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82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由1个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4个插装件、3个低开启压力的单向阀、1个阻尼节流口、1个阀块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中位时,压力油口和负载油口都具有良好的截止功能而不会相互泄漏,实现中位无泄漏的目的,且工作压力越高,密封作用力越大;处于工作位时,通流状态正常,可正常工作。可正常工作。可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


[0001]本技术属于液压
,具体涉及一种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

技术介绍

[0002]换向阀是利用阀芯和阀体间的相对位置的不同,来变换阀体上各主油口的通断关系,实现各油路连通、切断或改变液流方向的阀类,对换向阀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液流在各关闭油口之间的缝隙泄漏量要小。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是其中得到广泛引用的一种换向阀。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一般采用滑阀结构,为了保证阀芯在阀体内可以正常移动,以及不可避免存在的加工制造误差,通过阀芯阀体配合处的缝隙泄漏必然存在。对于该阀的工作位(左位或者右位)来说,泄漏液阻远大于通流液阻,系统流量绝大多数用来做功,泄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该阀的中位来说,直接影响是从压力油口P向负载口A、B的泄漏会造成A、B口压力的变化,A、B口向回油口T的泄漏会造成维持负载状态的流量丢失,如果希望通过中位来保持某个特定位置状态的话,这样的泄漏都最终会导致负载的误动作。目前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在该阀和负载执行元件的进出油路上串联一对液控单向阀组,并联一个旁通用的二位四通换向阀。液控单向阀组可以防止负载向低压口(主要是T口)的泄漏。旁通换向阀当主换向阀处于工作位时截止,主换向阀处于中位时连通,并均导向回油,其目的是将通过主换向阀P口的泄漏优先引流,而不是向A、B口泄漏,防止误触发液控单向阀组。上述方法仍有不足在于:无法阻止系统油源向主换向阀P口的泄漏,这对于常态下使用蓄能器来提供恒压源的系统来说,考虑时效的影响,系统压力会慢慢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该阀处于中位时,压力油口和负载油口都具有良好的截止功能而不会相互泄漏,实现中位无泄漏的目的。
[0004]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主要由1个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4个插装件、3个低开启压力的单向阀、1个阻尼节流口、1个阀块等组成。
[0006]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插装件采用面积比为1:1.5或者1:2的B型基本插件,该插件有三个油口,a口和b口为主油口,x口为控制口,各油口的有效作用面积为Aa、Ab、Ax,Ax/Aa=1.5或Ax/Aa=2,Ax=Aa+Ab。该插件采用了锥阀结构,其关闭状态时一般可以认为无泄漏。
[0007]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可以按需选择操作方式,可以是手动的,可以是电磁的,也可以是液动的,该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操作方式决定了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操作方式。该先导阀中位时进油口P0、回油口T0和负载口A0连通,另一个负载口B0截断。
[0008]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采用了4个插装件,1号插装件和4号插装件
的a口连通作为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口,2号插装件和3号插装件的a口连通作为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口,1号插装件和2号插装件的b口连通作为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3号插装件和4号插装件的b口连通作为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口。1号插装件与3号插装件的x口连通并接入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0口,2号插装件和4号插装件的x口连通并接入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0口。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A口以及B口分别经过1个低开启压力的单向阀汇集接入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0口。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0口经过一个阻尼节流口回系统油箱。
[0009]所述阀块上设置通流孔,实现各个部件的连通,各个部件通过紧固件安装于阀块上。
[0010]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中位时,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中位:当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P口有压力时,压力经单向阀以及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同时作用在4个插装件的x腔,由于x腔的有效作用面积大于a腔的有效作用面积,因此1号插装件和2号插装件截止关闭,P口向A、B口的流道切断,且压力越大,截止密封效果越好;同样,当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口有压力时,2号插装件和3号插装件截止关闭,A口向P、T口的流道切断;当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B口有压力时,1号插装件和4号插装件截止关闭,B口向P、T口的流道切断。
[0011]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三个低开启压力单向阀可以看做是一个“选择阀”。当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中位时, 选择P、A、T口的高压力者经单向阀进入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0口,然后作用在全部4个插装件的x腔,进而切断所有的流道,实现全无泄漏截止。
[0012]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左位时,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左位。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压力经单向阀作用在1号插装件和3号插装件的x腔,2号插装件和4号插装件的x腔无控制压力,即1号插装件截止关闭,P口不向B口通流,2号插装件在压力作用下打开,P口向A口通流,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左位工作正常。
[0013]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右位时,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右位。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压力经单向阀作用在2号插装件和4号插装件的x腔,1号插装件和3号插装件的x腔无控制压力,即2号插装件截止关闭,P口不向A口通流,1号插装件在压力作用下打开,P口向B口通流,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右位工作正常。
[0014]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节流口主要起阻尼作用,有助于在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出现内泄漏时减少其泄漏量并保持A0口的高压力值。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中位时,压力口和负载口均可实现无泄漏截止,且工作压力越高,密封作用力越大;处于工作位时,通流状态正常,可正常工作。
[0017]2.本技术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主要通流部件采用的是锥阀结构的开关阀,单个插装件只有全开和全关两种状态,因此加工制造精度要求低、压力损失小、
能耗低、对工作介质污染不敏感。
[0018]3.本技术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操纵方式开放,跟随其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操纵方式,但作为先导作用,该K型换向阀的规格尺寸可以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功能原理图。
[0020]其中,1-1号插装件,2-2号插装件,3-3号插装件,4-4号插装件,5-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6-阻尼节流口,7-1号单向阀,8-2号单向阀,9-3号单向阀,10-阀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由4个插装件、1个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1个阻尼节流口、3个低开启压力的单向阀及1个阀块组成,其中1号插装件和4号插装件的a口连通作为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口,2号插装件和3号插装件的a口连通作为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口,1号插装件和2号插装件的b口连通作为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3号插装件和4号插装件的b口连通作为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口,1号插装件与3号插装件的x口连通并接入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0口,2号插装件和4号插装件的x口连通并接入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0口,所述中位无泄漏的O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A口以及B口分别经过1个低开启压力的单向阀汇集接入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0口,先导K型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0口经过一个阻尼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旭耀龚亚军毋迪赖奇暐汪琦刘贻欧曾保平张宝情武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