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式智能输液提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336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签式智能输液提醒装置,所述提醒装置包括识别部、监控部、数据发射部及数据接收端,所述的识别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输液瓶或输液袋外表面,所述数据发射部与监控部数据连接,监控部的数据通过数据发射部传送至数据接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首先利用基于边缘电场原理设计的平面电容传感器作为监控手段,利用电容变化量作为液位的变化依据,准确性高,亦不会出现有测量盲区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识别部可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不会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担。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标签式智能输液提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医用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监控输液瓶或者输液袋液位并在低液位时进行警告的提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何提升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是医疗行业要解决的难题,输液过程因病人情况而产生差异性,要统一管理难度很大。抛去药理性不说,在输液过程中,对输液液位的监控较为重要。一般来说,都是由医护人员或病患家属进行目测,但是医护人员工作繁忙,病人家属陪伴时间长易疲劳,若病人独自就诊,病人由于病情易昏睡,这些情况都给输液监控产生了隐患,很容易导致医疗事故,因此需要使用器械辅助监测。目前输液监测装置的设计方案主要分为三种:光电传感、称重传感和电容传感技术,在测量输液余量方面,光电传感器成本低,软硬件设计简单,但光电传感器需要安装在输液瓶(袋)两侧,安装不够便捷,由于液体大多数是透明,再加上环境光的干扰,会造成光电传感器判断错误;称重传感器测量准确稳定,不易被环境因素干扰,但称重传感器的监控装置比较复杂,需要把输液瓶(袋)悬挂在这个装置上称重,并且不同型号的输液瓶(袋),它的重量也相差较大,在判断时需要经常修改设定值;电容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的安装方式相近,也是安装在输液瓶(袋)两侧,安装时对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要求较高,安装距离有偏差,就会造成测量误差。除此以外,目前市售的液位计产品一般可测量0~200m的液位高度,测量精度多为0.5级,但产品都存在测量盲区,测量盲区一般是0~50mm液位段。若要用普通液位计来测量如药水的液位值,其有效液位必然会处于测量盲区内,无法进行准确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误差小,安装便利,量程适合的输液提醒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一种标签式智能输液提醒装置,所述提醒装置包括数据发射端及数据接收端,所述数据发射端包括识别部、监控部及数据发射部,所述的识别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输液瓶或输液袋外表面,所述数据发射部与监控部数据连接,监控部的数据通过数据发射部传送至数据接收端;
[0005]所述的识别部包括两组平面电容传感器,所述平面电容传感器分为液位电容传感器与参考电容传感器,所述的液位电容传感器与参考电容传感器均包括两个电极片,所述的两个电极片同侧平行设置;
[0006]所述的监控部包括电容-数字转换芯片及单片机,所述的电容-数字转换芯片与平面电容传感器的电极通过数据导线连接,电容-数字转换芯片通过I2C总线传输数据给单片机,单片机把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数据发射部传输至数据接收端,
[0007]所述单片机通过SPI总线传输至数据发射部,所述数据发射部为2.4G无线收发通信模块。
[0008]所述液位电容传感器的长度为输液瓶或输液袋长度的1/3,参考电容传感器的长度为液位电容传感器长度的1/8-1/6,所述液位电容传感器及参考电容传感器的电极片底部位于输液瓶或输液袋的接口处上方20mm处,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
[0009]所述的固定装置为不干胶贴或静电贴,所述的液位电容传感器及参考电容传感器的电极片粘贴在固定装置上,液位电容传感器及参考电容传感器的底部引出数据导线与电容-数字转换芯片相连接。
[0010]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监控部并为其供电,所述电源为锂电池。
[0011]所述的电源、电容-数字转换芯片及单片机通过一个外壳加以包容,所述的外壳内设置将上述元件固定的卡槽。
[0012]所述的数据接收端设置在护士站内,数据接收端包括OLED显示屏、控制芯片及数据接收部,所述控制芯片设置在OLED屏幕的背面并与之数据连接,控制芯片还与数据接收部连接,所述数据接收端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芯片数据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为蜂鸣器和LED指示灯。
[0013]所述控制芯片为单片机,所述的数据接收部为2.4G无线收发通信模块,所述监控部与数据发射部设置在输液架顶部或上端。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首先利用基于边缘电场原理设计的平面电容传感器作为监控手段,利用电容变化量作为液位的变化依据,准确性高,亦不会出现有测量盲区的现象;且本技术的识别部可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不会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数据发射端电路连接图。
[0017]其中1-液位电容传感器、2-参考电容传感器、3-固定装置、4-输液瓶、5-数据导线、6-电容-数字转换芯片、7-单片机、8-数据发射部、9-输液架、10-数据接收部、11-控制芯片、12
-ꢀ
OLED显示屏、13-护士站。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述:
[0019]本技术涉及一种对输液瓶或者输液袋中的液位进行监控,并在低液位时发出警报的提醒装置。其主要包括了如下几个部分:识别部、监控部、数据发射部8及一个数据接收端,所述的识别部设置在患者正在使用的输液瓶4或者是输液袋上,识别部识别得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导线5传输至监控部中,监控部根据内置的阈值,判定输液瓶4或者输液袋中药液是否已经流完,从而决定是否通过数据发射部发出相应的提醒或警告信号。
[0020]具体的,所述的识别部包括两组平面电容传感器,所述平面电容传感器分为液位电容传感器1与参考电容传感器2,所述的液位电容传感器1与参考电容传感器2均包括两个电极片,所述的两个电极片同侧平行设置,当输液瓶4或输液袋中的液面发生变化时,两个电极片之间的电容值亦会发生改变,因此电容值改变与液面的高低便形成了比例关系,参考电容传感器提供了液位测量时温度和介质变化的补偿,所述的电容值通过数据导线5传
入监控部中。
[0021]更具体的,所述液位电容传感器1的长度为输液瓶4或输液袋长度的1/3,参考电容传感器2的长度为液位电容传感器1长度的1/8-1/6,所述液位电容传感器1及参考电容传感器2的电极片底部位于输液瓶4或输液袋的接口上方20mm处,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所述的电极片的宽度为8mm,厚度为0.06 mm。
[0022]本技术所述的监控部包括电容-数字转换芯片6及单片机7,所述的电容-数字转换芯片6与平面电容传感器的电极通过数据导线5进行数据连接,而后电容-数字转换芯片6将采集得到的数据通过I2C总线传输至单片机7,所述单片机7处理后的数据通过SPI总线传输至数据发射部8,而后由数据发射部8将信号发送至数据接收端,本技术中所述数据发射部8为2.4G无线收发通信模块。
[0023]本技术所述的数据接收端设置在护士站13内,数据接收端包括OLED显示屏12、控制芯片11及数据接收部10,所述控制芯片11设置在OLED显示屏12的背面并与之数据连接,控制芯片11还与数据接收部10连接,所述控制芯片11为单片机,所述的数据接收部10为2.4G无线收发通信模块,所述的单片机与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签式智能输液提醒装置,所述提醒装置包括数据发射端及数据接收端,所述数据发射端包括识别部、监控部及数据发射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输液瓶或输液袋外表面,所述数据发射部与监控部数据连接,监控部的数据通过数据发射部传送至数据接收端;所述的识别部包括两组平面电容传感器,所述平面电容传感器分为液位电容传感器与参考电容传感器,所述的液位电容传感器与参考电容传感器均包括两个电极片,所述的两个电极片同侧平行设置;所述的监控部包括电容-数字转换芯片及单片机,所述的电容-数字转换芯片与平面电容传感器的电极通过数据导线连接,电容-数字转换芯片通过I2C总线传输数据给单片机,单片机把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数据发射部传输至数据接收端,所述单片机通过SPI总线传输至数据发射部,所述数据发射部为2.4G无线收发通信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式智能输液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电容传感器的长度为输液瓶或输液袋长度的1/3,参考电容传感器的长度为液位电容传感器长度的1/8-1/6,所述液位电容传感器及参考电容传感器的电极片底部位于输液瓶或输液袋的在输液瓶或输液袋的接口处上方20mm处,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生宵瞿惠琴魏峻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