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流式通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83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混流式通风机,包括承载框、连接布、插销第二套筒和自锁滚轮,所述承载框的内侧固定有风机,所述承载框的右侧卡合连接有第一套筒,且最左侧的第一套筒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承载框上,所述连接布固定在承载框右端面与最左侧第一套筒之间、相邻第一套筒之间以及最右侧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且承载框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凸块,所述第二套筒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最右侧第一套筒的右侧,且第二套筒底部的右侧贯穿有限位架,该高效混流式通风机,将该装置移动至所需地点并拧松第二螺栓之后可手动向右拉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直至所有的连接布处于绷直状态,方便加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可使用长度。便加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可使用长度。便加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可使用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混流式通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高效混流式通风机
,具体为一种高效混流式通风机。

技术介绍

[0002]混流式通风机是介于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的风机,混流风机的叶轮让空气既做离心运动又做轴向运动,壳内空气的运动混合了轴流与离心两种运动形式,所以叫“混流”。
[0003]现有的高效混流式通风机上通风管道的长度不便加长和收纳,且稳定性得不到保证,过滤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混流式通风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高效混流式通风机上通风管道的长度不便加长和收纳,且稳定性得不到保证,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混流式通风机,包括承载框、连接布、插销第二套筒和自锁滚轮,所述承载框的内侧固定有风机,且承载框的左侧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滤网,所述承载框的右侧卡合连接有第一套筒,且最左侧的第一套筒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承载框上,同时相邻两个第一套筒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布固定在承载框右端面与最左侧第一套筒之间、相邻第一套筒之间以及最右侧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且承载框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凸块,同时凸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架,所述第二套筒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最右侧第一套筒的右侧,且第二套筒底部的右侧贯穿有限位架。
[0006]优选的,所述承载框的顶部内设置有电池组,且电池组电性连接有风机。
[0007]优选的,所述承载框与最左侧的第一套筒构成伸缩结构,且相邻两个第一套筒构成伸缩结构,同时最右侧的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构成伸缩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转架通过轴杆转动连接在凸块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插销贯穿凸块卡合连接在插销孔内,且插销孔开设在转架的前后端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右侧设置有抵杆,且抵杆螺纹连接在限位架上,同时限位架为“L”形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自锁滚轮固定在承载框底部的前后两侧和第二套筒底部的前后两侧,且自锁滚轮对称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混流式通风机,
[0013](1)将该装置移动至所需地点并拧松第二螺栓之后可手动向右拉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直至所有的连接布处于绷直状态,方便加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可使用长度,随后可拧松抵杆并向下按压限位架,直至限位架抵紧在地面上,拧紧抵杆可抵紧固定住限位
架,限位架对第二套筒起到抵撑的作用;
[0014](2)取下插销并手动转动转架至竖直状态后再将插销贯穿凸块插放在对应的插销孔内,方便固定住转架,转架对该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
[0015](3)风机可将风抽到该装置内,风在该装置内向右流动,风在进入该装置之前可在滤网的作用下得到过滤处理,使用完该装置之后可拧松抵杆并手动向上移动限位架,拧紧抵杆后可固定住限位架,再取下插销并转动转架至水平状态,接着将插销插放在对应的插销孔内,随后手动向左推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至原来的位置,再拧紧第一螺栓,以此固定住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方便完成收纳工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俯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承载框,2、风机,3、滤网,4、第一螺栓,5、电池组,6、第一套筒,7、连接布,8、凸块,9、转架,10、轴杆,11、插销,12、插销孔,13、第二套筒,14、第二螺栓,15、限位架,16、抵杆,17、自锁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混流式通风机,根据图1和图2所示,承载框1的内侧固定有风机2,且承载框1的左侧通过第一螺栓4固定有滤网3,承载框1的顶部内设置有电池组5,且电池组5电性连接有风机2,电池组5可在逆变器的作用下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供风机2使用,以此保证该装置的正常工作,承载框1的右侧卡合连接有第一套筒6,且最左侧的第一套筒6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在承载框1上,同时相邻两个第一套筒6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在一起,承载框1与最左侧的第一套筒6构成伸缩结构,且相邻两个第一套筒6构成伸缩结构,同时最右侧的第一套筒6与第二套筒13构成伸缩结构,拧松第二螺栓14之后可向右拉动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3,方便加长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3的可使用长度,使用完该装置之后可向左推动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3至原来的位置,方便收纳。
[0023]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布7固定在承载框1右端面与最左侧第一套筒6之间、相邻第一套筒6之间以及最右侧第一套筒6与第二套筒13之间,且承载框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凸块8,同时凸块8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架9,转架9通过轴杆10转动连接在凸块8之间,伸长完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3并抵撑住第二套筒13之后,再取下插销11并在轴杆10的作用下顺时针九十度转动转架9至竖直状态,转架9对该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使该装置得到更稳定的放置,插销11贯穿凸块8卡合连接在插销孔12内,且插销孔12开设在转架9的前后端面,转好转架9之后再将插销11贯穿凸块8卡放在对应的插销孔12内,方便固定住转架
9,第二套筒13的右侧设置有抵杆16,且抵杆16螺纹连接在限位架15上,同时限位架15为“L”形结构,向右拉好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3之后,再拧松抵杆16并向下移动限位架15,直至限位架15抵紧在地面上,拧紧抵杆16后可抵紧固定住限位架15,限位架15对第二套筒13起到抵撑的作用。
[0024]根据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二套筒13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在最右侧第一套筒6的右侧,且第二套筒13底部的右侧贯穿有限位架15,自锁滚轮17固定在承载框1底部的前后两侧和第二套筒13底部的前后两侧,且自锁滚轮17对称设置,手动推动该装置时,该装置可在自锁滚轮17的作用下移动,从而使该装置的移动操作更加便捷。
[002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效混流式通风机时,首先通过自锁滚轮17将该装置移动至所需地点,电池组5在逆变器的作用下将直流变为交流电为装置供电,向下拧松第二螺栓14之后再手动向右拉动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3,直至所有的连接布7处于绷直状态,以此加长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13的可使用长度,随后拧松抵杆16并向下按压限位架15,直至限位架15抵紧在地面上,接着拧紧抵杆16,以此抵紧固定住限位架15,限位架15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流式通风机,包括承载框(1)、连接布(7)、插销(11)第二套筒(13)和自锁滚轮(17),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1)的内侧固定有风机(2),且承载框(1)的左侧通过第一螺栓(4)固定有滤网(3),所述承载框(1)的右侧卡合连接有第一套筒(6),且最左侧的第一套筒(6)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在承载框(1)上,同时相邻两个第一套筒(6)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布(7)固定在承载框(1)右端面与最左侧第一套筒(6)之间、相邻第一套筒(6)之间以及最右侧第一套筒(6)与第二套筒(13)之间,且承载框(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凸块(8),同时凸块(8)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架(9),所述第二套筒(13)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在最右侧第一套筒(6)的右侧,且第二套筒(13)底部的右侧贯穿有限位架(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流式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1)的顶部内设置有电池组(5),且电池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双通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