述电动车辆5在进入路灯设备1的预设照明区域4时能够与路灯设备1之间建立有线和/或无线通讯。图1示出了用于更便利地在所述电动车辆5和路灯设备1之间生成交互通讯的实例。在一个较佳例子里,光学传感部件11可包括微处理器10、光通讯组件、摄像组件14和/或射频微波组件。光通讯组件、摄像组件14各自通讯连接到所述微处理器10,当使用光通讯组件时,光通讯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每一电动车辆5上的接收组件52,一个或多个接收组件52用于实现路灯设备1的第一发光源12和接收组件52之间特定频率的可见光载波通讯连接。
[0019]当在路灯设备1的主体上布设摄像组件14时,摄像组件14用于在固定安装模式下获取进入该预设照明区域4内的电动车辆5的诸如图形、视频等流媒体数据。有时,也可以通过所建立的这种可见光通讯来获取电动车辆5的本地存储的电动车辆5数据。而有时也可以通过彼此相邻的多个路灯设备1或者单个路灯设备1上布设的多个摄像组件14合并安装来获取电动车辆5有关的图形而复合地判断车辆信息。例如,多个路灯设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社区网络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路灯设备(1)、预设照明区域(4)以及位于预设照明区域(4)内的电动车辆(5)和耦接路灯设备(1)的电力连接设备(3),所述电力连接设备(3)敷设在预设照明区域(4)内且与电动车辆(5)电性连接,所述路灯设备(1)包括有处理器(10)、光学传感部件(11)以及第一发光源(12),所述第一发光源(12)发出的光线与预设照明区域(4)大小相同,所述处理器(10)与智能社区网络(6)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10)在检测到所述电力连接设备(3)与电动车辆(5)之间有效电力连接时,控制所述光学传感部件(11)与电动车辆(5)之间的无线通讯,所述无线通讯为基于可见光的数据载波通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社区网络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传感部件(11)包括微处理器(10)、光通讯组件、摄像组件(14)和/或射频微波组件,所述光通讯组件、摄像组件(14)分别通讯连接到所述微处理器(10),所述摄像组件(14)与智能社区网络(6)之间为无线信号连接,所述光通讯组件与第一发光源(12)为可见光载波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社区网络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讯组件还包括有安装在每一电动车辆(5)上的接收组件(52),当使用光通讯组件时,一个或多个接收组件(52)用于实现第一发光源(12)和接收组件(52)之间特定频率的可见光载波通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社区网络停车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竹琴邵伟博刘存玉许婷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钰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