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栽培装置。其具有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桌形保持具,以及分散放置于该保持具上,各自装满栽培土的育苗容器,从母株长出的长匐茎顺次在上述育苗容器的栽培土中扎根生长,培育子苗,其特征是在上述保持具上分散放置的上述育苗容器中,包括了让上述母株的根种植在栽培土中的母株用容器,其高度与上述育苗容器上端大致在同一水平,从母株长出的长匐茎不会垂下而产生缠绕,可以沿着保持具的表面延伸,直至植根于育苗容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栽培装置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摘取例如草莓之类的母株上长出的、被称为长匐茎的藤蔓,然后摘取并培育子苗的栽培装置的专利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适合于高架种植的栽培装置的专利技术。种植草莓时,基本上都是摘取其母株上长出的长匐茎,将其分成若干子苗,再对一株、株的子苗进行培育。例如,技术公开第33643/1995号日本专利公报所述的那样,在畦田中种植母株,让其长出长匐茎(藤蔓),让该长匐茎长到保持在沿畦田设置的框架上的育苗钵中,培育出子苗。该公报所述的是一种在畦田中种植母株,让长匐茎长到育苗容器中进行育苗的土地采苗方法。对于草莓的种植,近来广泛地采用所谓的高架种植法。用于这种高架种植的装置,在例如技术公开第16495/1994号日本专利公报中就有说明。这种装置是将育苗容器放置于框架的顶板上,其高度让生产者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给育苗容器施肥、浇水比较简单,因此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在这种高架种植方法中,育苗容器是放置在框架上的,母株如前面的专利公报中所述是扎根于土地中的,因此高架栽培装置要另外配备专用的采苗装置。这样,从母株摘取子苗与子苗的培育可以采用土地种植与高架种植相结合的办法,可以采用高架采苗与高架育苗,土地采苗与高架育苗,或者土地采苗与土地育苗相结合的各种办法。不过,从防止病虫害以及方便生产者进行操作与管理的角度来说,当然-->最好还是采苗与育苗都采用高架的办法。在采苗与育苗都采用高架的情况下,就必须在放置着许多装有子苗的育苗容器的搁板上,再放置装母株用的种植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例如就将种植钵简单地放置于搁板上,让长匐茎长到其周围的育苗容器中进行育苗,也可以沿搁板四周放置种植钵,同样地让长匐茎长到育苗容器中去。但是,如采用将种植钵放置在搁板上的方法,由于从母株长出的长匐茎高度与搁板之间有一个落差,因此多数长匐茎在长到育苗容器之前很容易产生缠绕。而且如种植钵与育苗容器之间的落差过大,在该落差部分就可能长出初生苗,就可能造成初生苗到达不了育苗容器的情况。因此,即使在搁板上放置许多育苗容器,其中有一部分没有用,会导致减产,对育苗生产率产生很大影响。另外,由于种植钵本身的重量再加上其中的栽培土的重量,搁板的负荷很大,因此必须提高支承搁板的框架的强度,导致成本提高。如在支承框架的四周放置许多种植钵,则放置种植钵的部分所占面积要增加,必须对装置进行扩充。这样,如采苗与育苗都用高架的办法,除了长匐茎会在母株与育苗容器之间产生缠绕,以及因为距离不对影响子苗的育苗外,还会产生设备方面的新问题。特别是由于现在尚难确定分布放置在支承框架上的育苗容器与母株用种植钵的最佳位置关系,所以要想促进子苗同样发育成长受到限制,对提高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在搁板上高效率地从母株采苗,培育子苗的栽培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栽培装置具有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桌形保持具,以及-->分散放置于上述保持具上、各自装满栽培土的育苗容器,从母株长出的长匐茎顺次在上述育苗容器的栽培土中扎根生长,培育子苗,其特征是在上述保持具上分散放置的上述育苗容器中,包括了让上述母株的根种植在栽培土中的母株用容器,其高度与上述育苗容器上端大致在同一水平。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进行从母株采苗与培育子苗作业负担较小的高架种植,同时因为母株用容器包含在保持具的范围内,所以设备的占用面积可以控制到最低限度。由于母株用容器上端的高度与育苗容器大致相同,因此从母株长出的藤蔓不会因下垂产生缠绕,可以沿着保持具表面延伸。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保持具具有埋设上述育苗容器与母株用容器上端的凹部,供给到上述保持具上的水可分别流向上述育苗容器与母株用容器。采用这样的结构,如将水浇在保持具上面,由于水汇集在育苗容器与母株用容器四周的保持具凹部中,所以水能迅速地流入这些容器,子苗与母株可以获得同样多的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桌形保持具上除了培育子苗用的育苗容器外,还在分散放置的该育苗容器中,包括了种植母株用的母株用容器,因此可以进行从母株采苗与培育子苗作业负担较小的高架种植,同时因为母株用容器包含在保持具的范围内,所以设备的占用面积可以控制到最低限度。由于母株用容器上端的高度与育苗容器大致相同,因此从母株长出的藤蔓不会垂下,可以沿着保持具表面延伸,从而防止长匐茎的缠绕。所以,对长匐茎的操作管理比较方便,可促进子苗迅速地生长。如在一个母株用容器中种植一株,或者在同一母株用容器中栽培土被隔开的部分种植一株母株,则容器内母株与母株的根不会发生相互干扰,可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还可以防止土壤传染病的传染。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母株用容器的开孔部设在保持具中育苗容器开孔部的中央附近,从多个母株用容器长出的长匐茎分布在保持具的左右或者上下,因此可以方便地在各育苗容器中种植子苗。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由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桌形保持具与支承具构成,分别在保持具上设有装载育苗容器的开孔部,在支承具上设有装载母株用容器的开孔部,因此可以在支承具上装载更多的母株用容器,因为与装载育苗容器的保持具有所区别,因此从母株用容器延伸出来的长匐茎可在育苗容器中扎根,不会发生缠绕。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装载母株用容器的支承具设置于装载育苗容器的保持具的一边,因此从母株用容器延伸出来的长匐茎可在上下任一方向依次在装载在保持具上的育苗容器中扎根,生成子苗。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支承具设置于保持具与保持具之间的中间位置,因此可以将从装载在支承具上的母株用容器延伸出来的长匐茎向左右分开,进行子苗的培育,不会发生缠绕。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装载母株用容器与育苗容器的保持具或支承具的搁板上开设的开孔部周围分别形成有凹部,在供水时,水能汇集起来,迅速地供给母株用容器与育苗容器中的栽培土,所以子苗与母株能得到同样多的水,能维持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供给水与液体肥料的供水设备,因此可以恰当地给母株与子苗供水、施肥,便于进行管理、促进生长。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栽培装置基本思想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栽培装置子苗培育情况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表示沿图2的A-A线的纵截面图。图4(a)是母株用容器安装结构从与支承杆平行的方向垂直相交的角度看的示意图,图4(b)是表示沿图4(a)的B-B线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保持具与支承具组合设置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沿图5的C-C线的纵截面图。图7是表示保持具与支承具另一种组合设置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保持具与支承具另一种组合设置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保持具与支承具另一种组合设置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保持具与支承具另一种组合设置的示意图。图1与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栽培装置的示意图,图1是其要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母株采苗以及培育子苗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栽培装置是一种适用于高架种植的栽培装置,由与直立于地面的4根支柱1a的上端相连的支承棍1b,以及连接在支承棍1b与支承棍1b之间的5根支承杆1c构成一个框架,保持具2放置于支承杆1c上,母株用的母株用容器3与子苗用的育苗容器4可任意取放地放置在该保持具2上。保持具2由树脂制成,呈板状,在大致中央部位开设有可放入母株用容器3的安置孔2a,以及放入育苗容器4的插入孔2b。安置孔2a是一个在中央的支承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栽培装置,具有设置于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桌形保持具,在上述保持具上开有装载一定数目装有栽培土的母株用容器,以及同样装有栽培土的育苗容器用的插入孔,从上述母株用容器长出的长匐茎依相邻的育苗容器的次序在上述育苗容器中生长,其特征是在上述保持具上设有安置孔,使得母株用容器能在与上述育苗容器上端大致同样的高度,设置在上述育苗容器的分散设置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9-8 254304/991.一种栽培装置,具有设置于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桌形保持具,在上述保持具上开有装载一定数目装有栽培土的母株用容器,以及同样装有栽培土的育苗容器用的插入孔,从上述母株用容器长出的长匐茎依相邻的育苗容器的次序在上述育苗容器中生长,其特征是在上述保持具上设有安置孔,使得母株用容器能在与上述育苗容器上端大致同样的高度,设置在上述育苗容器的分散设置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母株用容器的安置孔开设在上述保持具上上述育苗容器的插入孔群的中央附近。3.一种栽培装置,具有设置于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桌形保持具与支承具,在上述保持具上开有装载一定数目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浩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冈丸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