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背光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925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6
本申请适用于驱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背光驱动装置,通过开关电源电路基于交流信号生成光源供电信号,恒流驱动电路基于调光控制信号生成恒流驱动信号,通过升压降压电路基于恒流驱动信号对光源供电信号进行调节,以驱动光源模组正常发光,并通过短路保护电路对升压降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反馈信号进行监测,并基于电压反馈信号生成短路保护信号,在升压降压电路出现短路时关断光源供电信号,避免烧毁光源模组,解决了供电电压信号在升压降压电路出现故障时直接灌入LED灯串中,导致的LED灯串损坏,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背光驱动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背光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LED背光源中,通常需要通过升压降压电路对供电电压信号进行调节,从而为LED灯串提供用于正常发光的驱动电压。
[0003]然而,供电电压信号在升压降压电路出现故障时直接灌入LED灯串中,导致LED灯串损坏,增加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背光驱动装置,以解决供电电压信号在升压降压电路出现故障时直接灌入LED灯串中,导致的LED灯串损坏,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驱动电路,与光源模组连接,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
[0006]开关电源电路,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用于接收交流信号,并基于所述交流信号生成光源供电信号,以对所述光源模组进行供电;
[0007]恒流驱动电路,用于接收调光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调光控制信号生成恒流驱动信号;
[0008]升压降压电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驱动电路,与光源模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与所述光源模组连接,用于接收交流信号,并基于所述交流信号生成光源供电信号,以对所述光源模组进行供电;恒流驱动电路,用于接收调光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调光控制信号生成恒流驱动信号;升压降压电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以及所述光源模组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恒流驱动信号对所述光源模组两端的电压进行调节,并根据所述光源模组的输出电流生成供电反馈信号和电压反馈信号;所述供电反馈信号用于对所述恒流驱动信号进行调节;以及短路保护电路,与所述升压降压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并基于所述电压反馈信号生成短路保护信号;所述短路保护信号用于对所述光源供电信号的输出状态进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括:分压单元,与所述升压降压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压反馈信号生成分压信号;开关管单元,与所述分压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分压信号,并根据所述分压信号生成开关信号;以及光耦单元,与所述开关管单元和所述开关电源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开关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信号生成短路保护信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升压降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开关管单元,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地。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电流输出端共接于所述分压单元,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电流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电流输入端共接于所述光耦单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NP型三极管。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型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型MOS管。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单元包括光耦发光器、第五电阻以及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所述光耦发光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的阴极共接于所述开关管单元,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的阳极接地,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芯片的参考极悬空,所述光耦发光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供电端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降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
第七电阻、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三开关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以及第十五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勇王平蒋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