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79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对称两侧外壁分别焊接有四个固定耳,固定耳内壁设置有安装孔,支撑架的底部内壁开有第一滑槽,支撑架的对称两侧外壁均靠有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槽的内壁设置有同一个调节防滑机构,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多功能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的内壁形状均仿常用输液瓶外表面结构,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铰接固定,使用输液瓶时,只需将输液瓶放入第二仿形块中,合上第一仿形块即可完成全包围固定,相比传统挂钩式固定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输液瓶在固定以后不会晃动,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


[0001]本技术涉及急救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

技术介绍

[0002]输液架我们熟悉,医院挂水需要用到,在救护车上,同样也要用到,对于急救病人,需要挂水,救护车上的输液架,有的是固定的,有的则是呈杆状,这样的是便于悬挂输液瓶的挂钩滑动,移动不同的位置,方便挂水,但是,这种能够滑动的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弊端,那就是,会在车子行驶中晃动,容易造成输液瓶大幅度甩动,同时也容易使输液瓶甩出,存在安全隐患在现有技术中。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982778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包括前后设置的导向用横管以及设置在横管前后两端的向上的竖管,所述竖管上端安装在救护车的内腔顶壁上,且横管上套接有可前后滑动的U型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开口端转动连接有抵住横管上端的转轴,且支架上安装有悬挂输液瓶的挂钩,所述挂钩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弹性抵紧横管且在受拉后滑动调节位置的弹性摩擦机构。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1.虽然于挂钩相连接的机构用了弹簧防滑装置,当弹簧强度过高时,移动挂钩位置就比较费劲,当弹簧强度低时,由于救护车在形式过程中存在上下方向的震动,当向下震动时,弹簧被压缩,挂钩也会滑动;2.采用挂钩式固定输液装置,输液的容器一般分为两种,玻璃瓶和塑料袋,当固定玻璃瓶时,使用挂钩固定玻璃瓶不能将玻璃瓶很好的固定,玻璃瓶仍会随着车晃动,当晃动幅度较大,玻璃瓶碰到车厢时,容易破碎,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对称两侧外壁分别焊接有四个固定耳,固定耳内壁设置有安装孔,支撑架的底部内壁开有第一滑槽,支撑架的对称两侧外壁均靠有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槽的内壁设置有同一个调节防滑机构,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多功能固定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防滑机构包括第一外摩擦片、第二外摩擦片、第一内摩擦片和第二内摩擦片,其中一个第二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另一个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同一个第一外摩擦片的内壁上,两个第一滑块远离第一外摩擦片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内摩擦片的底部外壁上。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同一个第二外摩擦片的内壁上,两个第二滑块远离第二外摩擦片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分别
固定于两个第一内摩擦片的底部外壁上,两个第二滑块的内壁均铰接有第一铰接杆。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内壁均铰接有第二铰接杆,两个第一铰接杆和两个第二铰接杆的相对一侧外壁铰接有同一个铰接块。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接块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壁上,铰接块与支撑架的相对一侧外壁扣接有同一个弹簧。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功能固定机构包括第一仿形块、挂钩和第二仿形块,支撑杆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内壁套接于挂钩的外壁上,连接板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仿形块的顶部外壁上,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的相对一侧外壁铰接固定。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仿形块的一侧外壁粘接有松紧带,松紧带的一侧内壁包裹有公扣,第一仿形块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母扣。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的仿形内壁均粘接有电加热布。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通过设置有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的内壁形状均仿常用输液瓶外表面结构,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铰接固定,使用输液瓶时,只需将输液瓶放入第二仿形块中,合上第一仿形块即可完成全包围固定,相比传统挂钩式固定方法,本技术可以保证输液瓶在固定以后不会晃动,提高了安全性。
[0017]2.该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通过设置有电加热布,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的仿形内壁均设置有电加热布,电加热布可对包裹于其内部的输液瓶进行加热,避免输液温度过低而对重症病人造成的二次刺激伤害。
[0018]3.该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通过设置有调节防滑机构,使用时,支撑杆受重力向下移动,从而通过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带动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向两侧运动,此时第一内摩擦片与第二内摩擦片会与支撑架的内壁贴合形成摩擦力,防止固定机构滑动,并且通过多连杆改变受力方向,支撑杆所受重力越大时,摩擦力也就越大,保证可靠固定。
[0019]4.该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通过设置有第一外摩擦片和第二外摩擦片,在未使用时,弹簧将铰接块弹起,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收缩,第一外摩擦片与第二外摩擦片贴合于支撑架的外壁,此时固定机构也不会因为车身摇晃而晃动,提高了固定机构的实用寿命。
[002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的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支撑架、2-第一滑槽、3-固定耳、4-第一外摩擦片、5-第二滑槽、6-第二外
摩擦片、7-第一滑块、8-弹簧、9-第二滑块、10-第一铰接杆、11-第一内摩擦片、12-铰接块、13-第二铰接杆、14-第一仿形块、15-挂钩、16-连接板、17-母扣、18-支撑杆、19-公扣、20-松紧带、21-第二仿形块、22-电加热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为了输液架能够可靠的固定于车厢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部对称两侧外壁分别焊接有四个固定耳(3),固定耳(3)内壁设置有安装孔,支撑架(1)的底部内壁开有第一滑槽(2),支撑架(1)的对称两侧外壁均靠有第二滑槽(5),两个第二滑槽(5)的内壁设置有同一个调节防滑机构,支撑架(1)的底部设置有多功能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防滑机构包括第一外摩擦片(4)、第二外摩擦片(6)、第一内摩擦片(11)和第二内摩擦片,其中一个第二滑槽(5)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7),另一个第二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同一个第一外摩擦片(4)的内壁上,两个第一滑块(7)远离第一外摩擦片(4)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内摩擦片的底部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一种救护车用防滑输液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9)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同一个第二外摩擦片(6)的内壁上,两个第二滑块(9)远离第二外摩擦片(6)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内摩擦片(11)的底部外壁上,两个第二滑块(9)的内壁均铰接有第一铰接杆(10)。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振张海彦张俊虎张强武柱李文平庞继尧李艳鹏何旭明李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