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定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64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包括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光耦、场效应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和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均为TTP223,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该输液报警装置中,通过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实现双路检测的方式,能够对输液管中液体进行可靠检测。能够对输液管中液体进行可靠检测。能够对输液管中液体进行可靠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输液装置中,一般都带有输液报警装置,来提高医疗的安全性以及效率,而常规的使用触摸式集成电路设计的输液报警器中,因为输液初始状态的不确定性容易出现误报,所以大多数需要设置一个开关来关闭初始状态的误报动作,这样就增加了工作人员或者病人的操作,进而难免出现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输液报警装置。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包括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光耦、场效应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和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均为TTP223,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光耦的第一端连接,光耦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二端均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一感应电极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二感应电极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五端、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和第五端、场效应管的漏极均外接直流电压电源,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六端、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和第六端均悬空。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与第一感应电极的间距为15mm,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的高度均为6mm,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的宽度均为3mm。
[0007]作为优选,所述光耦的型号为PC814。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kΩ。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330Ω。
[0010]作为优选,所述场效应管的型号为AO3401。
[0011]作为优选,所述光耦的第三端外接电源,光耦的初级与光耦的次级电隔离。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输液报警装置中,通过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实现双路检测的方式,能够对输液管中液体进行可靠检测。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0015]图中:M1.第一感应电极,M2.第二感应电极,U1.第一集成电路,U2.第二集成电路,U3.光耦,VS1.场效应管,R1. 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7]如图1所示,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包括第一感应电极M1、第二感应电极M2、第一集成电路U1、第二集成电路U2、光耦U3、场效应管VS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集成电路U1和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均为TTP223,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场效应管VS1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VS1的源极与光耦U3的第一端连接,光耦U3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二端和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均接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三端与第一感应电极M1连接,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三端与第二感应电极M2连接,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五端、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和第五端、场效应管VS1的漏极均外接直流电压电源,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六端、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四端和第六端均悬空。
[0018]第一集成电路U1为高灵敏度电容式触摸开关集成电路,其第一端为输出端,第二端为电源接地端(电源负极),第三端为感应电极接线端,第四端为AHLB端,第五端为电源端(电源正极),第六端为TOG端。本技术第六端TOG悬空,其内部下拉电阻作用下自动置低电平,电路设置成直接模式。第四端AHLB如果设置成1即接VCC,电路初始态(没有触摸或者输液管中没有液体)第一端输出高电平;如果悬空或者接VSS,则初始态1脚输出低电平。本专利技术第一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AHLB端接VCC使得第一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第一端在输液管中没有液体时输出高电平,而有液体时则输出低电平;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四端AHLB端悬空相当于自动置零,则第二集成电路U2的输出端第一端在输液管中没有液体时输出低电平,而有液体时则输出高电平。
[0019]第一感应电极M1为下电极,第二感应电极M2为上电极,输液初始状态输液管中没有液体,第一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第一端输出高电平,场效应管VS1截止,此时,虽然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端输出低电平,但光耦U3的初级仍然没有得到工作电流。而当输液管中有液体流过时,总是从上往下流,此时,液体首先流过上第二感应电极M2对应的输液管,而下第一感应电极M1对应的输液管此时仍然没有液体,第一集成电路U1输出低电平此时场效应管VS1导通,而第二感应电极M2检测到输液管中有液体而使得第二集成电路U2输出高电平,此时虽然场效应管VS1已经导通,但因为第二集成电路U2输出高电平,所以,光耦U3初级仍然没有得到工作电流,其次级光敏三极管呈高阻态。稍后液体流过下第一感应电极M1对应的输液管,此时,第一集成电路U1输出高电平,场效应管VS1截止,光耦U3仍然得不到工作电流。系统此时处于平衡状态。当输液完毕,首先上第二感应电极M2感应到对应输液管中没有液体,此时,第二集成电路U2输出低电平,因为此时,第一感应电极M1对应的输液管中仍然有液体,第一集成电路U1输出低电平,场效应管VS1保持动态,光耦U3初级得到所需工作电流,其次级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相当于短路开关K1.K2两个触点,接通床头呼叫器开关进行呼叫报警。
[0020]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感应电极M2与第一感应电极M1的间距为15mm,第一感应电极M1和第二感应电极M2的高度均为6mm,第一感应电极M1和第二感应电极M2的宽度均为3mm。
[0021]该实施例中:所述光耦U3的型号为PC814。
[0022]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kΩ。
[0023]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330Ω。
[0024]该实施例中:所述场效应管的型号为AO3401。
[0025]该实施例中:所述光耦U3的第三端外接电源,光耦U3的初级与光耦U3的次级电隔离。
[0026]上述依据本技术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光耦、场效应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集成电路和第二集成电路的型号均为TTP223,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光耦的第一端连接,光耦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端和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二端均接地,第一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一感应电极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二感应电极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五端、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和第五端、场效应管的漏极均外接直流电压电源,第一集成电路的第六端、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和第六端均悬空。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定陈天然史俊龙贾佩丽
申请(专利权)人:冯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