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数据接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67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数据接收器,包括接收器主体,所述接收器主体上设有接收天线、接收屏、控制按钮,还包括携带环扣和保护罩,所述携带环扣包括安装板、连接板和提拉柱,所述携带环扣通过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接收器主体,所述保护罩包括罩体、拉链和拉链连接布,所述罩体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罩体通过所述拉链连接所述拉链连接布,所述拉链连接布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拉链连接布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的前端面上。本申请装置在接收器主体上安装携带环扣和保护罩,能够满足接收器主体的不同携带要求和保护接收器主体上的接收屏和控制按钮。上的接收屏和控制按钮。上的接收屏和控制按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数据接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接收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数据接收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数据接收装置应用于各个方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方便,这都归功于这些建设者。但是在进行通信建设时,往往需要携带数据接收装置对信号发射范围、频率、间断程度等做详细的检测。通信建设者为了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往往需要携带数据接收装置到各种环境下进行检测,且在携带数据接收装置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接收装置造成一定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便携式数据接收器。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数据接收器,包括接收器主体,所述接收器主体上设有接收天线、接收屏、控制按钮,所述接收天线位于所述接收器主体的上端面,所述接收屏和所述控制按钮位于所述接收器主体的前端面,
[0005]还包括携带环扣和保护罩,
[0006]所述携带环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携带环扣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左端面的前端部位和右端部位、所述接收器主体右端面的前端部位和右端部位,
[0007]所述携带环扣包括安装板、连接板和提拉柱,所述安装板为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板块,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接收器主体的一端端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板平行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前端部位和后端部位,所述提拉柱为水平纵向放置的圆柱体柱,所述提拉柱的前端部位和后端部位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所述携带环扣通过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接收器主体,
[0008]所述保护罩包括罩体、拉链和拉链连接布,所述罩体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罩体通过所述拉链连接所述拉链连接布,所述拉链连接布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拉链连接布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的前端面上。
[0009]本技术中,所述罩体为内置弹性棉的尼龙材质,所述罩体的厚度为2cm-4cm。
[0010]本技术中,所述拉链连接布的后端面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前端面的边缘处。
[0011]本技术中,所述罩体的后端面位于所述拉链连接布后端面的前侧。
[0012]本技术中,所述携带环扣为不锈钢材质。
[0013]本技术中,所述接收器主体的上端面设有接收天线放置凹槽,所述接收天线通过铰接柱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的上端面上,所述接收器主体的右端面设有散热孔。
[0014]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在接收器主体上安装携带环扣和保护罩,能够满足接收器主体的不同携带要求和保护接收器主体上的接收屏和控制按钮。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接收器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携带环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携带环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保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接收器主体-1;接收天线-1.1;接收屏-1.2;控制按钮-1.3;携带环扣-2;安装板-2.1;连接板-2.2;提拉柱-2.3;保护罩-3;罩体-3.1;拉链-3.2;拉链连接布-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数据接收器,包括接收器主体1,所述接收器主体1上设有接收天线1.1、接收屏1.2、控制按钮1.3,所述接收天线1.1位于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上端面,所述接收屏1.2和所述控制按钮1.3位于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前端面,还包括携带环扣2和保护罩3,所述携带环扣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携带环扣2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1左端面的前端部位和右端部位、所述接收器主体1右端面的前端部位和右端部位,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上端面设有接收天线放置凹槽,所述接收天线1.1通过铰接柱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上端面上,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右端面设有散热孔。
[0025]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携带环扣2包括安装板2.1、连接板2.2和提拉柱2.3,所述安装板2.1为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板块,所述连接板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2.2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1远离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一端端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板2.2平行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2.2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1的前端部位和后端部位,所述提拉柱2.3为水平纵向放置的圆柱体柱,所述提拉柱2.3的前端部位和后端部位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2.2,所述携带环扣2通过所述安装板2.1固定连接所述接收器主体1,所述携带环扣2为不锈钢材质。
[0026]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保护罩3包括罩体3.1、拉链3.2和拉链连接布3.3,所述罩体3.1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罩体3.1通过所述拉链3.2连接所述拉链连接布3.3,所述拉链连接布3.3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拉链连接布3.3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前端面上。所述罩体3.1为内置弹性棉的尼龙材质,所述罩体3.1的厚度为2cm-4cm。所述拉链连接布3.3的后端面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1前端面的边缘处。所述罩体3.1的后端面位于所述拉链连接布3.3后端面的前侧。
[0027]实施例1:所述携带环扣2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侧端面上,所述保护
罩3粘连在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前端面上。
[0028]所述提拉柱2.3通过所述连接板2.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1,所述携带环扣2通过所述安装板2.1固定连接所述接收器主体1;所述保护罩3通过所述拉链连接布3.3固定连接所述接收器主体1,所述罩体3.1通过所述拉链3.2连接所述拉链连接布3.3。
[0029]实施例2:携带时,当需要将本申请装置直接装入包中,可直接带走。当本申请装置需要提拉时,使用提拉绳,使得提拉绳穿过所述携带环扣2,这样就可以使用提拉绳直接带走本申请装置,可以侧背、提拉等方式进行携带。
[0030]当需要使用时,将所述罩体3.1通过所述拉链3.2拉开,将所述接收屏1.2、所述控制按钮1.3裸露在外,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当使用完毕后,将所述罩体3.1通过所述拉链3.2拉上,保护好所述接收屏1.2、所述控制按钮1.3即可。由于所述罩体3.1内置弹性棉,所以所述接收屏1.2、所述控制按钮1.3在受到碰撞时,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能有效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数据接收器,包括接收器主体(1),所述接收器主体(1)上设有接收天线(1.1)、接收屏(1.2)、控制按钮(1.3),所述接收天线(1.1)位于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上端面,所述接收屏(1.2)和所述控制按钮(1.3)位于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前端面,其特征是:还包括携带环扣(2)和保护罩(3),所述携带环扣(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携带环扣(2)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接收器主体(1)左端面的前端部位和右端部位、所述接收器主体(1)右端面的前端部位和右端部位,所述携带环扣(2)包括安装板(2.1)、连接板(2.2)和提拉柱(2.3),所述安装板(2.1)为竖直放置的长方形板块,所述连接板(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2.2)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1)远离所述接收器主体(1)的一端端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板(2.2)平行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2.2)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板(2.1)的前端部位和后端部位,所述提拉柱(2.3)为水平纵向放置的圆柱体柱,所述提拉柱(2.3)的前端部位和后端部位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2.2),所述携带环扣(2)通过所述安装板(2.1)固定连接所述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仁翰郭艺峰张彬王颀王晓瑞吴永芳刘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