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76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包括进水口、RNC反应池、RNC反应器、引流器、布药盘、上流区、固液分离池、导流墙、固液分泥填料、收水分槽、刮泥机、收水总槽、过水洞、出水渠、出水口、U型连通器、布药盘、污泥浓缩器、污泥循环泵、污泥排放泵及阀门组件;RNC反应池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池、中和沉淀反应池、混凝沉淀反应池;RNC反应器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器、中和沉淀反应器、混凝沉淀反应器。本装置采用RNC反应池与固液分离池相结合的结构设计,具有集约化程度高、适应性强、运行稳定、处理费用低、操作简便等特点。操作简便等特点。操作简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该装置能够为钢铁企业冷轧厂生产工艺线所产生的含铬废水进行净化。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钢铁企业中,为了提高镀锌板、彩涂板等冷轧薄板的耐腐蚀性和对漆膜的附着力,在这些涂层板产品的后处理工序中,目前大多采用最成熟的铬酸盐钝化处理工艺,在镀层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铬酸盐化学转化膜。但这种工艺会产生大量含铬废水,并且废水中的铬主要以高价形态的六价铬形式存在。六价铬具有很大毒性,并且六价铬会通过食物链累积放大,使生物体内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干扰体内的氧化、还原和水解过程,会导致多种癌症。
[0003]近年来,我国铬污染事件频现,例如出现“癌症村”、牲畜死亡等,铬污染影响面广,危害长远且难以治理和修复,一旦失控,引发的可能是一场公共安全危机。因此,我国对排放的工业废水均有严格规定,把六价铬规定为实施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并规定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六价铬最高浓度为0.5mg/L,总投最高排放浓度为1.5mg/L,且不得用稀释法代替必要的处理。基于此背景,钢铁企业冷轧厂含铬废水净化至排放标准亦尤其重要。
[0004]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亚硫酸钠还原法来含铬废水,但此方法对采用的亚硫酸钠药剂较贵,且废水处理过程中反应池存在药剂投加量大、设备易结垢、处理成本高、处理不彻底、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固液分离装置中存在底泥含固率低、浓缩效果差、沉淀速率慢、出水易跑浑等问题。本技术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而提出,旨在提供给一种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以满足废水处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改善现有处理装置中的缺点和不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包括进水口、RNC反应池、RNC反应器、引流器、布药盘、上流区、固液分离池、导流墙、固液分泥填料、收水分槽、刮泥机、收水总槽、过水洞、出水渠、出水口、U型连通器、布药盘、污泥浓缩器、污泥循环泵、污泥排放泵及阀门组件;其中,所述RNC反应池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池、中和沉淀反应池、混凝沉淀反应池;所述进水口布设在氧化还原反应池的池体底部;所述引流器设置在混凝沉淀反应池中;所述氧化还原反应池的顶部与中和沉淀反应池的顶部相连通;所述中和沉淀反应池的底部通过U型连通器与混凝沉淀反应池内引流器的底部相连;所述布药盘设置于所述引流器的池体中部高度处;所述混凝沉淀反应池的底部与上流区相连通;所述上流区还与固液分离池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池的池体顶部设置有与底部间隔设置的导流墙和收水总槽;所述收水总槽的槽底板一端设置有过水洞,另一端通过固液分泥填料与导流墙相连接;所述出水
渠通过过水洞与收水总槽相连接;所述出水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刮泥机设置于导流墙与所述槽底板之间,并且所述刮泥机的一端固定在固液分离池的池体顶部,另一端布设于固液分离池的池体底部;所述刮泥机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浓缩器;所述污泥浓缩器的上端通过污泥循环管连接至污泥循环泵,污泥浓缩器的下端通过污泥排放管连接至污泥排放泵;所述污泥循环泵通过污泥输送管与中和沉淀反应池相连接;所述污泥排放泵上设置有污泥排放口;所述RNC反应器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器、中和沉淀反应器、混凝沉淀反应器,所述氧化还原反应器设置于氧化还原反应池中,所述中和沉淀反应设置于中和沉淀反应池中,所述混凝沉淀反应器设置于混凝沉淀反应池的引流器中;所述氧化还原反应器、中和沉淀反应器、混凝沉淀反应器均包括电机和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旋转轴;所述氧化还原反应器、中和沉淀反应器的旋转轴底部和中部安装有两层螺旋叶片;所述混凝沉淀反应器的旋转轴的底部安装有一层螺旋叶片,并且该螺旋叶片设置在布药盘的上方;所述收水分槽设置有若干个,并且间隔平行设置在固液分离池顶部下方的内壁处,所述收水总槽垂直设置于收水分槽的中部;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设置在污泥循环管、污泥输送管、污泥排放管、污泥排放口处的阀门。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该净化装置还包括污泥界面仪,所述污泥界面仪设置于固液分离池中。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流墙包括竖向部和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倾斜固定设置于竖向部的下方,倾斜角为45-60
°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氧化还原反应器内设置有硫酸亚铁和浓硫酸投加器;所述中和沉淀反应器内设置有氢氧化钠投加器;所述混凝沉淀反应器设置有混凝剂投加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完成对钢铁企业冷轧含铬废水净化的目的,改善了现有处理装置中的缺点和不足,具有下列优点:
[0012](1)装置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集约化程度高;
[0013](2)池体均做了防腐蚀处理,设备采用耐磨、耐腐蚀材料制作,使用寿命长,废水与药剂反应充分,减少结垢;
[0014](3)在氧化还原、中和沉淀反应池内分别设置双层高速氧化还原、中和沉淀反应器,可增强废水与药剂的紊流程度,增加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降低反应池停留时间,从而减小反应池投资;
[0015](4)在中和沉淀反应池与混凝沉淀反应池之间采用U型联通器,可延长反应时间,增强氧化还原反应效果;
[0016](5)在混凝沉淀反应池内设置引流器、布药盘、提升式混凝沉淀反应器,引流器延长了废水与药剂的反应时间,布药盘增大废水与药剂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反应,提升式混凝沉淀反应池为废水沿着引流器向上流并折流至引流器外侧提供了动力需求,三者联合设置,可大大降低混凝沉淀反应池的停留时间、充分利用较为昂贵的混凝剂PAM,从而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强化了固液分离效果;
[0017](6)混凝沉淀反应池与固液分离池之间设置导流墙,确保了混凝沉淀反应池内产生的高密度泛花及较大的絮体不被打散,且使混凝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较为平稳地进入固
液分离池,进一步确保了固液分离效果。
[0018](7)浓缩后的新鲜高密度沉淀物部分通过污泥循环泵循环至中和沉淀反应池,利用沉淀物中未反应完全的氢氧化钠继续与还原后的出水完成中和反应、化学沉淀反应,从而提高氢氧化钠利用效率,节省了氢氧化钠的投加量。
[0019](8)本装置采用投加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产生的氢氧化铁有凝聚作用,有利于其他沉淀物的沉降,亦可大大降低絮凝剂投加量,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2]图中:01-进水口,02-氧化还原反应池,03-氧化还原反应器,04-中和沉淀反应池,05-中和沉淀反应器,06-混凝沉淀反应池,07-混凝沉淀反应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铁冷轧含铬废水RNC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净化装置包括进水口(01)、RNC反应池(02、04、06)、RNC反应器、引流器(08)、布药盘(21)、上流区(09)、固液分离池(10)、导流墙(11)、固液分离填料(12)、收水分槽(13)、刮泥机(14)、收水总槽(16)、过水洞(17)、出水渠(18)、出水口(19)、U型连通器(20)、布药盘(21)、污泥浓缩器(22)、污泥循环泵(23)、污泥排放泵(24)及阀门组件(25);其中,所述RNC反应池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池(02)、中和沉淀反应池(04)、混凝沉淀反应池(06);所述进水口布设在氧化还原反应池的池体底部;所述引流器设置在混凝沉淀反应池中;所述氧化还原反应池的顶部与中和沉淀反应池的顶部相连通;所述中和沉淀反应池的底部通过U型连通器与混凝沉淀反应池内引流器的底部相连;所述布药盘设置于所述引流器的池体中部高度处;所述混凝沉淀反应池的底部与上流区相连通;所述上流区还与固液分离池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池的池体顶部设置有与底部间隔设置的导流墙和收水总槽;所述收水总槽的槽底板一端设置有过水洞,另一端通过固液分离填料与导流墙相连接;所述出水渠通过过水洞与收水总槽相连接;所述出水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刮泥机设置于导流墙与所述槽底板之间,并且所述刮泥机的一端固定在固液分离池的池体顶部,另一端布设于固液分离池的池体底部;所述刮泥机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浓缩器;所述污泥浓缩器的上端通过污泥循环管连接至污泥循环泵,污泥浓缩器的下端通过污泥排放管连接至污泥排放泵;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相磊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钢集团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