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367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包括治疗用的第一通道和调节所述导管角度用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通道内腔头端,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通道尾端后与拉动工具连接,所述拉动工具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巧妙,解决了在腔道内导管单一角度的问题,其可方便医师在不同场景操作时随着人体器官结构不同而需不同角度的导管的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指一种用于腔道内造影的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是指通过X-线观察体内情况,通过外部导管从人体自然腔道或者开创性腔道内进入体内,在X-线下对患处进行微创治疗或造影下的质量如子宫造影、栓塞、心脏造影、尿道造影、胆道造影等。
[0003]现有市面上的一次性耗材导管一般都是预设角度事先调节或者使用支撑导丝调节角度后进入体内。因为人体的结构各不相同,往往预设角度无法满足所有人群,而使用支撑导丝调节,对医生的专业水平及技术要求过大,存在非常多的一次性调节失败的可能。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是本专利技术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解决了在腔道内导管单一角度的问题,其可方便医师在不同场景操作时随着人体器官结构不同而需不同角度的导管的要求。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包括治疗用的第一通道和调节所述导管角度用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通道内腔头端,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通道尾端后与拉动工具连接,所述拉动工具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0007]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基座上设有贯通其上、下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基座上端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槽的槽壁上设有开口,所述拉动工具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开口处。
[0008]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上设有纵向滑槽,所述拉动工具安装于两个所述滑槽内,并可沿两个所述滑槽上下滑动。
[0009]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开口由位于外侧的第二开口槽及位于内侧、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槽底的第二通孔构成,两个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槽的两个侧壁上。
[0010]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壁上由上向下间隔设有多个可用于卡接所述拉动工具的第三开口槽,多个所述第三开口槽形成锯齿形。
[0011]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基座上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导管卡接的第四开口槽,所述第一通孔、第一开口槽均开设于所述第四开口槽的槽底上。
[0012]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所述拉动工具包括拉动本体,所述拉动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长条状卡条,所述卡条的两端超过所述拉动本体的两侧,并安装于两个所述滑槽内。
[0013]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所述拉动本体为旋转90度的T型块。
[0014]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所述牵引线上与所述拉动工具连接的一端连接有拉环,所述拉动工具的后端插接固定于所述拉环的中空腔内。
[0015]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所述导管为L形管,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为L形,所述牵引线在所述第二通道内呈L形。
[0016]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中所述牵引线采用金属丝或强度大的纤维或PE线。
[0017]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解决了导管初始成型后进入腔道或创口面后的单一角度问题,因为人与人体内的器官和腔道均存在差异,一个角度无法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本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导管在腔道内的可变换角度问题,其与目前市面上的定角度导管相比,其解决了现有医生只有在显影及内窥镜手术操作时,才能发现导管角度无法完全适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难度,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本技术为一次性医疗耗材,适合各种大型及小型手术及微创的操作,其使用范围广,且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的基座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的基座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的拉动工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的拉动工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的牵引线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的导管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包括基座1,本实施例基座1是由三段柱体连接构成,其中上部、下部柱体的横截面尺寸小于中部柱体的横截面尺寸。位于中部的柱体横截面近似多半圆形。
[0028]参考图4所示,基座1上设有贯通其上、下端的第一通孔2,该第一通孔2略微偏离基座1的中心,该基座1的上端还设有第一开口槽3,该第一开口槽3与第一通孔2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开口槽3的外槽壁上设有开口4,该开口4上可滑动的安装有拉动工具,本实施例开口4是由位于外侧的第二开口槽5及位于内侧、设置于第二开口槽5槽底的第二通孔6构成的阶梯孔,本实施例第二开口槽5及第二通孔6的横截面均采用矩形。
[0029]在开口4的第二开口槽5的两个纵向侧壁上分别设有纵向滑槽7,拉动工具安装于两个滑槽7内,并可延两个滑槽7上下滑动。
[0030]在第二通孔6的右侧壁上由上向下间隔设有多个可用于卡接拉动工具的第三开口槽8,多个第三开口槽8形成锯齿形。
[0031]该基座1的上端设有第四开口槽9,该第四开口槽9上卡接有导管10,上述第一通孔2、第一开口槽3均开设于该第四开口槽9的槽底上。
[0032]该导管10包括用于治疗腔道的第一通道11和调节导管10角度用的第二通道12,第一通道11与上述第一通孔2连通,第二通道12与上述第一开口槽3连通,第二通道12内设置有牵引线13,参考图7所示,该牵引线13采用金属丝或强度大的纤维或PE线。牵引线13的上端(一端)固定于第二通道12的内腔头端,牵引线13的下端(另一端)穿出第二通道12的尾端后与拉动工具连接,本实施例牵引线13的下端连接有拉环14,拉环14的中心为中空腔15,拉动工具的后端插接固定于拉环14的中空腔15内。
[0033]参考图5及图6所示,该拉动工具包括拉动本体16,本实施例拉动本体16由竖直放置、位于前面的竖直块及水平放置、位于后面的圆柱棒构成的旋转90度的T型块。拉动本体16的圆柱棒上表面前部位置设有长条状卡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包括治疗用的第一通道和调节所述导管角度用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通道内腔头端,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通道尾端后与拉动工具连接,所述拉动工具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基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贯通其上、下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基座上端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槽的槽壁上设有开口,所述拉动工具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上设有纵向滑槽,所述拉动工具安装于两个所述滑槽内,并可沿两个所述滑槽上下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由位于外侧的第二开口槽及位于内侧、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槽底的第二通孔构成,两个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槽的两个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腔可调节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筱磊马时及朱孙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医康鸽医用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