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种植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97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多腔种植盒结构,其包括设置有外露部的种植盒、及开设有插接孔的立柱,外露部开设有种植腔;插接部插入插接孔且与插接孔的内壁相抵;外露部为两个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在同样数量的种植腔的前提下,所需种植盒的数量、所需立柱的数量、所需安装件的数量均能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能够节省材料成本、安装工时,同时,立柱之间的间距相对大,安装时的立柱之间所供活动的空间较大,便于安装;还能够使得空气流动增强,减少植株病虫害发生,有利于植株的种植和养护;能够减少耗水量,节约水资源;能够减小插接深度,从而能够减少种植盒及立柱所形成的植物墙的厚度,节省种植空间。节省种植空间。节省种植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腔种植盒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墙
,特别涉及多腔种植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植物墙结构,通常需要在墙壁等被安装物上,先进行防水处理形成防水层后,在被安装物上安装龙骨,然后将种植盒依次安装到龙骨的支撑横条上,进行左右及上下部的定位插销拼接,逐个相互组合拼接形成整体墙面,最后对塑料种植盒进行螺钉紧固。
[0003]综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第一,种植盒的安装均比较麻烦。
[0005]第二,对种植盒内的植株的浇灌比较麻烦。
[0006]第三,无法形成较强的水流声而模拟大自然的音效的声音。
[0007]第四,材料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或者缓解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手段为,多腔种植盒结构,其包括设置有外露部的种植盒、及开设有插接孔的立柱,外露部开设有种植腔;插接部插入插接孔且与插接孔的内壁相抵;外露部为两个以上。
[0010]本专利技术实现的功能为,两个以上的设置有种植腔的外露部共用插接部。
[0011]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效果为,在同样数量的种植腔的前提下,所需种植盒的数量、所需立柱的数量、所需安装件的数量均能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能够节省材料成本、安装工时,同时,立柱之间的间距相对大,安装时的立柱之间所供活动的空间较大,便于安装;还能够使得空气流动增强,减少植株病虫害发生,有利于植株的种植和养护。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插接部设置有储水槽,储水槽开设有进水口,各种植腔均与储水槽连通。
[0013]在同样数量的种植腔的前提下,进水口的总面积(俯视时的投影面积) 能够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使得水从进水口蒸发的量降低。根据实验(实验组为一个具备两个外露部、两个的种植盒,对照组为两个单独外露部的种植盒,两者均具备两个种植腔,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耗水量(蒸发量) 测试。实验组的耗水量约为十五毫升每个,对照组的耗水量约为二十二毫升/个),能够减少耗水量,节约水资源。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外露部为偶数个且均匀地位于立柱的两侧。
[0015]能够使得外露部及设置在外露部上的种植腔内的泥土等种植介质、植株等的重量分布相对均匀。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外露部向后延伸,侧视时外露部与插接部之间存在重合的部分。
[0017]能够减小插接深度,从而能够减少种植盒及立柱所形成的植物墙的厚度,节省种植空间。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外露部存在至少三点与立柱的外壁贴合。
[0019]能够防止外露部相对立柱晃动,确保插接强度。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立柱整体为圆筒形,外露部与立柱贴合的面为圆弧面。
[0021]能够进一步地防止外露部相对立柱晃动,确保插接强度。
[002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种植盒包括第一盒体及与第一盒体可拆连接的第二盒体;插接部设置有储水槽,储水槽还开设有排水口,第二盒体与第一盒体的结合面的最低点高于排水口。
[0023]便于种植盒的注塑生产,同时能够防止种植盒漏水。
[002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通过分体连接结构,分体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或者螺丝紧固结构。
[002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防倾结构,防倾结构包括防倾凸起及防倾槽,防倾凸起、防倾槽中的一个设置在插接部上,防倾凸起、防倾槽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立柱上;防倾凸起插入防倾槽。
[0026]能够消除或者减少种植盒倾倒的风险。
[002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防倾凸起设置在插接部上,防倾槽为开设在立柱上的通孔。
[0028]立柱的结构较简单,便于立柱的生产加工。
[0029]综上,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0030]1}在同样数量的种植腔的前提下,所需种植盒的数量、所需立柱的数量、所需安装件的数量均能减少百分之五十以上,能够节省材料成本、安装工时,同时,立柱之间的间距相对大,安装时的立柱之间所供活动的空间较大,便于安装;还能够使得空气流动增强,减少植株病虫害发生,有利于植株的种植和养护。
[0031]2}能够减少耗水量,节约水资源。
[0032]3}能够减小插接深度,从而能够减少种植盒及立柱所形成的植物墙的厚度,节省种植空间。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种植盒1的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0034]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种植盒1的立体示意图。
[0035]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种植盒1的立体示意图。
[0036]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种植盒1的半剖示意图。
[0037]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柱2的示意图。
[0038]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柱连接件8的示意图;线条二LINE2表示进水口121。
[0039]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种植盒1的使用时的半剖示意图;箭头一 ARR1表示从滴灌孔311输出的水的滴落方向;箭头二ARR2表示储水槽 12内的水从溢流口124溢出的方向;箭头三ARR3表示从排水口122排出的水的滴落方向。
[0040]图8是剖面一SEC1的示意图。
[0041]图9是剖面二SEC2的示意图。
[0042]图10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种植盒1的使用时的前视示意图;循环槽41 局部剖开;填充FILL1表示循环水。
[0043]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循环装置4的立体的示意图;循环输出管412 未画出。
[0044]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种植盒1的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0045]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循环槽41的立体示意图。
[0046]图14是细节一DTL1的示意图。
[0047]图1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种植盒1的立体示意图。
[0048]图1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种植盒1插接到立柱2后的俯视示意图。
[0049]图1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种植盒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防倾凸起71 未画出。
[0050]箭头一ARR1;箭头二ARR2;箭头三ARR3;剖面一SEC1;剖面二SEC2;细节一DTL1;线条一LINE1;线条二LINE2;填充FILL1;种植盒1;插接部11;插接卡扣111;插接弹片112;弹片缝隙113;插接限位体114;加强筋115;定位端116;储水槽12;进水口121;排水口122;溢流筒123;溢流口124;溢流挡片125;挡片小孔126;第一盒体15;第二盒体16;分体连接结构17;外露部18;防晃面181;插接深度182;种植腔19;立柱2;插接孔21;端定位槽23;柔性垫件239;供水装置3;供水件31;滴灌孔311;堵头319;循环装置4;循环槽41;水泵411;循环输出管412;定位凸起413;定角凸起414;水源管42;液位阀421;防倾结构7;防倾凸起71;防倾槽72;立柱连接件8;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腔种植盒结构,其特征是,其包括设置有外露部(18)的种植盒(1)、及开设有插接孔(21)的立柱(2),外露部(18)开设有种植腔(19);插接部(11)插入插接孔(21)且与插接孔(21)的内壁相抵;外露部(18)为两个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种植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插接部(11)设置有储水槽(12),储水槽(12)开设有进水口(121),各所述种植腔(19)均与储水槽(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种植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露部(18)为偶数个且均匀地位于所述立柱(2)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种植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露部(18)向后延伸,侧视时外露部(18)与所述插接部(11)之间存在重合的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种植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露部(18)存在至少三点与所述立柱(2)的外壁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腔种植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立柱(2)整体为圆筒形,所述外露部(18)与立柱(2)贴合的面为圆弧面。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汝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数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