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岔道用的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铁路安全防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铁岔道用的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轨道一般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铁轨,每条铁轨均支撑在多个枕木上,每个枕木均与铁轨垂直,为保证轨道车辆能够用顺利的通过道岔,道岔处都设置了与铁轨平行的护轨,护轨一般设于两条铁轨之间并靠近其中一条铁轨,护轨用于支撑车轮的轮缘内侧,使之进入设定的轮缘槽内,防止与叉心碰撞,使车辆进入正确的轨道,然而,常规的铁路道岔一般只通行一种类型的轨道车辆,其护轨使用螺栓固定在道基上,其位置一般不做调整,限制了可变车轨的移动范围,这给可变换车轨的移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且不方便对电机进行散热或加热,使得电机运行时过热容易产生故障,且对电机的使用寿命也会造成影响,并且在低温天气下,电机的轴承油会变得阻力增大,造成电机的启动缓慢,对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岔道用的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常规的铁路道岔一般只通行一种类型的轨道车辆,其护轨使用螺栓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岔道用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四个枕木(1)、三个支撑板(3)、护轨(13)、电机(15)和可变车轨(22),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板(3)均布固定于四个所述枕木(1)的顶部,四个所述枕木(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板(3)的一侧均固定有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蜗杆(6),所述第一传动蜗杆(6)外侧的中部固定第一蜗轮(7),且所述第一传动蜗杆(6)外侧的两端均开设有斜齿轮槽,所述斜齿轮槽的底部均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14),所述第二蜗轮(1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传动丝杠(18),位于中部的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支撑座(5),位于两端的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二支撑座(19),所述第二传动丝杠(18)的另一侧均与第二支撑座(19)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传动丝杠(8),所述第一传动丝杠(8)贯穿第一支撑座(5),且所述第一传动丝杠(8)和第一支撑座(5)通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丝杠(8)中部的外侧也开设有斜齿轮槽,且所述第一传动丝杠(8)通过斜齿轮槽与第一蜗轮(7)进行啮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丝杠(8)和第二传动丝杠(18)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螺母(12),所述移动螺母(12)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二加紧块(10),所述第二加紧块(10)的顶部均安装有第一加紧块(9),所述第一加紧块(9)和第二加...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