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68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包括织带主体,所述织带主体包括柔软亲水绒底层、紧密亲水导水层、疏松亲水扩散层,柔软亲水绒底层为贴肤层位于织带主体的底面,紧密亲水扩散层位于织带主体的表面,紧密亲水导水层设在织带主体内部位于柔软亲水绒底层和疏松亲水扩散层之间,并用于分别连接柔软亲水绒底层和疏松亲水扩散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具有良好的贴肤柔软的感觉,而且能很好的解决单向导湿织带洗水后因产生荷叶效应而拒水的问题;能快速的将汗液单向传递至扩散层,由此达到贴肤柔软和持续干爽的穿着体验。由此达到贴肤柔软和持续干爽的穿着体验。由此达到贴肤柔软和持续干爽的穿着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织带,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体育健身运动意识也普遍提高,引发人们对于追求健康舒适性的功能性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和细分。世界各大权威纺织机构研究表明,在目前全部面料里面,功能性面料市场份额非常大,未来衣着用的纺织材料将朝更加舒适、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单导吸湿排汗功能是重要的主流趋势之一。作为服饰的重要辅料,窄幅织带具备有单导吸湿排汗对于服饰是极其重要的。目前整个市场上具有单导效应功能的织带比较稀缺,而且手感粗糙,并且耐水洗效果差。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功能和舒适干爽的双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包括织带主体,所述织带主体包括柔软亲水绒底层、紧密亲水导水层、疏松亲水扩散层,柔软亲水绒底层为贴肤层位于织带主体的底面,紧密亲水扩散层位于织带主体的表面,紧密亲水导水层设在织带主体内部位于柔软亲水绒底层和疏松亲水扩散层之间,并用于分别连接柔软亲水绒底层和疏松亲水扩散层。
[0006]所述柔软亲水绒底层在织带主体的底面形成长浮线,紧密亲水导水层为具有弹性的为织带主体提供弹性的平面层,疏松亲水扩散层在织带主体表面形成蓬松的组织结构。
[0007]所述柔软亲水绒底层采用接触角θ1≤60度且DPF≥1的Y1纱线以长浮线编织工艺在织带主体底面形成。
[0008]所述紧密亲水导水层采用Y2纱线、Y4纱线共同在织带主体的内部编织而成,其中Y2纱线的接触角θ2≤60度且DPF≤0.8,Y4纱线是密度≥40D的弹性纱线。
[0009]所述疏松亲水扩散层采用Y3纱线编织在织带主体的表面层形成蓬松的结构,Y3纱线的接触角θ3≤60度且DPF≤0.8。
[0010]所述Y2纱线、Y3纱线的接触角θ2、接触角θ3均小于接触角θ1,使得柔软亲水绒底层、紧密亲水导水层、疏松亲水扩散层之间形成毛细效应势差。
[0011]所述Y1纱线为涤纶或尼龙原料,Y2纱线和Y3纱线为涤纶或尼龙原料;Y4纱线为≥560D的弹性纱。
[0012]所述织带主体为针织织带或梭织织带。
[0013]本技术既具有良好的贴肤柔软的感觉,而且能很好的解决单向导湿织带洗水后因产生荷叶效应而拒水的问题,能快速的将汗液单向传递至疏松亲水扩散层,由此达到
贴肤柔软和持续干爽的穿着体验。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针织结构工艺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梭织实例穿综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梭织实例花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附图1-4所示,一种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包括织带主体,所述织带主体包括柔软亲水绒底层1、紧密亲水导水层2、疏松亲水扩散层3,柔软亲水绒底层为贴肤层位于织带主体的底面,紧密亲水扩散层位于织带主体的表面,紧密亲水导水层设在织带主体内部位于柔软亲水绒底层和疏松亲水扩散层之间,并用于分别连接柔软亲水绒底层和疏松亲水扩散层。水分从柔软亲水绒底层传递到紧密亲水导水层,再扩散到疏松亲水扩散层,然后进行水平扩散以及蒸发,形成良好的单向导湿性能,由此达到贴肤柔软和持续干爽的穿着体验并且有具有很好的耐洗涤特性,可编织为耐水洗≥25次。
[0020]所述柔软亲水绒底层在织带主体的底面形成长浮线,紧密亲水导水层为具有弹性的为织带主体提供弹性的平面层,疏松亲水扩散层在织带主体表面形成蓬松的组织结构。
[0021]所述柔软亲水绒底层采用接触角θ1≤60度且DPF≥1的Y1纱线以长浮线编织工艺在织带主体底面形成。
[0022]所述紧密亲水导水层采用Y2纱线、Y4纱线共同在织带主体的内部编织而成,其中Y2纱线的接触角θ2≤60度且DPF≤0.8,Y4纱线是密度≥40D的弹性纱线。所述疏松亲水扩散层采用Y3纱线编织在织带主体的表面层形成蓬松的结构,Y3纱线的接触角θ3≤60度且DPF≤0.8。所述Y2纱线、Y3纱线的接触角θ2、接触角θ3均小于接触角θ1,使得柔软亲水绒底层、紧密亲水导水层、疏松亲水扩散层之间形成毛细效应势差。
[0023]所述Y1纱线为涤纶或尼龙原料,Y2纱线和Y3纱线为涤纶或尼龙原料;Y4纱线为≥560D的弹性纱。所述织带主体为针织织带或梭织织带。
[0024]紧密亲水绒底层,如图二Layer1所示:该层的工艺结构以长浮线的形式编织成绒底,使织带贴肤面柔软;而纱线选择使用接触角θ≤60的亲水纱线Y1,其原理为Y1纱线由于接触角小,可以有效的避免产品绒底因洗水而产生的荷叶效应。在应用中通常选用75/36/2的亲水涤纶纱线做亲水绒底层,亲水纱线Y1的接触角θ≤60度。
[0025]紧密亲水导水层,如图二Layer2所示:该层的工艺是由底纬、面纬及弹力纱构成,底纬与面纬工艺是纱线通过横移N个(N>1)针位形成平面效果,弹力丝纱线通过横移1个针位的走法位于底纬与面纬之间赋予织带主要的弹性性能,弹力纱的Y4纱线规格≥40D,优选560D。底纬与面纬的纱线Y2接触角θ≤60的亲水纱线,应用中常使用40/34/2的亲水尼龙纱,接触角θ≤45度。由于亲水绒底层采用的是低F数的纱线,紧密亲水导水层采用高F数纱线,由此在两层结构中,低F纱线与高F纱线形成了一个毛细效应势差,使得液体可以很快速从
绒底定向传导至亲水导水层直至扩散层,因此达到贴肤层的柔软干爽的体验感。
[0026]疏松亲水扩散层,如图二Layer3所示:工艺同以浮线的形式编织而成蓬松的结构,从而可以加快液体的扩散,纱线Y3同样采用接触角θ≤45的纱线,采用的纱线规格通常与紧密亲水层的纱线一致。从而进一步加强液体从底部的贴肤面单向传导到扩散层并在扩散中进行水平扩散及蒸发,从而保持织带的干爽及透气性。
[0027]梭织结构实施的具体方案:
[0028]本实例采用梭织的工艺方式形成所述三层结构。所述亲水绒底层采用75/36/1的亲水涤纶纱造,该纱线表面接触角θ≤60度,对水份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快速将水份吸收并传导至织带内部,同时由于较小的表面接触角,可以有效避免因洗水引起的荷叶效应。在组织结构上,该Y1纱线采用七高一低的组织规律与纬线交织。使织带贴肤面形成较长的浮长线,达到贴肤柔软舒适的效果。
[0029]所述紧密亲水导水层采用40/34/2亲水尼龙纱织造,该纱线表面接触角θ≤45度,比亲水绒底层的涤纶纱更小。同时该纱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包括织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主体包括柔软亲水绒底层、紧密亲水导水层、疏松亲水扩散层,柔软亲水绒底层为贴肤层位于织带主体的底面,紧密亲水扩散层位于织带主体的表面,紧密亲水导水层设在织带主体内部位于柔软亲水绒底层和疏松亲水扩散层之间,并用于分别连接柔软亲水绒底层和疏松亲水扩散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亲水绒底层在织带主体的底面形成长浮线,紧密亲水导水层为具有弹性的为织带主体提供弹性的平面层,疏松亲水扩散层在织带主体表面形成蓬松的组织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亲水绒底层采用接触角θ1≤60度且DPF≥1的Y1纱线以长浮线编织工艺在织带主体底面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液态水单向传导效应的绒底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密亲水导水层采用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生胡军岩曹令学陈道胜张鑫鳌卢桂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润信弹性织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