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450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装置,该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装置实用性强、施工方法简单、装置便于安装、调整,通过可移动的水平承重定位筋和对应的紧固件调整缓粘结预应力筋的高程位置,通过定位件控制缓粘结预应力筋的水平位置,确保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安装精度,并且每根支撑杆上的两个紧固件从水平承重定位筋的上下两端同时紧固,避免后期混凝土浇筑或其他施工过程中的干扰导致的缓粘结预应力束高程位置偏差而带来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安装合格率低的问题,通过使用本装置显著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装置显著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装置显著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预应力筋安装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大跨度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预应力技术是建造大跨度工程结构、高层建筑结构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预应力技术的建筑自重轻、材料省、跨度大、楼板薄,是工程结构性能改善、体系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地铁TOD物业开发中,运用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以抵抗大跨度梁挠度及裂缝,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大跨度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传统施工生产中所采用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基本上是采用“单肢箍”与梁钢筋骨架架立筋绑扎固定后对缓粘结预应力筋进行定位控制,存在定位精度低、固定不牢固等问题,且后期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因混凝土振捣变形或混凝土下料冲击变形,“单肢箍”定位筋绑扎安装繁琐,工效低,并且由于是固定在梁钢筋骨架的分布筋或箍筋上,很难做到精确调整水平及高程方向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安装精度低、安装不稳固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装置,包括:
[0005]两根支撑杆,其竖直设置且分别位于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同一横截面上的两侧,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用于与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的上排主筋固定连接;
[0006]水平承重定位筋,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根支撑杆的直径匹配的竖向通孔且通过两个竖向通孔穿在两根支撑杆上;
[0007]若干个定位件,其沿水平承重定位筋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水平承重定位筋上,定位件具有U型槽,U型槽的槽口方向朝上且与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的长度方向一致,一个U型槽的槽口内对应放置一束缓粘结预应力筋;
[0008]两根支撑杆上位于所在水平承重定位筋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紧固件。
[0009]优选的是,所述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均设置为弯钩,两个弯钩相对设置。
[0010]优选的是,所述水平承重定位筋的两端设置为扁铁,所述两个竖向通孔分别位于对应端的扁铁上,所述两根支撑杆均为螺杆,所述紧固件为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母。
[0011]优选的是,所述紧固件为抱箍,所述抱箍穿套在所述支撑杆上。
[0012]优选的是,所述定位件为具有两个竖直部、一个水平部的U型钢筋,U型钢筋的两个竖直部之间的间距与一束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宽度一致。
[0013]优选的是,所有定位件均匀分布在水平承重定位筋上。
[0014]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装置实
用性强、施工方法简单、装置便于安装、调整,通过可移动的水平承重定位筋和对应的紧固件调整缓粘结预应力筋的高程位置,通过定位件控制缓粘结预应力筋的水平位置,确保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安装精度,并且每根支撑杆上的两个紧固件从水平承重定位筋的上下两端同时紧固,避免后期混凝土浇筑或其他施工过程中的干扰导致的缓粘结预应力束高程位置偏差而带来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安装合格率低的问题,通过使用本装置显著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0015]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水平承重定位筋的俯视结构图。
[0018]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杆,2、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的上排主筋,3、水平承重定位筋,4、竖向通孔,5、定位件,6、槽口,7、一束缓粘结预应力筋,8、紧固件,9、弯钩,10、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可调节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装置,包括:
[0022]两根支撑杆1,其竖直设置且分别位于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同一横截面上的两侧,两根支撑杆1的上端分别用于与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的上排主筋2固定连接;
[0023]水平承重定位筋3,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根支撑杆1的直径匹配的竖向通孔4且通过两个竖向通孔4穿在两根支撑杆1上;
[0024]若干个定位件5,其沿水平承重定位筋3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水平承重定位筋3上,定位件5具有U型槽,U型槽的槽口6方向朝上且与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的长度方向一致,一个U型槽的槽口6内对应放置一束缓粘结预应力筋7;
[0025]两根支撑杆1上位于所在水平承重定位筋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紧固件8。
[0026]现有技术中,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由受力筋、架立筋、箍筋组成,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受弯、压、拉等基本构件配置的主要用来承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箍筋是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本技术的支撑杆、水平承重定位筋相当于箍筋,设置缓粘结预应力筋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通常沿梁钢筋骨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一束缓粘结预应力筋一般由多根相同缓粘结预应力筋组成,外部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护套。
[0027]本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0028]第一步:根据缓粘结预应力筋曲线图及设计要求在梁钢筋骨架上标识出可调节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装置的位置,将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梁钢筋骨架的上排主筋上,可采用点焊或者绑扎的方式进行固定,两根支撑杆的长度可根据缓粘结预应力筋所在高度确定。
[0029]第二步:根据缓粘结预应力筋曲线图及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置和数量在水平承重定位筋上焊接定位件,缓粘结预应力筋可采用圆钢制作,再将两根支撑杆穿过水平承重定位筋两端的竖向通孔,根据设计缓粘结预应力曲线高度使水平承重定位筋的两端沿两根支撑杆上下移动,调整水平承重定位筋的高程位置,紧接着将紧固件在水平承重定位筋的上下两端拧紧固定在对应的支撑杆上,将水平承重定位筋的两端分别“卡”在对应端的两个紧固件中间。
[0030]第三步:进行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穿束过程,将缓粘结预应力筋放置在定位件的U型槽的槽口内,保证缓粘结预应力筋水平方向精度准确,定位后不拆除本装置直接进行后续工作。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支撑杆,其竖直设置且分别位于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同一横截面上的两侧,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用于与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的上排主筋固定连接;水平承重定位筋,其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根支撑杆的直径匹配的竖向通孔且通过两个竖向通孔穿在两根支撑杆上;若干个定位件,其沿水平承重定位筋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水平承重定位筋上,定位件具有U型槽,U型槽的槽口方向朝上且与缓粘结预应力梁钢筋骨架的长度方向一致,一个U型槽的槽口内对应放置一束缓粘结预应力筋;两根支撑杆上位于所在水平承重定位筋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紧固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缓粘结预应力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支撑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鹏董永平李柏霖吴文涛姚春宇刘兴春严诚祝杰朱月华田声廖丽白鹏王军严作新兰志权李逵唐晋蒋才艮饶静容沈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