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751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磁炉线圈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包括长U型铁氧体、外圈铜绕线、内埋置变压器线圈、内埋置电感线圈、短U型铁氧体和内圈铜绕线,所述内圈铜绕线和所述外圈铜绕线为固定于同一平面的同心圆盘,且二者之间互相隔离,所述内圈铜绕线和所述外圈铜绕线的底面等分设置有若干所述长U型铁氧体和若干所述短U型铁氧体,所述长U型铁氧体和所述短U型铁氧体交替错位环绕于所述内圈铜绕线的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内埋置变压器线圈和内埋置电感线圈分别置于长U型铁氧体两端和腔体中,如此令内埋置变压器线圈和内埋置电感线圈互相分隔,且与外界的进行隔离,令二者独立工作,以及对二者进行相应的保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炉线圈
,具体为一种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炉作为一种新型厨房炊具,与传统明火加热及电阻加热方式相比具有能效更高、安全性更强等特点,有着广大的市场;电磁炉是基于电磁加热原理制成的,主要利用高频交变电流通过线圈盘产生高频交变磁场,频率为 20KMz-50KMz,锅具底部产生涡流,进而热传导,给锅内食物加热;电磁炉的发热组件包含电磁线圈和传导磁感的铁氧体磁条,铁氧体磁条除了用于引导磁力线和增大线圈电感,还可以用于集成磁性无源器件,减少装置整体高度;铁氧体磁条形状多为L型或U型,沿线圈盘中心呈对称排布。
[0003]目前的电磁炉线圈结构存在下列问题:
[0004]1、目前的电磁炉线圈结构不能对变压器线圈和电感线圈互相分隔并且进行保护。
[0005]2、目前的电磁炉线圈结构不能对驱动电路上的电器元件进行隔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解决了目前的电磁炉线圈结构不能对变压器线圈和电感线圈互相分隔并且进行保护,以及不能对驱动电路上的电器元件进行隔离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包括长U型铁氧体、外圈铜绕线、内埋置变压器线圈、内埋置电感线圈、短U型铁氧体和内圈铜绕线,所述内圈铜绕线和所述外圈铜绕线为固定于同一平面的同心圆盘,且二者之间互相隔离,所述内圈铜绕线和所述外圈铜绕线的底面等分设置有若干所述长U型铁氧体和若干所述短U 型铁氧体,所述长U型铁氧体和所述短U型铁氧体交替错位环绕于所述内圈铜绕线的中心,所述内圈铜绕线盘绕于所述长U型铁氧体和短所述短U型铁氧体之间,且所述外圈铜绕线同时置于所述短U型铁氧体和所述长U型铁氧体之上,铁氧体内埋置电感结构设计由所述长U型铁氧体、所述内埋置变压器线圈和所述内埋置电感线圈组合而成,组合方式为所述内埋置变压器线圈和所述内埋置电感线圈分别置于所述长U型铁氧体两端和腔体中。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圈铜绕线和内圈铜绕线均平行于所述长U型铁氧体和所述短U型铁氧体上方,所述长U型铁氧体和所述短U型铁氧体的短边垂直于线圈盘,高于线圈盘五毫米至十毫米。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U型铁氧体背面采用了银浆印刷电路的方法,电源电路元器件表贴于所述长U型铁氧体的背面。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U型铁氧体和所述内埋置变压器线圈、所述内埋置电感线圈层间采用通孔连接,且所述长U型铁氧体背面的电路表面层均不走线,以所述通孔形式分层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U型铁氧体和所述短U型铁氧体的数量为三根至三十根。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将内埋置变压器线圈和内埋置电感线圈分别置于长U型铁氧体两端和腔体中,如此令内埋置变压器线圈和内埋置电感线圈互相分隔,且与外界的进行隔离,令二者独立工作,以及对二者进行相应的保护。
[0017]2、该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长U型铁氧体背面采用了银浆印刷电路的方法,其他电源电路元器件表贴于长U型铁氧体的背面,以隔离电路元件与外圈铜绕线和内圈铜绕线相接触,避免二者发热时对电器元件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主观结构局剖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置于长U型铁氧体底端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0021]图中:1、长U型铁氧体;2、外圈铜绕线;3、内埋置变压器线圈;4、内埋置电感线圈;5、短U型铁氧体;6、内圈铜绕线;7、第二整流管;8、第四整流管;9、第三整流管;10、变压器高压端B;11、稳压电阻;12、稳压电容;13、第一滤波电容;14、第一整流管;15、变压器高压端口A;16、三极管;17、第二滤波电容;18、限流电阻;19、第三滤波电容;20、变压器低压端A;21、变压器低压端B;22、整流桥;23、第四滤波电容;24、滤波电感;25、保险丝;26、稳压管;27、调整电阻;2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包括长U型铁氧体1、外圈铜绕线2、内埋置变压器线圈3、内埋置电感线圈4、短U型铁氧体5和内圈铜绕线6,内圈铜绕线6和外圈铜绕线2为固定于同一平面的同心圆盘,且二者之间互相隔离,内圈铜绕线6和外圈铜绕线2的底面等分设置有若干长U型铁氧体1和若干短U型铁氧体5,长U型铁氧体1和短U型铁氧体5交替错位环绕于内圈铜绕线6的中心,内圈铜绕线6盘绕于长U型铁氧体1和短短U型铁氧体5之间,且外圈铜绕线2 同时置于短U型铁氧体5和长U型铁氧体1之上,铁氧体内埋置电感结构设计由长U型铁氧体1、内埋置变压器线圈3和内埋
置电感线圈4组合而成,组合方式为内埋置变压器线圈3和内埋置电感线圈4分别置于长U型铁氧体1 两端和腔体中。
[0025]本实施例中,内圈铜绕线6和外圈铜绕线2为固定于同一平面的同心圆盘,且二者之间互相隔离,因此二者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单独工作,便于对电磁炉的功率进行调节,若干长U型铁氧体1和若干短U型铁氧体5通过与内圈铜绕线6和外圈铜绕线2的连接,增大磁通量,并且长U型铁氧体1 和短U型铁氧体5交替错位环绕于内圈铜绕线6的中心,令磁通量更加的均匀;沿线圈盘中心呈对称排布的长U型铁氧体1和短U型铁氧体5,通过电磁仿真和实验证明,U型磁条具有更加优良的聚磁特性;铁氧体内埋置电感结构设计由长U型铁氧体1、内埋置变压器线圈3和内埋置电感线圈4组合而成,组合方式为内埋置变压器线圈3和内埋置电感线圈4分别置于长U型铁氧体1 两端和腔体中,如此令内埋置变压器线圈3和内埋置电感线圈4互相分隔,且与外界的进行隔离,令二者独立工作,以及对二者进行相应的保护。
[0026]具体的,外圈铜绕线2和内圈铜绕线6均平行于长U型铁氧体1和短U 型铁氧体5上方,长U型铁氧体1和短U型铁氧体5的短边垂直于线圈盘,高于线圈盘五毫米至十毫米。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电集成低剖面电磁炉线圈结构,包括长U型铁氧体(1)、外圈铜绕线(2)、内埋置变压器线圈(3)、内埋置电感线圈(4)、短U型铁氧体(5)和内圈铜绕线(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铜绕线(6)和所述外圈铜绕线(2)为固定于同一平面的同心圆盘,且二者之间互相隔离,所述内圈铜绕线(6)和所述外圈铜绕线(2)的底面等分设置有若干所述长U型铁氧体(1)和若干所述短U型铁氧体(5),所述长U型铁氧体(1)和所述短U型铁氧体(5)交替错位环绕于所述内圈铜绕线(6)的中心,所述内圈铜绕线(6)盘绕于所述长U型铁氧体(1)和短所述短U型铁氧体(5)之间,且所述外圈铜绕线(2)同时置于所述短U型铁氧体(5)和所述长U型铁氧体(1)之上,铁氧体内埋置电感结构设计由所述长U型铁氧体(1)、所述内埋置变压器线圈(3)和所述内埋置电感线圈(4)组合而成,组合方式为所述内埋置变压器线圈(3)和所述内埋置电感线圈(4)分别置于所述长U型铁氧体(1)两端和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磊吴孟强徐自强黄继瑶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宝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