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埃里希莱曼专利>正文

特别是用于栽培植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个特别是用于栽培植物的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盆(2),在该盆的底部设置了多个开口(10)。每个开口(10)都具有一个第一部分(12)和一个第二部分(13),该第一部分(12)在底部(3)上构成并伸展到盆壁(4),该第二部分(13)与第一部分(12)邻接并在盆壁(4)的靠近底部的区域构成。开口(10)的第一部分(12)在盆内胜(14)中在构造出侧向穿透开口(Z0)的情况下被一个至少部分地与底部(3)间隔一定距离的隆起件(15)所覆盖。根尖一旦到达位于隆起件(15)和底部(3)之间的穿透开口(20),它们就死亡,因为,它们与光线和空气发生接触。由此,以简单的方式有效地阻止所不希望的根的转曲生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别是用于栽培植物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类型的一种装置,特别是用于栽培植物的装置。在实际中公知那些也被称为培养盆或栽培板的装置。在这些盆中,每个盆的底部大都有多个孔,浇的多余的水可以从这些孔中流出。通常,这些盆都有圆形横截面,并且从底部到其上面的开口呈锥形扩大。这样的盆在很多园圃和苗圃中用于植物的栽培、增殖培养和进一步培育,但也被用在家庭中,以栽种各种种类的植物。在这些盆中,由于根的增长会导致下面的问题发生,即,如果根到达盆的壁面,它不能穿透盆壁,从而就以螺旋形式沿着盆壁向下向盆的底部生长,而根一旦达到盆的底部,它就以环形形状沿着盆的壁面生长,导致根在盆中形成不可控制的转曲生长。根不能返回生长到盆的中央区域。根的这种转曲生长会在以后由盆中移出栽到地里时给植物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主要的缺点在于,一根在盆中占支配地位的转曲生长在由盆移出栽到露天园圃中时依然保持,只有很少的根能摆脱这种转曲生长,从而在土壤中的生根延迟,这导致由根吸收的水份和养料减少。-随着根的加粗,转曲生长随着时间的增长会导致根颈的收缩,这进一步影响水份和养料的吸收。-由于根在土壤中的生根减少,植物在土壤中的固定不够充分,从而对于落叶树和针叶树,有大多得的倾倒危险。-由于转曲生长而延缓生根,意味着在移栽之后的初期阶段中养护费用提高,因为,由于根在其周围土壤中生根不好,这可以导-->致根球状的干枯。从而对于这种植物要更经常地浇水,必要时浇的水量更大。此外,在实践中还公知由多个盆组成的所谓栽培板。虽然在无底的栽培板上可以阻止根的转曲生长,但是,这是与高的工作耗费相联系,因为在此必须将栽培板高置,从而仅仅具有小盆的栽培板可被使用,因为在具有大直径盆的栽培板中,诸如泥炭、沙子或混合黏土或者说腐殖土等培养基会从无底的盆中漏出。在引言中所述类形的装置由US-A-4 510 712公开。在该文献中,虽然谈到了根的螺旋生长问题,在其中建议了阻止转曲生长的装置,它们被垂直地安置在盆壁的内壁上,在侧向盆壁的下部区域设置了多个排水孔。此外,由“Gaertnerboerse”杂志,17/1995,第746页公开了底部开孔的盆的例子。由EP-Al-0 599 798公知的该植物盆具有一个侧向的排水口,该排水口通到一个空心腔,该空心腔向外至少部分地由隔片构成边界。根据该文献,每个空心腔都以侧壁为界。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装置,特别是用于栽培植物,其中以简单方式有效地阻止根的转曲生长。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任务由开头所述类型的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装置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构造出侧向开口的情况下,在盆的内腔内,借助一个至少部分地与底部间隔一定距离的隆起件,将开口的第一部分覆盖起来。在例如用腐殖土填充盆时,该隆起件阻碍腐殖土进入该至少一个开口,从而该开口不被土壤或培养基充满。由此,在隆起件和盆的底部之间,在每个隆起件侧面都形成一个大体径向分布的穿透开口。一旦植物的根通过这个穿透开口进入自由空间,它就与光线和环境大气例如空气接触,从而根尖死去,因而就不会出现所不希望的根的转曲生长。此外有利的是,在换盆或移栽到更大的-->盆或露天园圃时,植物会更快地进一步生长,因为,那些根尖在穿透开口区域死去的根与土壤接触后立即开始生成新根。这导致从老的根球中更快生出根,并在植物和新土或培养基之间形成一个“更能承受的”联系。由于发根茁壮,植物在所有的方向都牢固地固定于土壤中,从而植物倾倒的危险也少了一些。这样,就能以一个简单的方式防止植物根的转曲生长。以有利的方式将隆起件构造为基本上水平分布,或者构造为V字形,并且带有指向该至少一个开口的第一部分的尖部,在此,隆起件的尖部最好与底部的下侧面处于一个平面上。特别是在直径小的盆中,隆起件的V字形构造可以阻碍根穿出开口第一部分的进一步生长,从而阻止根的转曲生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进一步构造,该至少一个开口的在底部上构成的第一部分被构造为矩形形状,并且具有一个在盆的径向方向上伸展的纵轴线。由此保证了一个在盆的底部在盆的圆周方向生长的根,最迟在一整圈后到达开口区域,从而与光线和空气接触,这样,根的进一步转曲生长就被阻止。通过将该至少一个开口特殊构造成具有构造在底部和盆壁上的两部分,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毫无困难地被放置在一个地面上,因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穿透开口之间且被隆起件覆盖的区域(空心腔)也含有充分的光线和氧气。有利的是,该至少一个开口的在盆壁的靠近底部区域内构成的第二部分被构造为向底部展宽的梯形形状,或者被构造为两个相邻的三角形开口的形状,具有指向盆填入口的尖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进一步构造使得本专利技术装置具有良好的可堆垛性。此外,通过该至少一个开口第二部分的梯形或者设置两个三角形的构造,使得它在靠近底部区域比在远离底部区域获得更多的光线和氧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进一步构造,将隆起件的一个端部与盆壁连接,将与该端部相对的另一个端部借助一个大体垂直的壁与底部-->连接起来。由此保证,即便腐殖土或植物较重,隆起件也不会被压下,从而每个穿透开口的横断面在一个增高的、从上面作用在隆起件上的重力作用下,仍然完全保持不变。通过隆起件的这种支撑,有效地阻止了穿透开口横断面积的紧缩和缩小。大的穿透开口能确保所浇的过多的水流出,因为,它不容易堵塞。以有利的方式将隆起件构造得比该至少一个开口的在底部构成的第一部分稍微窄和短一些,而壁则被构造为向底部展宽的梯形形状以及被安置成稍微向盆边缘偏斜。类似于前面提到的该至少一个开口第二部分的梯形构造,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这些特征也有利于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堆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进一步构造,该至少一个隆起件在其指向该至少一个开口在底部构成的第一部分的下侧面上,在其径向伸展的中心线的高度上,在其整个长度范围内,具有一个同样是径向伸展的垂直分割壁,该分割壁的下边缘大体与盆底部的下侧面在一个直线上。由此,特别是在其至少一个开口具有在底部上构造的狭长的第一部分的小盆中,有效地防止了根在圆周范围的进一步生长,从而也有效地防止了该开口的这一部分被根跨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进一步构造,设置了4个开口,并且,每个开口在圆周方向,都与邻近的开口之间形成大约90度的夹角。由此进一步减小了根的转曲生长,因为一个在盆的圆周方向沿着底部生长的根早早地到达一个开口,从而接触光线和空气,它的尖部也就死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进一步有利的构造,盆壁具有至少一个基本上垂直伸展的导向筋,该导向筋在径向方向从盆壁的内侧向盆内腔伸展,其中,导向筋最好具有一个大体是三角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在从盆的底部到盆的填入口方向上减小。通过这样的特征,进一步减小了植物根的转曲生长,因为,在底部的上面,根在盆圆周方-->向的进一步生长就已经受到阻碍,这样,根很快就向底部转向,不久就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开口接触。导向筋的向上减小的横截面使得装置的堆垛更为容易,因为在双重功能的意义下,导向筋还有对中的功能。以有利的方式设置了4个导向筋,并且每个导向筋在圆周方向都与邻近的导向筋形成大约90度的夹角,在此,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进一步构造,导向筋和开口交替地安排在盆的圆周方向,或者这样重合设置,即每个导向筋都离开一个隆起件沿着盆壁伸展。这样,那些通过导向筋而向底部转向的根,在1/8或1/4圈之后,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特别是用于栽培植物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盆(2)该盆在其底部(3)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0,11),其中,该至少一个开口(10)具有一个第一部分(12)和一个第二部分(13),该第一部分(12)构造在底部(3)上并伸展到盆壁(4),该第二部分(13)与第一部分(12)相邻并且被构造在盆壁(4)的靠近底部区域内,其特征为,开口(10)的构造在底部(3)上的第一部分(12)在盆内腔(14)中被一个隆起件(15)在构造出侧向的穿透开口(20)的情况下所覆盖,该隆起件(15)至少部分地与底部(3)间隔一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8-1-14 19801141.51.特别是用于栽培植物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盆(2)该盆在其底部(3)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0,11),其中,该至少一个开口(10)具有一个第一部分(12)和一个第二部分(13),该第一部分(12)构造在底部(3)上并伸展到盆壁(4),该第二部分(13)与第一部分(12)相邻并且被构造在盆壁(4)的靠近底部区域内,其特征为,开口(10)的构造在底部(3)上的第一部分(12)在盆内腔(14)中被一个隆起件(15)在构造出侧向的穿透开口(20)的情况下所覆盖,该隆起件(15)至少部分地与底部(3)间隔一定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该隆起件(15)被构造为基本上水平分布,或者被构造为V字形,带有指向该至少一个开口(10)的第一部分(12)的尖部(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隆起件(15)的尖部(28)与底部(3)的下侧面(25)位于一个平面内。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装置,其特征为,该至少一个开口(10)的、在底部(3)上构造的第一部分(12)被构造为矩形的,并且具有一个在盆(2)径向方向上伸展的纵轴线(17)。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该至少一个开口(10)的在盆壁(4)的靠近底部区域构造的第二部分(13),被构造为向底部(3)扩宽的梯形形状,或者被构造为两个相邻的三角形开口(29)的形状,具有指向盆(2)的填入口(7)的尖部(34)。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隆起件(15)的一个端部与盆壁(4)相连,而另一个相反的端部借助于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里希莱曼
申请(专利权)人:埃里希莱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