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用散热效果好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40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用散热效果好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所述配电箱本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配电箱本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粉尘感应器,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腔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两侧均连通有L型冷凝管,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电箱本体、温度感应器、粉尘感应器、冷却箱、冷凝器、L型冷凝管、水箱、风机、出水管、承载板、功能箱、抽水泵、微控制器和循环管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配电箱本体内腔中的温度,同时能够降低配电箱本体内腔中的粉尘含量,达到保护配电箱本体中元件的目的。箱本体中元件的目的。箱本体中元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用散热效果好的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用散热效果好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基础设施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配电箱则是最为常见的电力基础设施之一,配电箱用于安装各种电力设备或电器元件,在这些设备元件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现有的配电箱散热和防尘功能不佳,容易对配电箱中的电力设备元件造成损害,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用散热效果好的配电箱,具备散热和防尘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箱散热和防尘功能不佳,容易对配电箱中的电力设备元件造成损害,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用散热效果好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所述配电箱本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配电箱本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粉尘感应器,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腔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两侧均连通有L型冷凝管,所述配电箱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L型冷凝管的底部贯穿配电箱本体的内腔并与水箱连通,所述配电箱本体内腔左侧的底部与内腔右侧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水箱内腔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功能箱,所述功能箱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出水管的右端贯穿至功能箱的内腔并与抽水泵连通,所述功能箱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抽水泵的顶部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顶部贯穿功能箱的顶部并延伸至冷却箱的顶部并与冷凝器连通;
[0005]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冷凝器、风机和抽水泵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感应器和粉尘感应器额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内腔左侧的顶部与右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0007]优选的,所述冷却箱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
[0008]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
[0009]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L型冷凝管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水箱右侧的底部开设有与出水管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功能箱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循环管相适配的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配电箱本体的表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表面的左侧
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配电箱本体、温度感应器、粉尘感应器、冷却箱、冷凝器、L型冷凝管、水箱、风机、出水管、承载板、功能箱、抽水泵、微控制器和循环管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配电箱本体内腔中的温度,同时能够降低配电箱本体内腔中的粉尘含量,达到保护配电箱本体中元件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箱散热和防尘功能不佳,容易对配电箱中的电力设备元件造成损害,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尘网,能够防止粉尘进入配电箱本体中,通过设置支撑柱和挡雨板,能够防止雨水进入配电箱本体中,通过设置滑轮,能够方便移动设备,通过设置通孔,能够使设备正常运行,通过设置箱门和把手,能够方便对配电箱中的元件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7]图4为系统原理示意图。
[0018]图中:1、配电箱本体;2、温度感应器;3、粉尘感应器;4、冷却箱;5、冷凝器;6、L型冷凝管;7、水箱;8、风机;9、出水管;10、承载板;11、功能箱;12、抽水泵;13、微控制器;14、循环管;15、防尘网;16、支撑柱;17、挡雨板;18、滑轮;19、箱门;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1]请参阅图1-4,一种电气自动化用散热效果好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配电箱本体1内腔左侧的顶部与右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5,通过设置防尘网15,能够防止粉尘进入配电箱本体1中,配电箱本体1的表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19,箱门19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0,通过设置箱门19和把手20,能够方便对配电箱中的元件进行安装,配电箱本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2,配电箱本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粉尘感应器3,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4,冷却箱4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6,支撑柱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17,通过设置支撑柱16和挡雨板17,能够防止雨水进入配电箱本体1 中,冷却箱4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L型冷凝管6相适配的通孔,水箱7右侧的底部开设有与出水管9相适配的通孔,功能箱1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循环管14相适配的通孔,通过设置通孔,能够使设备正常运行,冷却箱4内腔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冷凝器5,冷凝器5的两侧均连通有L型冷凝管6,配电箱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
接有水箱7,L型冷凝管6的底部贯穿配电箱本体1的内腔并与水箱7连通,配电箱本体1内腔左侧的底部与内腔右侧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风机8,水箱7内腔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9,水箱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0,承载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 18,滑轮18的数量为四个,通过设置滑轮18,能够方便移动设备,承载板 10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功能箱11,功能箱1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2,出水管9的右端贯穿至功能箱11的内腔并与抽水泵12连通,功能箱11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控制器13,抽水泵12的顶部连通有循环管14,循环管14的顶部贯穿功能箱11的顶部并延伸至冷却箱4的顶部并与冷凝器5连通;
[0022]微控制器13的输出端分别与冷凝器5、风机8和抽水泵12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微控制器13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感应器2和粉尘感应器3额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配电箱本体1、温度感应器2、粉尘感应器3、冷却箱4、冷凝器5、L型冷凝管6、水箱7、风机8、出水管9、承载板10、功能箱11、抽水泵12、微控制器13和循环管14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配电箱本体1内腔中的温度,同时能够降低配电箱本体1内腔中的粉尘含量,达到保护配电箱本体1中元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用散热效果好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2),所述配电箱本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粉尘感应器(3),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4),所述冷却箱(4)内腔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冷凝器(5),所述冷凝器(5)的两侧均连通有L型冷凝管(6),所述配电箱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7),所述L型冷凝管(6)的底部贯穿配电箱本体(1)的内腔并与水箱(7)连通,所述配电箱本体(1)内腔左侧的底部与内腔右侧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风机(8),所述水箱(7)内腔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9),所述水箱(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功能箱(11),所述功能箱(1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2),所述出水管(9)的右端贯穿至功能箱(11)的内腔并与抽水泵(12)连通,所述功能箱(11)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微控制器(13),所述抽水泵(12)的顶部连通有循环管(14),所述循环管(14)的顶部贯穿功能箱(11)的顶部并延伸至冷却箱(4)的顶部并与冷凝器(5)连通;所述微控制器(13)的输出端分别与冷凝器(5)、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