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握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42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相机握把结构,设置于一相机框体上,相机握把结构包括一卡槽,呈一沟槽状,位于相机框体前方,一卡沟,呈一沟槽状,位于相机框体侧方;以及一握把,一端设有一卡勾,另一端设有一卡榫,卡勾与卡槽相对应,卡榫与卡沟相对应,卡勾可插入卡槽中并相楔合,卡榫可插入卡沟中并相楔合,握把具有造型及颜色设计,可衬托相机整体造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握把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相机握把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影像科技日新月异,数字相机早已是许多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必需 品,人手一机,随时都能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由于影像数字化的优势, 拍摄完成的画面能够实时浏览,且由于时下个人相簿及部落格的盛行,数 字相机更是炙手可热,其随拍即看的便利性已完全取代传统胶巻式相机。 假日出游的情侣们最常进行自拍了,不但记录了彼此甜蜜的回忆,而且更 饶富一番趣味,然而,通常在进行自拍动作时往往是单手持相机,进行拍 摄时,不但要小心防止手震,更要注意相机的握持, 一不小心往往会使相 机滑落手中,摔落地面造成相机损坏。目前公知的数字相机,其相机框体侧边上均会设有一弧形,隆起于机 身侧,目的是让使用者手持相机拍照时可更稳定的握持相机,增加握持度, 换言之,握把是固定于相机框体上不能更换,此种设计不但影响了相机整 体的美感,且无法随时变换其它颜色,达到装饰的功效,由于该相机框体 外型固定,无法再对其握把造型加以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机握把结构,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 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相机握把结构,设置于一相机框体上,该相机握把结构包括一卡槽,呈一沟槽状,位于该相机框体前方; 一卡沟,呈一沟槽状,位于该相机框体侧方;以及一握把, 一端设有一卡勾,另一端设有一卡榫,该卡勾与该卡槽相对 应,该卡榫与该卡沟相对应。所述的相机握把结构,其中该卡勾可插入该卡槽中并相契合。 所述的相机握把结构,其中该卡榫可插入该卡沟中并相契合。 所述的相机握把结构,其中该握把具有造型设计。 所述的相机握把结构,其中该握把具有颜色设计。 所述的相机握把结构,其中该握把具有不同材质设计。 本技术的效果如下1) 能快速拆卸及安装于相机框体上。2) 可做造型、材质及颜色设计。3) 能让操作者更加稳定的握持相机。附图说明图l (a)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l (b)为将握把拆下于相机框体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图3 (a)为本技术的实施状态示意图3 (b)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状态示意图。附图中的主要图号说明10握把结构12相机框体14握把16卡沟18卡榫 20卡槽 22卡沟 24握把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相机握把结构,设置于一相机框体上,相机握把结构包 括一卡槽,呈一沟槽状,位于相机框体前方; 一卡沟,呈一沟槽状,位于 相机框体侧方;以及一握把, 一端设有一卡勾,另一端设有一卡榫,卡勾 与卡槽相对应,卡榫与卡沟相对应,其中该卡勾可插入该卡槽中并相契合, 该卡榫可插入该卡沟中并相契合,握把可做颜色及造型设计。以下由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技术的 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请先参阅图1 (a)如图所示, 一握 把结构10设置于一相机框体12上,握把结构10具有一握把14,握把14 可让使用者用手握持相机拍照时,更稳固的将相机握持住,避免相机滑落; 图l (b)为将握把14拆下于相机框体12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图,由此图能更清楚观察到握把结构10 的结构,如图所示, 一握把结构10位于一相机框体12上, 一握把14位 于握把结构10上,握把14的一端设有一卡勾16,另一端则设有一卡榫 18, 一卡槽20设于相机框体12上,卡槽20呈现沟槽状,且位于相机框 体12的前方, 一卡沟22设于相机框体12上,卡沟22呈现沟槽状,且位 于相机框体12的侧方,卡勾16与卡槽20对应,卡榫18与卡沟22相对 应,且卡勾16可插入卡槽20中,并相契合,卡榫18可插入卡沟22中, 并相契合。需更换握把14时,先按压位于相机框体12侧边的卡榫18,此时卡榫18即会脱离卡沟22,而后向前稍稍施力旋转握把14,位于相机框 体12前方的卡勾16即会顺势脱离卡槽20,即可完全取下握把14;当需 装上握把14时,先将握把14上的卡勾插入位于相机框体12的前方卡槽 20中,接着再将握把14上的卡榫18插入位于相机框体12侧方的卡沟22 中,即可将握把14固定于相机框体12上。图3 (a)为本技术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相机框体 12上有一握把14,该握把14具有外型、颜色、材质的不同设计,请参阅 图3 (b), 一不同造型、颜色及材质的握把24可替换原本的握把14。此 种设计可衬托相机整体造型,具画龙点睛的功效,使用者也可针对自己的 喜好选择适合自己方便握持的握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其目的在使本领域技 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而据以实施,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 实施的范围;故举凡依本技术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 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申请的权利要 求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相机握把结构,设置于一相机框体上,其特征在于,该相机握把结构包括一卡槽,呈一沟槽状,位于该相机框体前方;一卡沟,呈一沟槽状,位于该相机框体侧方;以及一握把,一端设有一卡勾,另一端设有一卡榫,该卡勾与该卡槽相对应,该卡榫与该卡沟相对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握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勾可 插入该卡槽中并相契合。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握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榫可 插入该卡沟中并相契合。专利摘要一种相机握把结构,设置于一相机框体上,相机握把结构包括一卡槽,呈一沟槽状,位于相机框体前方,一卡沟,呈一沟槽状,位于相机框体侧方;以及一握把,一端设有一卡勾,另一端设有一卡榫,卡勾与卡槽相对应,卡榫与卡沟相对应,卡勾可插入卡槽中并相楔合,卡榫可插入卡沟中并相楔合,握把具有造型及颜色设计,可衬托相机整体造型。文档编号G03B17/56GK201177718SQ20072030230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明强 申请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机握把结构,设置于一相机框体上,其特征在于,该相机握把结构包括: 一卡槽,呈一沟槽状,位于该相机框体前方; 一卡沟,呈一沟槽状,位于该相机框体侧方;以及 一握把,一端设有一卡勾,另一端设有一卡榫,该卡勾与该卡槽相对应,该卡榫与该卡沟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