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出线支架的全封闭放电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68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电线圈,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出线支架的全封闭放电线圈。包括顶部带有左、右塔柱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铁芯、低压线圈、高压线圈、左、右出线支架。所述左、右塔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出线端子,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左、右底部安装嵌件。所述左、右出线支架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左、右塔柱顶端的出线端子相连,所述左、右出线支架的底部均与所述高压线圈的顶部相连,所述高压线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出线支架采用钢材,强度有保证足以支撑高压线圈的重量,高压线圈不会摇晃,减少了断线的风险。而且钢材具有导电性,足以满足电流通过,使高压线圈与出线端子能够电性相连。电性相连。电性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出线支架的全封闭放电线圈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放电线圈,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出线支架的全封闭放电线圈。

技术介绍

[0002]放电线圈用于电力系统中,作为并联或滤波电容组合放电之用,在断电后短时将电容器剩余电荷放掉,以保护设备和检修人员安全。现有的全封闭放电线圈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高压线圈由白布带包扎吊装在两个出线端,由于白布带有韧性,容易偏斜,而且高压线都是漆包线很细,装模过程中,容易断线;二是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要相距一定距离以确保足够的耐压强度,因此会在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之间垫入绝缘垫块,以防止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相互靠近,这不但增加了工艺的复杂度,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3]因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没有断线风险、成本低、工艺简单的带有出线支架的全封闭放电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出线支架的全封闭放电线圈。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出线支架的全封闭放电线圈,包括顶部带有左、右塔柱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横截面为“凵”字形的顶部带有凹槽的铁芯、缠绕在所述铁芯外侧的低压线圈、外径比所述凹槽直径小的高压线圈、左、右出线支架。
[0007]所述左、右塔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出线端子,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低压线圈相连的左、右底部安装嵌件。所述左、右出线支架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左、右塔柱顶端的出线端子相连,所述左、右出线支架的底部均与所述高压线圈的顶部相连,所述高压线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高压线圈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侧壁保持一定距离。
[0008]进一步,所述左、右塔柱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全裙,所述外壳的下侧外壁上设置有全裙。
[0009]进一步,所述左、右出线支架均包括弧形的固定线圈板、“7”字型的连接杆。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线圈板、连接杆均为钢材。
[0011]进一步,所述高压线圈的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25mm。
[0012]进一步,所述高压线圈的侧壁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5mm
[0013]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通过出线支架将高压线圈吊起,使其悬挂在凹槽内,使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保持足够的距离,保证了耐压强度。省掉了原有工艺中的绝缘垫块,节省了材料,去掉了浇注垫块的工作时间,提高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5]同时,由于出线支架采用钢材,强度有保证足以支撑高压线圈的重量,高压线圈不会摇晃,减少了断线的风险。而且钢材具有导电性,足以满足电流通过,使高压线圈与出线
端子能够电性相连。
[0016]此外,由于本技术更改了现有放电线圈的内部结构,使其装配更加简单,更利于生产,提高了工厂的效益。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出线支架主视图。
[0019]图3是出线支架侧视图。
[0020]图4是出线支架俯视图。
[0021]图中,100、外壳;101、底部安装嵌件;102、全裙;110、塔柱;111、出线端子;120、铁芯;121、低压线圈;130、高压线圈;140、出线支架;141、固定线圈板;14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出线支架140的全封闭放电线圈,包括顶部带有左、右塔柱110的外壳100、设置在所述外壳100内并且横截面为“凵”字形的顶部带有凹槽的铁芯120、缠绕在所述铁芯120外侧的低压线圈121、外径比所述凹槽直径小的高压线圈130、左、右出线支架140,所述外壳100为树脂注塑成型,所述铁芯120、高压线圈130均为圆柱体。
[0024]所述左、右塔柱110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全裙102,所述外壳100的下侧外壁上设置有全裙102。所述左、右塔柱110的顶端均设置有出线端子111,所述外壳10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低压线圈121相连的左、右底部安装嵌件101。
[0025]所述左、右出线支架140均包括弧形的固定线圈板141、设置在所述固定线圈板141上的“7”字型的连接杆142,所述连接杆142的弯曲程度取决于所述左、右塔柱110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固定线圈板141、连接杆142均为钢材。所述左、右出线支架140的连接杆142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左、右塔柱110顶端的出线端子111相连,所述左、右出线支架140的固定线圈板141均与所述高压线圈130的顶部相连,所述高压线圈130的出线焊接在所述固定线圈板141上。所述高压线圈130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高压线圈130被吊起,所述高压线圈130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侧壁保持一定距离。所述高压线圈130的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为:25mm;所述高压线圈130的侧壁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5mm
[0026]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出线支架的全封闭放电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带有左、右塔柱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横截面为“凵”字形的顶部带有凹槽的铁芯、缠绕在所述铁芯外侧的低压线圈、外径比所述凹槽直径小的高压线圈、左、右出线支架;所述左、右塔柱的顶端均设置有出线端子,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低压线圈相连的左、右底部安装嵌件;所述左、右出线支架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左、右塔柱顶端的出线端子相连,所述左、右出线支架的底部均与所述高压线圈的顶部相连,所述高压线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高压线圈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侧壁保持一定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出线支架的全封闭放电线圈,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焕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兰宇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