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362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属于镍铁冶炼技术领域。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包括布置在堆料场内的烘干机、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通风管网、储料仓、卸料阀、仓底出料皮带机、罗茨风机;所述的通风管网布置在储料仓内,卸料阀设置在储料仓的底部,所述的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设置在储料仓的顶部,烘干机设置在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的上方,仓底出料皮带机设置在储料仓的下部;所述的通风管网与罗茨风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布置,容易实现多单元同时工作,系统总投资小,运行与维修费用低,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镍铁冶炼
,涉及红土镍矿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土镍矿是镍铁合金冶炼的主要原料,其含水量在35%左右,高含水量使得冶炼困难,必须经过充分干燥后方可入炉冶炼。
[0003]现有的干燥过程是用原矿破碎配煤后进入烘干机直接造球同时利用回转窑尾烟气进行烘干,达到了造球和烘干一次性完成的便捷工艺,但是由于烘干机烘干后的球团含水量仍在20%左右,在气温较低的冬季,冻料、团料问题尤为严重。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简单易实现,可解决低温条件下团料动料现象的红土镍矿的湿法球团干燥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包括布置在堆料场内的烘干机、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通风管网、储料仓、卸料阀、仓底出料皮带机、罗茨风机;所述的通风管网布置在储料仓内,卸料阀设置在储料仓的底部,所述的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设置在储料仓的顶部,烘干机设置在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的上方,仓底出料皮带机设置在储料仓的下部;所述的通风管网与罗茨风机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卸料阀为电动棒阀,当物料经过通风干燥,得到含水量10%左右的球团物料时,通过现场或者远程控制储料仓底部的电动棒阀对储料仓进行循环放料。
[0009]所述的储料仓为2个以上,由钢板制作而成,均匀设置在球团存储堆料场,每个储料仓以及周边球团物料自然堆积形成的范围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
[0010]所述的通风管网由依次连通的主管道、布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组成,其中主管道与罗茨风机连通。
[0011]所述的每个储料仓的四周侧壁和顶部布置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内部相互连通,来自罗茨风机的中压大流量干燥风经由通风管网被送至每个储料仓,然后沿着球团间隙逐渐吹出球团料堆表面排放到空气中,同时将球团物料的水分带出到外部,从而实现球团物料的逐步通风干燥。
[0012]所述的布风管道的进口端上设置有控制阀,可以根据负载实际情况调整控制各路管网进风量的大小,对干燥风进行合理的分配。
[0013]所述的主管道和布风管道由钢管制作而成,所述的出风管道由两种不同截面的角钢相互倒扣焊接而成,形成出风截面,出风截面确保物料不能进入风道内部而干燥风可以顺利地吹出来。
[0014]所述的出风管道的出风截面的侧面焊接有限位块,保证出风管道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也控制了出风口截面的一致性。
[0015]本技术利用回转窑烟气烘干混合了还原剂的红土镍矿原料,滚动烘干的同时将混合物料成型,得到粒度为5~20mm,温度在40~80℃,含水量20%左右的球团物料,球团物料通过可移动布料皮带机运送至球团存储堆料场,分别落入储料仓,其中球团存储堆料场是系统工作的主要场所,堆料场底部根据物料存储量的大小布置多个储料仓,储料仓用普通钢板制作而成,每个储料仓以及周边球团物料自然堆积形成的范围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通风管网由主管道、布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组成,主管道和布风管道由钢管制作而成,出风管道由两种不同截面的角钢相互倒扣焊接而成,确保物料不能进入风道内部而干燥风可以顺利地吹出来,出风管道侧面焊接有限位块,保证出风管道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也控制了出风口截面的一致性;通风管网并联布置于每个工作单元,布风管道进口装有手动蝶阀,可以根据负载实际情况调整控制各路管网进风量的大小,对干燥风进行合理的分配,来自罗茨风机的中压大流量干燥风经由堆料场内布置的通风管网吹出,风机出口安装压力表,通过检测风机压力变化情况,监控罗茨风机的运行情况和负载管网系统压力的变化情况;由于球团物料之间有间隙存在,干燥风沿着球团物料间的间隙逐渐向外部扩散,将球团物料的水分带出到外部,经过通风干燥后,得到含水量10%左右的球团物料,控制储料仓底部的电动棒阀依次对每个单元进行循环放料,由仓底出料皮带机将干燥的球团物料运送至回转窑煅烧。
[0016]本技术利用合理的布风管道能使干燥风有效地送到每个工作单元,出风管道设计能够实现内外介质的单向流通,同时又能对风量进行合理的分配。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布置,容易实现多单元同时工作,系统总投资小,运行与维修费用低,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运行工艺流程图;
[0020]图3为通风管网示意图;
[0021]图4为出风管道截面图;
[0022]图中:1-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2-料堆场、3-通风管网、4-储料仓、5-卸料棒、6-仓底出料皮带机、7-罗茨风机、8-烘干机、31-主管道、32-布风管道、33-出风管道、331-上部角钢、332-限位块、333-下部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对本技术作出的各种改动或修改,均应同样落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如图1、2所示的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包括布置在堆料场2内的烘干机8、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1、通风管网3、储料仓4、卸料阀5、仓底出料皮带机6、罗茨风机7;所述的通风管网3布置在储料仓4内,卸料阀5设置在储料仓4的底部,所述的可移动式布料皮
带机1设置在储料仓4的顶部,烘干机8设置在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1的上方,仓底出料皮带机6设置在储料仓4的下部;所述的通风管网3与罗茨风机7连通。
[0025]其中通风管网如图3所示,由依次连通的主管道31、布风管道32和出风管道33组成,其中主管道31与罗茨风机连通,布风管道32的进口端上设置有控制阀,可以根据负载实际情况调整控制各路管网进风量的大小,且主管道31和布风管道32由钢管制作而成,出风管道结构如图4所示,由两种不同截面的上部角钢331和下部角钢333相互倒扣焊接而成,形成出风截面,出风截面的侧面焊接有限位块332,保证出风管道33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也控制了出风口截面的一致性;布置时,储料仓为2个以上,由钢板制作而成,均匀设置在球团存储堆料场,每个储料仓4以及周边球团物料自然堆积形成的范围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且在每个储料仓4的四周侧壁和顶部布置出风管道33,出风管道内部相互连通,来自罗茨风机的中压大流量干燥风经由通风管网被送至每个储料仓4,卸料阀5为电动棒阀,当物料经过通风干燥,得到含水量10%左右的球团物料时,通过现场或者远程控制储料仓底部的电动棒阀对储料仓进行循环放料。
[0026]运行时,利用回转窑烟气烘干混合了还原剂的红土镍矿原料,滚动烘干的同时将混合物料成型,得到粒度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堆料场内的烘干机、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通风管网、储料仓、卸料阀、仓底出料皮带机、罗茨风机;所述的通风管网布置在储料仓内,卸料阀设置在储料仓的底部,所述的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设置在储料仓的顶部,烘干机设置在可移动式布料皮带机的上方,仓底出料皮带机设置在储料仓的下部;所述的通风管网与罗茨风机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阀为电动棒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料仓为2个以上,由钢板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红土镍矿湿法球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磊王浩常彦鑫刘敏刘晓渊
申请(专利权)人:偏关县晋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