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现义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11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端,连接端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供电壳,供电壳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壳,支撑壳的侧面外壁滑动连接有压壳,压壳的顶部内壁和支撑壳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止外界的震动通过支撑杆传递到托块上而导致承重模板与建筑物之间产生松动,当承重模板上建筑物出现坍塌时指示灯发光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提高了使用范围。提高了使用范围。提高了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称重模板的支撑装置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在现浇混凝土楼板、梁施工时,在承重模板的支撑中大量使用顶托。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57124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现浇钢筋混泥土结构承重模板支撑顶托,它包括支撑杆和位于支撑杆顶端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固定钢管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于顶板前后的固定板。上述专利中的一种现浇钢筋混泥土结构承重模板支撑顶托存在以下不足:该支撑顶托在对承重模板进行支撑时,当外界产生振动时容易通过顶托传动到承重模板上,进而容易导致承重模板发生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端,连接端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供电壳,供电壳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壳,支撑壳的侧面外壁滑动连接有压壳,压壳的顶部内壁和支撑壳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弹簧,压壳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托块。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至少三个环形均匀分布的下肋条,且支撑杆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至少三个环形均匀分布的上肋条。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 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顶部外壁四角均开有安装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外壁开有至少三个上下均匀分布的固定孔,且支撑筒的侧面外壁顶部开有插销孔,插销孔的侧面内壁插接有插销。
[0010]进一步的,所述供电壳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且供电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指示灯。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壳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轻触开关与指示灯串联连接,压壳位于轻触开关上方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托块的顶部外壁开有V形槽。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弹簧,在支撑杆和托块之间设置弹簧,当日常使用时,弹簧的弹力使得
托块对承重模板进行支撑,同时弹簧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外界的震动通过支撑杆传递到托块上而导致承重模板与建筑物之间产生松动。
[0015]2、通过设置轻触开关和指示灯,在支撑壳上设置轻触开关,在供电壳的一侧设置指示灯,当承重模板上建筑物出现坍塌时,承重模板受力会增大,进而会导致弹簧受到压力增大,从而使得压块压在轻触开关上,进而使得指示灯发光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
[0016]3、通过设置V形槽,在托块上设置V形槽,V形槽能承托不同尺寸大小的托木,同时托块能直接对承重模板进行承托,进而提高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的支撑筒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的压壳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撑筒、2-固定孔、3-支撑杆、4-连接板、5-托块、6-V形槽、7-底座、8-插销、9-下肋条、10-上肋条、11-连接壳、12-指示灯、13-支撑壳、14-弹簧、15-轻触开关、16-压块、17-压壳、18-供电壳、19-蓄电池、20-连接端、21-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
顶”、“底”、“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1:
[0024]参照图1-3,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筒1,支撑筒1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壳11,连接壳11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头21,且连接头2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端20,连接端20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供电壳18,供电壳18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壳13,支撑壳13的侧面外壁滑动连接有压壳17,压壳17的顶部内壁和支撑壳13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弹簧14,压壳17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托块5。
[0025]本技术中,支撑筒1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至少三个环形均匀分布的下肋条9,且支撑杆3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至少三个环形均匀分布的上肋条10。
[0026]其中,支撑筒1 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底座7,且底座7的顶部外壁四角均开有安装孔。
[0027]其中,支撑杆3的侧面外壁开有至少三个上下均匀分布的固定孔2,且支撑筒1的侧面外壁顶部开有插销孔,插销孔的侧面内壁插接有插销8。
[0028]其中,供电壳18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9,且供电壳1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指示灯12。
[0029]其中,支撑壳13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轻触开关15,轻触开关15与指示灯12串联连接,压壳17位于轻触开关15上方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块16。
[0030]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该支撑装置安放在承重模板的下方,通过托块5即可对承重模板进行支撑,通过滑动支撑杆3即可调节整个支撑装置的高度并通过插销8进行固定,弹簧14能起到缓冲效果,进而能防止外界的震动通过支撑杆3传递到托块5上而导致脱模,当建筑物坍塌而时,承重模板受到的压力会增大,进而会使得压块16压在轻触开关15上,进而指示灯12发光提醒工作人员。
[0031]实施例2:
[0032]参照图1和图3,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为方便支撑装置对多个承重模板同时进行支撑,托块5的顶部外壁开有V形槽6。
[0033]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比,当需要同时对多个承重模板进行支撑时,在V形槽6上放置条形的托木,通过托木即可对承重模板进行支撑。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的侧面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壳(11),所述连接壳(11)的侧面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头(21),且连接头(2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端(20),连接端(20)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供电壳(18),供电壳(18)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壳(13),支撑壳(13)的侧面外壁滑动连接有压壳(17),压壳(17)的顶部内壁和支撑壳(13)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弹簧(14),压壳(17)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托块(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承重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至少三个环形均匀分布的下肋条(9),且支撑杆(3)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至少三个环形均匀分布的上肋条(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现义
申请(专利权)人:王现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