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03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主要包括涡轮叶轮、压气机叶轮和过渡轮毂等。涡轮叶轮、压气机叶轮和过渡轮毂采用整体式结构,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位于同一轴线上,过渡轮毂位于压气机叶轮的轮背与涡轮叶轮的轮背之间,复合叶轮通过压气机叶轮侧进气端的进气导流凸台中的盲孔和螺纹孔同转轴之间实现可靠连接。根据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涡轮和压气机以及转轴的尺寸参数,在确定复合叶轮结构参数的基础上,完成复合叶轮加工以及复合叶轮同转轴之间的装配。该结构可以减少闭式循环发电系统转动部件数量,降低转子组件的加工难度,提高转子结构的装配精度,保证发电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与寿命。发电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与寿命。发电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与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

技术介绍

[0002]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热电转化形式,能够借助某种气体工质在闭式环境下通过吸收热量、膨胀做功、放热和压缩等热力过程实现热能向机械功的转换,并通过发电机将机械功进一步转换为电能。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化系统工作过程中,与外界仅有能量交换,而无工质交换。典型的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在结构上主要由涡轮、压气机、发电机、回热器、冷却器、热源等部件组成。
[0003]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是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中的高速旋转部件,对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的总体性能与结构布局以及可靠性与寿命有重要影响。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在运转过程中,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其转速可达几万转/分。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在高速旋转的同时,不仅实现是机械能与工质总能之间的转换,而且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之间还通过转轴进行功率传递。闭式循环发电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当涡轮叶轮、压气机叶轮以及连接转轴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不仅会导致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而且还会引起系统的结构损坏。因此,实现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之间功率及扭矩的可靠传递,是保证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的工作可靠性的关键。
[0004]现有的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涡轮叶轮和压气机叶轮采用独立结构,涡轮叶轮同压气机叶轮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涡轮叶轮同压气机叶轮的扭矩及功率传递完全依靠涡轮叶轮和压气机叶轮同转轴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这该结构组成零部件多,可传递的功率或扭矩有限,特别是在大扭矩传递情况下易引起转轴同压气机叶轮或涡轮叶轮连接部位的松脱。因此,针对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径流式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以及转子结构的工作特点,合理设计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结构,可有效提高涡轮叶轮同压气机叶轮的扭矩及功率传递特性,保证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结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该复合叶轮中涡轮叶轮、压气机叶轮和过渡轮毂采用整体式结构,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位于同一轴线上,过渡轮毂位于压气机叶轮的轮背与涡轮叶轮的轮背之间,复合叶轮通过压气机叶轮侧进气端的进气导流凸台中的盲孔和螺纹孔同转轴之间实现可靠连接。根据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涡轮和压气机以及转轴的尺寸参数,在确定复合叶轮结构参数的基础上,完成复合叶轮加工以及复合叶轮同转轴之间的装配。该结构可以减少闭式循环发电系统转动部件数量,降低转子组件的加工难度,提高转子结构的装配精度,保证发电系统的结构可靠性与寿命。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包括涡轮叶轮、压气机叶轮和过渡轮毂,所述涡轮叶轮、压气机叶轮和过渡轮毂采用整体式结构,所述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压气机叶轮的排气端和涡轮叶轮的进气端相临,所述压气机叶轮的进气端有进气导流凸台,所述进气端导流凸台的中心部位有用于同转轴连接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底部有同转轴相装配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底部有用于螺纹加工的退刀槽,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旋向同闭式循环发电系统工作时涡轮的旋向相同;所述涡轮叶轮的排气侧端面有用于装夹的六角凸台;所述过渡轮毂位于压气机叶轮的轮背与涡轮叶轮的轮背之间,所述过渡轮毂同涡轮叶轮轮背和压气机叶轮轮背过渡部位有防应力集中圆角,所述过渡轮毂上有密封环槽。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结构,涡轮叶轮、压气机叶轮和过渡轮毂采用整体式结构,不仅可以保证涡轮叶轮与压气机叶轮之间功率与扭矩的可靠传递,而且可以保证涡轮叶轮和压气机叶轮以及过渡轮毂温度梯度的合理分布。压气机叶轮的排气端和涡轮叶轮的进气端相临可以保证防止涡轮叶轮侧的高温气体流向压气机叶轮侧。压气机叶轮的进气端设有进气导流凸台可以降低压气机进气流动损失与气动噪声。进气端导流凸台的中心部位设有盲孔,可以保证复合叶轮同转轴之间的装配位置精度。复合叶轮的盲孔底部设有螺纹孔可以保证复合叶轮同转轴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工作过程中发生松脱。复合叶轮上设有退刀槽,便于螺纹孔的加工。复合叶轮的过渡轮毂上设有密封环槽,可以防止涡轮侧的高温气体和压气机侧气体沿过渡轮毂进行流动,保证涡轮和压气机的工作效率。复合叶轮涡轮叶轮的排气侧端面有六角凸台,便于复合叶轮同转轴及其他部件之间的装配。该结构不仅可以减少闭式循环发电系统转动部件数量,而且可以降低转子组件的加工难度,提高转子结构的装配精度,保证发电系统的结构可靠性与寿命。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结构示意图。
[0011]1压气机叶轮 2涡轮叶轮 3过渡轮毂 4盲孔 5进气导流凸台6螺纹孔 7退刀槽 8六角凸台 9密封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4]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包括涡轮叶轮2、压气机叶轮1和过渡轮毂3,所述涡轮叶轮2、压气机叶轮1和过渡轮毂3采用整体式结构,如图1所示;
[0015]所述涡轮叶轮2与压气机叶轮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压气机叶轮1的排气端和涡轮叶轮2的进气端相临;
[0016]所述压气机叶轮1的进气端有进气导流凸台5,所述进气端导流凸台5的中心部位有用于同转轴连接的盲孔4,所述盲孔4的底部有同转轴相装配的螺纹孔6,所述的螺纹孔6
的底部有用于螺纹加工的退刀槽7,所述螺纹孔7的螺纹旋向同闭式循环发电系统工作时涡轮的旋向相同;
[0017]所述涡轮叶轮2的排气侧端面有用于装夹的六角凸台8;
[0018]所述过渡轮毂3位于压气机叶轮1的轮背与涡轮叶轮2的轮背之间,所述过渡轮毂3同涡轮叶轮2的轮背和压气机叶轮1的轮背过渡部位有防应力集中圆角,所述过渡轮毂3上有密封环槽9。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叶轮(2)、压气机叶轮(1)和过渡轮毂(3),所述涡轮叶轮(2)、压气机叶轮(1)和过渡轮毂(3)采用整体式结构;所述涡轮叶轮(2)与压气机叶轮(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压气机叶轮(1)的排气端和涡轮叶轮(2)的进气端相临;所述涡轮叶轮(2)的排气侧端面有用于装夹的六角凸台(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径流式涡轮与压气机复合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叶轮(1)的进气端有进气导流凸台(5),所述进气端导流凸台(5)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同玲王正赵伟王力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