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39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包括醚化反应装置和的第一白土塔,第一白土塔内放置有白土,醚化反应装置与第一白土塔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一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第一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一出液管,第一出液管与第一连通管上安装有的第一阀门,第一白土塔上连接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一侧设有第二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与第二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第二出液管一端连接有第二白土塔,第二白土塔一侧连接有输出管,输出管上安装有出液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通过第一白土塔与第二白土塔中的白土对醚化产物中的胶质进行吸附,减小醚化产物中的胶质含量,提高醚化产物的质量。提高醚化产物的质量。提高醚化产物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油醚化是一种通过催化裂化轻汽油的烯烃和甲醇发生反应生成的醚,生产出低烯烃含量和高辛烷值的车用汽油的加工过程,汽油醚化产生的产物主要有砷化物、二烯烃和硫醇等有害物质。
[0003]公告号为CN204529761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轻汽油醚化工艺装置,其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的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热气出口通过管路f与吸附塔的底部相连;所述的吸附塔的顶部通过管路b与冷凝器的第二热气进口相连;所述的冷凝器的第二冷气出口通过管路c与反应塔的底部相连;所述的反应塔的顶部通过管路d与产品存放器相连;所述的第一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一冷气进口;所述的第一换热器的热媒进口通过管路a与冷凝器的热媒出口相连;所述的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出口通过管路e与冷凝器的冷媒入口相连;所述的管路a,b,c,d,e,f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
[0004]上述含轻汽油醚化工艺装置的缺陷是,轻汽油醚化反应后,由于轻汽油中二烯烃的含量较高,导致醚化反应后醚化产物中胶质含量较高,影响醚化产物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通过第一白土塔与第二白土塔中的白土对醚化产物中的胶质进行吸附,减小醚化产物中的胶质含量,提高醚化产物的质量。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包括醚化反应装置和位于所述醚化反应装置一侧的第一白土塔,所述第一白土塔内放置有可吸附醚化产物胶质的白土,所述醚化反应装置与所述第一白土塔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一连通管内腔连通的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与第一连通管上均安装有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连通管穿过第一白土塔顶壁与所述第一白土塔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白土塔底壁上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远离所述第一白土塔一侧设置位于所述第二连通管上的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与第二连通管上均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出液管远离所述第一白土塔一端连接有第二白土塔,所述第二白土塔远离所述第二出液管一侧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上安装有出液阀。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油醚化反应后,醚化反应的产物流入第一连通管中,观测醚化产物的颜色,检测醚化产物是否符合要求时,醚化产物符合要求时,调节第一出液管上的第一阀门,第一出液管通路,醚化产物沿第一出液管流出,根据颜色对比,若醚化产物
不符合要求时,调节第一连通管上的第一阀门,第一连通管通路,醚化产物沿第一连通管流入第一白土塔中,经过白土的作用后,对醚化产物中的胶质进行吸附,减小醚化产物中胶质含量,经过白土处理后的醚化产物符合要求时,调节第二出液管上的第二阀门,第二出液管通路,醚化产物沿第二出液管排出,若醚化产物不符合要求时,调节第二连通管上的第二阀门,第二连通管通路,醚化产物流入第二白土塔中,在第二白土塔中经过白土的作用,对醚化产物中的胶质进行再次吸附,减小醚化产物中的胶质含量,然后调节出液阀,将醚化产物排出;设计的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通过第一白土塔与第二白土塔中的白土对醚化产物中的胶质进行吸附,减小醚化产物中的胶质含量,提高醚化产物的质量。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均设置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管内腔和第二连通管内腔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放入透视窗,便于对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中的醚化产物的颜色进行辨识,便于对醚化产物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比对。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视窗表面设置有若干依次排布的比色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比色条,便于与醚化产物进行对比,进而判断醚化产物是否符合要求。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白土塔与第二白土塔内均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若干层承载板,若干层所述承载板沿第一白土塔或第二白土塔轴线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白土填充于相邻两所述承载板之间,穿过所述承载板开设有若干筛析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承载板,便于对白土进行支撑,使得白土可分层对醚化产物进行吸附,同时,便于白土的逐级更换,提高白土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升本。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板底壁上开设有若干插接孔,若干所述插接孔沿所述承载板周向方向均匀设置,且每一所述承载板顶壁上设置有与插接孔配合插接的插接柱,且所述插接柱与插接孔对应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插接柱与插接孔,便于对承载板进行安装,使得承载板逐级支撑,便于对单个承载板进行拆装。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柱包括一体设置的支撑段和限位段,所述限位段与插接孔配合插接,所述支撑段远离所述限位段一端与承载板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段设计的插接柱,便于对承载板进行限位,同时,对承载板进行支撑。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环顶壁上设置有两组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关于所述承载板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导向杆贯穿全部所述承载板设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导向杆,便于插接柱与插接孔的配合插接,提高承载板的安装效率。
[00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白土塔和第二白土塔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料口,相邻两所述承载板与所述第一白土塔和第二白土塔侧壁形成容纳
腔,每一所述料口均正对容纳腔设置,所述料口处设置有密封堵盖。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料口,便于对第一白土塔与第二白土塔中的白土进行更换,以满足醚化产物的处理需求。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本技术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通过第一白土塔与第二白土塔中的白土对醚化产物中的胶质进行吸附,减小醚化产物中的胶质含量,提高醚化产物的质量;
[0025]2.本技术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设计放入透视窗,便于对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中的醚化产物的颜色进行辨识,便于对醚化产物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比对。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9]图4是图3的B-B面剖视图;
[0030]图5是图4的C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1、醚化反应装置;11、第一连通管;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醚化反应装置(1)和位于所述醚化反应装置(1)一侧的第一白土塔(2),所述第一白土塔(2)内放置有可吸附醚化产物胶质的白土,所述醚化反应装置(1)与所述第一白土塔(2)通过第一连通管(11)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11)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13),所述第一连通管(11)上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一连通管(11)内腔连通的第一出液管(12),所述第一出液管(12)与第一连通管(11)上均安装有的第一阀门(14),所述第一连通管(11)穿过第一白土塔(2)顶壁与所述第一白土塔(2)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白土塔(2)底壁上连接有第二连通管(21),所述第二连通管(21)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泵(23),所述第二循环泵(23)远离所述第一白土塔(2)一侧设置位于所述第二连通管(21)上的第二出液管(22),所述第二出液管(22)与第二连通管(21)上均安装有第二阀门(24),所述第二出液管(22)远离所述第一白土塔(2)一端连接有第二白土塔(3),所述第二白土塔(3)远离所述第二出液管(22)一侧连接有输出管(31),所述输出管(31)上安装有出液阀(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11)和第二连通管(21)上均设置有透视窗(5),所述透视窗(5)分别与所述第一连通管(11)内腔和第二连通管(21)内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窗(5)表面设置有若干依次排布的比色条(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油醚化产物脱色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居宝王涛田煦昶王武勃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