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47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及生产工艺技术领域,通过对各种纺织品、无纺布基布进行纳米抗菌的特种涂层,涂层后的产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紫外线、抗静电、远红外、防水、防污、透湿、透气等特殊功能,产品经水洗50次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大于99%,据检测完全可以安全重复使用至少50次,大大提升了抗疫物资资源的利用率,极大地减轻了医疗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是重大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化防护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生化防护面料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生产工艺,属于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对个体 防护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细菌感染。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抗疫防护用品基本都是一次性的,部分产品防护性能低下、不达标和功能单一,一次性的抗疫防护用品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对防护面料基布进行涂布、烘干达到抗菌、抗病毒、防水防污和透湿透气的防护技术要求;水洗50次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大于99%,完全可以安全重复使用至少50次,大大提升了抗疫物资资源的利用率,极大地减轻了医疗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本产品同时具备抗紫外线、抗静电和远红外的功能,全方面提了防护面料的安全性、环保性及实用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81.9-19.8%;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3-10%;硬脂酸铵乳液5-12%;分散剂0.1-0.2%;二氧化钛1-10%;纳米二氧化硅0.5-10%;碳酸钙5-15%;光触媒0.5-3%;流平剂0.5-2%;防粘剂1-3%;交联剂0.5-3%;增稠剂1-2%;水性色浆0-10%。
[0006]优选的,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19.8%;
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10%;硬脂酸铵乳液12%;分散剂0.2%;二氧化钛10%;纳米二氧化硅10%;碳酸钙15%;光触媒3%;流平剂2%;防粘剂3%;交联剂3%;增稠剂2%;水性色浆10%。
[0007]优选的,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81.9%;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3%;硬脂酸铵乳液5%;分散剂0.1%;二氧化钛1%;纳米二氧化硅0.5%;碳酸钙5%;光触媒0.5%;流平剂0.5%;防粘剂1%;交联剂0.5%;增稠剂1%。
[0008]优选的,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50.85%;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6.50%;硬脂酸铵乳液8.50%;分散剂0.15%;二氧化钛5.50%;纳米二氧化硅5.25%;碳酸钙10%;光触媒1.75%;流平剂1.25%;防粘剂2%;交联剂1.75%;增稠剂1.5%水性色浆5%。
[0009]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步骤1,按配方重量比对各组成原料进行称量,分开放置;步骤2,配方中除增稠剂外的物料,在容器中进行搅拌分散,过滤;步骤3,加入增稠剂增稠至3500-12000mpa.s;步骤4,根据防护面料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基布,在精密涂布机上进行涂层,涂层厚度控制在0.1-0.5mm之间;步骤5,涂布机烘房温度分五区设定,分别为:100C
°
、120C
°
、130C
°
、150C
°
、160C
°
,烘干时间3-5min,烘干切边后得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对防护面料基布进行涂布、烘干切边达到抗菌、抗病毒、防水防污和透湿透气的防护技术要求;水洗50次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大于99%,完全可以安全重复使用至少50次,大大提升了抗疫物资资源的利用率,极大地减轻了医疗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本产品同时具备抗紫外线、抗静电和远红外的功能,全方面提高了防护面料的安全性、环保性及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2]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81.9-19.8%;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3-10%;硬脂酸铵乳液5-12%;分散剂0.1-0.2%;二氧化钛1-10%;纳米二氧化硅0.5-10%;碳酸钙5-15%;光触媒0.5-3%;流平剂0.5-2%;防粘剂1-3%;交联剂0.5-3%;增稠剂1-2%;水性色浆0-10%。
[0013]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19.8%;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10%;硬脂酸铵乳液12%;分散剂0.2%;二氧化钛10%;
纳米二氧化硅10%;碳酸钙15%;光触媒3%;流平剂2%;防粘剂3%;交联剂3%;增稠剂2%;水性色浆10%。
[0014]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81.9%;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3%;硬脂酸铵乳液5%;分散剂0.1%;二氧化钛1%;纳米二氧化硅0.5%;碳酸钙5%;光触媒0.5%;流平剂0.5%;防粘剂1%;交联剂0.5%;增稠剂1%。
[0015]实施例三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50.85%;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6.50%;硬脂酸铵乳液8.50%;分散剂0.15%;二氧化钛5.50%;纳米二氧化硅5.25%;碳酸钙10%;光触媒1.75%;流平剂1.25%;防粘剂2%;交联剂1.75%;增稠剂1.5%水性色浆5%。
[0016]实施例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步骤1,按配方重量比对各组成原料进行称量,分开放置;步骤2,配方中除增稠剂外的物料,在容器中进行搅拌分散,过滤;步骤3,加入增稠剂增稠至3500-12000mpa.s;步骤4,根据防护面料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基布,在精密涂布机上进行涂层,涂层厚度控制在0.1-0.5mm之间;步骤5,涂布机烘房温度分五区设定,分别为:100C
°
、120C
°
、130C
°
、150C
°
、160C
°
,烘干时间3-5min,烘干切边后得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81.9-19.8%;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3-10%;硬脂酸铵乳液5-12%;分散剂0.1-0.2%;二氧化钛1-10%;纳米二氧化硅0.5-10%;碳酸钙5-15%;光触媒0.5-3%;流平剂0.5-2%;防粘剂1-3%;交联剂0.5-3%;增稠剂1-2%;水性色浆0-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19.8%;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10%;硬脂酸铵乳液12%;分散剂0.2%;二氧化钛10%;纳米二氧化硅10%;碳酸钙15%;光触媒3%;流平剂2%;防粘剂3%;交联剂3%;增稠剂2%;水性色浆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抗菌生化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成原料,重量按照百分比计算:水性乳液81.9%;聚四氟乙烯水分散体3%;硬脂酸铵乳液5%;分散剂0.1%;二氧化钛1%;纳米二氧化硅0.5%;碳酸钙5%;
光触媒0.5%;流平剂0.5%;防粘剂1%;交联剂0.5%;增稠剂1%。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火魏拥宪郭连杰宋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树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