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试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690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产批次间的差异小的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试剂。所述试剂的该脂质体的351nm至最大粒径值的累积累计值为该脂质体整体的累积累计值的0%以上且小于35%。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试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试剂。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检查中,用于检查由凝血因子的活性引起的病理的凝血功能的检查为常规进行的检查。其中,利用含有作为由磷脂构成的双层膜的脂质体的检查方法。可列举出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使用了APTT测定或PT测定的凝血因子定量检查、复合因子(複合因子)测定、抗凝剂的定量检查等。
[0003]脂质体为来自于生物体的由磷脂构成的双层膜。脂质体被应用于药物制剂、化妆品材料、体外诊断试剂材料、药物传递系统等。
[0004]血液凝固反应通过多个凝血因子的级联反应来实现,但其大部分反应在磷脂的膜表面上进行。在磷脂的亲水基团部分与凝血因子结合方面,磷脂酰丝氨酸(PS)或磷脂酰甘油(PG)等的负电荷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已知起因于磷脂的脂肪酸侧链的磷脂膜的流动性也会对凝固反应产生较大影响。还已知含有增强流动性的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体的活性高。
[0005]生理性止血,包括因暴露于受伤部位的组织因子(TF)与活化的因子

的结合而启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和不依赖于TF而启动的内源性凝血途径,出血或病理性血栓的形成被认为是由外源性凝血途径引起的。APTT在试管内重现该反应,向待测血浆中添加试剂,测定由各凝血因子的活化所产生的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的时间。APTT检测内源性(因子




r/>、





、Ⅱ,纤维蛋白原)异常。也应用于作为APTT异常时的精确检测的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定量、获得性血友病以及狼疮抗凝物的检测、作为鉴别检查的凝血纠正试验、或者肝素给药的监测。
[0006]作为APTT所需的性能,可列举出对凝血因子或肝素等抗凝剂的高敏感性,但由于APTT为需要以凝固时间的绝对值进行诊断的项目,因此与通常的制作校准曲线得出诊断用数值的项目相比,容易产生生产批次间的差异,因此作为临床上非常希望的性能,特别需要其试剂的生产批次间的差异小。
[0007]关于APTT的生产批次间的差异,此前也实施了各种研究。现有的APTT试剂中,提取大豆等天然来源的磷脂并利用该磷脂制成APTT试剂,通过将磷脂从天然来源转化为合成品,能够得到均匀的磷脂,有助于减小生产批次间的差异(非专利文献1)。然而,生产批次间的差异并没有完全消除,可以说对于应对临床需求而言,仍然存在改进的余地。
[0008]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用0.6μm的聚碳酸酯制薄膜进行过滤从而使脂质体的粒径均一化,由此得到含有脂质体的溶液。这是在将组织因子重构为合成脂质体之前的操作,并且是进行冷冻干燥之前的操作,因此难以认可最终产品能够表现出用聚碳酸酯膜过滤而使粒径均一化的效果。此外,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效果是针对抑制冷冻干燥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值的变动(差)的,并未控制每个生产批次的凝固时间的绝对值。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1265号公报非专利文献
[0010]非专利文献1:奥田昌弘、菊川纪弘、上村八旬《合成
リン
脂質


いた

しい
APTT試薬

開発》、日本検査血液学会雑誌、2002年02月28日、第3卷、第1号、p.124-131、別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产批次间的差异小、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试剂。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2]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对上述技术问题反复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了,与以往预期的相反,批次间的变异系数因脂质体的粒径而发生较大变化这一意外的结果。本专利技术在该发现的基础上,通过以使脂质体的351nm至最大粒径值的累积累计值为该脂质体整体的累积累计值的0%以上且小于35%的方式控制该脂质体的粒径,从而成功地制造生产批次间的差异小、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试剂。
[0013]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内容。[1]一种液态凝血功能检测用试剂,其为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用试剂,其中,该脂质体的351nm至最大粒径值的累积累计值为该脂质体整体的累积累计值的0%以上且小于35%。[2]根据[1]所述的试剂,其中,所述试剂为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检测试剂、复合因子检测试剂、特定因子活性检测试剂、或凝血因子抑制剂检测试剂。[3]一种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用试剂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工序A):混合磷脂的工序;(工序B):通过将混合后的磷脂分散于水溶液中从而形成脂质体的工序;以及(工序C):使用脂质体粒径调节手段,由该脂质体制备均一的脂质体的工序,所述均一的脂质体的351nm至最大粒径值的累积累计值为该脂质体整体的累积累计值的0%以上且小于35%。[4]一种减小液态凝血功能检测用试剂的生产批次间的差异的方法,其为减小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用试剂的生产批次间的差异的方法,其中,该脂质体的351nm至最大粒径值的累积累计值为该脂质体整体的累积累计值的0%以上且小于35%。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含有磷脂且磷脂形成脂质体的凝血功能检测试剂中,通过减小生产批次间的差异,从而获得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凝血功能检测的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示出脂质体1(实施例2)和脂质体2(比较例1)的粒度分布的图表。图2为示出图1所示的脂质体1(实施例2)的累积散射强度分布的图表。图3为示出图1所示的脂质体2(比较例1)的累积散射强度分布的图表。图4为示出使用APTT试剂《实施例2》和APTT试剂《比较例1》进行ATPP测定而计算出的各
批次的变异系数(CV值)的结果的图表。图5为示出脂质体3(实施例5)和脂质体4(比较例2)的粒度分布的图表。图6为示出图5所示的脂质体3(实施例5)的累积散射强度分布的图表。图7为示出图5所示的脂质体4(比较例2)的累积散射强度分布的图表。图8为示出使用APTT试剂《实施例5》和APTT试剂《比较例2》进行ATPP测定而计算出的各批次的变异系数(CV值)的结果的图表。图9为示出脂质体5(比较例3)的粒度分布的图表。图10为示出图9所示的脂质体5(比较例3)的累积散射强度分布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脂质体)对于本专利技术中可使用的脂质体,除了将该脂质体的粒径制备成351nm至最大粒径值的累积累计值为该脂质体整体的累积累计值的0%以上且小于35%之外,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制备。作为脂质体的制作方法,例如包含:工序A:混合磷脂的工序;工序B:通过将混合后的磷脂分散于水溶液中从而形成脂质体的工序;工序C:使用脂质体粒径调节手段,由分散有该脂质体的磷脂混合液制备均一的脂质体的工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液态凝血功能检测用试剂,其为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用试剂,其中,所述脂质体的351nm至最大粒径值的累积累计值为该脂质体整体的累积累计值的0%以上且小于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其中,所述试剂为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检测试剂、复合因子检测试剂、特定因子活性检测试剂、或凝血因子抑制剂检测试剂。3.一种含有脂质体的液态凝血功能检测试剂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工序A:混合磷脂的工序;工序B:通过将混合后的磷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胁淳
申请(专利权)人:美迪恩斯生命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