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笑煊专利>正文

光伏组件框架、光伏支架总成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98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框架、光伏支架总成及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框架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压块的底部相咬合的至少一个咬合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部的顶部设置咬合结构,咬合结构与压块的底部相咬合,增加光伏组件框架的安装部与压块的底部的接触面积,提高咬合力度,特别是在风压较大时防止光伏组件框架脱离压块。时防止光伏组件框架脱离压块。时防止光伏组件框架脱离压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框架、光伏支架总成及光伏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光伏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框架、光伏支架总成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效组件的需求愈来愈急切。当前增加电池片尺寸、扩大组件版型等成为了市场趋势,其中组件版型尺寸的增加对于组件的安装及抗风载雪的载荷力学性能的挑战越来越大,在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会随之增高。相应的,对于组件边框承载能力需求也就越高。
[0003]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框架1

的安装部11

的顶部的水平面结构偏短,且具有一定角度的下滑圆弧结构,其表面光滑且呈一定弧度往下。压块2

与光伏组件框架1

的顶部接触面积小,咬合力度不够,在风压较大时组件光伏组件框架1

容易脱离压块2

,造成组件脱落及损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框架、光伏支架总成及光伏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风压较大时光伏组件框架容易脱离压块,造成组件脱落及损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框架,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压块的底部相咬合的至少一个咬合结构。
[0006]在光伏组件框架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部的顶部设置咬合结构,咬合结构与压块的底部相咬合,增加光伏组件框架的安装部与压块的底部的接触面积,提高咬合力度,特别是在风压较大时防止光伏组件框架脱离压块。
[0007]优选地,在光伏组件框架中,所述咬合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多个凸起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分立的凸柱和/或多个平行排列的或者凸筋。
[0008]优选地,在光伏组件框架中,所述凸起结构凸出于所述顶部的高度小于等于5mm且大于等于0.1mm;和/或,相邻所述凸起结构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5mm且大于等于0.2mm。
[0009]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咬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的第一咬合结构,且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中的所述凸起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的延伸方向相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部的第二咬合结构,所述第二咬合结构中的所述凸起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部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0010]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顶部具有第一凹陷区域,且所述咬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对应的所述顶部上;或者,所述安装部的顶部具有第一凸起区域,且所述咬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对应的所述顶部上。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的凹陷深度小于或等于2cm;所述第一凸起区域的凸起
高度小于或等于2cm。
[0012]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具有与所述顶部相对的底面,所述咬合结构在所述底面的正投影具有第一面积,所述第一凸起区域或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在所述底面的正投影具有第二面积,所述第一面积与所述第二面积满足:1.1*S1≤S2≤1.3*S2,其中,S1为所述第一面积,S2为所述第二面积。
[0013]优选地,在光伏组件框架中,所述咬合结构完全覆盖所述安装部的整个顶部。
[0014]优选地,在光伏组件框架中,所述顶部包括邻近所述安装部的侧壁的第一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侧壁之间,且所述咬合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区域。
[0015]优选地,在光伏组件框架中,所述光伏组件框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咬合结构,且至少两个所述咬合结构间隔设于所述顶部。
[0016]优选地,在光伏组件框架中,所述咬合结构包括锯齿形结构、梯形结构、U型结构、或者波浪形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总成,包括:
[0018]上述光伏组件框架;以及,
[0019]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咬合结构相咬合的配合结构,且所述压块与所述光伏组件框架相咬合配合。
[0020]优选地,所述压块为磁性压块;所述光伏组件框架为钢边框。
[0021]优选地,所述压块的底部具有第二凸起区域,所述配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凸起区域对应的所述底部上,且所述第二凸起区域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的位置相对应;或者,所述压块的底部具有第二凹陷区域,所述配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对应的所述底部上,且所述第二凹陷区域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的位置相对应。
[0022]优选地,还包括:胶层,所述胶层设置在所述咬合结构与所述配合结构之间。
[002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光伏支架总成。
附图说明
[0024]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框架和层压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中光伏组件框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咬合结构为锯齿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3中咬合结构为波浪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3中咬合结构为梯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3中咬合结构为U型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图3中咬合结构为凸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图3中安装部的又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压块与光伏组件框架的一种局部拆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压块与光伏组件框架的另一种局部拆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为光伏组件框架的再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13示意出了一种光伏组件框架的安装示意图;
[0038]图14示意出了第一安装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现有技术附图标号说明:
[0040]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

光伏组件框架2

压块11

安装部
ꢀꢀ
[0041]本专利技术附图标号说明:
[004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光伏组件框架114侧壁11安装部2压块111咬合结构21配合结构112第一区域3层压件113第二区域
ꢀꢀ
[004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压块的底部相咬合的至少一个咬合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多个凸起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分立的凸柱和/或多个平行排列的或者凸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凸出于所述顶部的高度小于等于5mm且大于等于0.1mm;和/或,相邻所述凸起结构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5mm且大于等于0.2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咬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的第一咬合结构,且所述第一咬合结构中的所述凸起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的延伸方向相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部的第二咬合结构,所述第二咬合结构中的所述凸起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部的延伸方向相垂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顶部具有第一凹陷区域,且所述咬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对应的所述顶部上;或者,所述安装部的顶部具有第一凸起区域,且所述咬合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区域对应的所述顶部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的凹陷深度小于或等于2cm;所述第一凸起区域的凸起高度小于或等于2cm。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与所述顶部相对的底面,所述咬合结构在所述底面的正投影具有第一面积,所述第一凸起区域或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在所述底面的正投影具有第二面积,所述第一面积与所述第二面积满足: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笑煊陈栋
申请(专利权)人:陈笑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