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柱面成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254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圆柱面成像方法是:一个典型的由镜头和传感器组成的成像系统,在其镜头靠物方一侧安装一个圆锥体反光镜,通常采用顶角为90度的圆锥体反光镜,圆锥体反光镜的旋转轴与成像系统主光轴重合,使圆锥体反光镜四周的物体经圆锥体反射后被成像系统成像,而成像系统主光轴前方的物体被遮挡不能成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把主光轴四周的一个圆柱面的物体成像在传感器的各个环带上,该成像圆柱面的半径大小可以通过镜头对焦来调整,圆柱面轴向视场角可以通过改变成像镜头焦距和传感器成像面大小来调整,而圆周方向始终是完整的一周,即360度。特别适合于圆柱型管状物体内壁的检测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柱面成像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的成像系统都是对平面物体成像的,如不考虑成像的景深因素,被成像物面是一个平面,像平面大多数也是平面。这一类成像系统对一般应用场合是完全适用的。除了平面成像以外,还有二种成像方式一种是360度转动全景成像,另一种是半球成像。360度转动全景成像系统是一种分时扫描成像系统,需要一个转动扫描机构,保证镜头转动与胶片移动同步进行,该系统的成像面是一个以镜头为圆心,光轴方向(也即水平方向)物距为半径的垂直于地平面的圆柱面,适合于集体照、大场景等的拍摄。半球成像技术是最近才出现的新技术,它能一次性的对镜头正面半球空间离镜头同一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比一般的广角、鱼眼镜头有更大的视场角。但是有些被摄物体,如炮筒、下水管道等圆柱型管道内壁等,一般的平面成像系统就需要有轴向和圆周方向二个扫描系统,成像过程非常慢;全景成像系统因为本身是扫描成像,加上管道内壁成像时需要的轴向扫描,与平面成像系统一样,也是一个二维扫描过程,速度慢;而半球成像系统是对镜头正面半球空间离镜头同一距离的景物成清晰像,管道内壁只有很小的一圈而不是较大的一段能成清晰像,而且半球成像系统本身结构复杂,成本很高。因此目前没有一种成像系统能对管状物体内壁清晰快速成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面成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圆柱面成像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个典型的由镜头和传感器组成的成像系统,在其镜头靠物方一侧安装一个圆锥体反光镜,圆锥体反光镜的旋转轴与成像系统主光轴重合,使圆锥体反光镜四周的物体经圆锥体反射后被成像系统成像,而成像系统主光轴前方的物体被遮挡不能成像。通常,采用顶角为90度的圆锥体反光镜,圆锥体的旋转轴与主光轴重合,使圆锥体反光镜四周的物体经圆锥体反射的光路转向正好为90度,被成像物面为圆锥体四周的圆柱环带,该圆柱环带中心线与主光轴重合。本专利技术的成像系统能够把以主光轴为轴心的一个圆柱面的物体清晰成像在传感器的各个环带上,该被成像圆柱面的半径大小可以通过镜头对焦来调整,圆柱面轴向视场角可以通过改变成像镜头焦距和传感器成像面大小来调整,而圆周方向始终是完整的一周,即360度。特别适合于圆柱型管状物体内壁的检测成像。本专利技术的特点1)被成像物体面为一个以主光轴为轴心的圆柱面,离光轴相同距离的整个圆柱面均能清晰成像,特别适合于圆柱型管状物体内壁的检测成像;2)被成像圆柱面的半径大小可以通过镜头对焦来调整;3)圆柱面轴向视场角可以通过改变成像镜头焦距和传感器成像面大小来调整;4)一次成像就能对圆柱面完整的一周,即360度成像,免去了圆周方向的扫描运动,成像速度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圆柱面成像方法的物面与像面对应关系,图2a为物面,即被成像圆柱面展开图,图2b是所成图像示意图;图3不同对焦位置时,被清晰成像的圆柱面半径变化示意图;图4为成像镜头不同焦距时圆柱面轴向视场角的变化。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圆柱面成像方法,其原理参照图1,一个典型的由传感器1和镜头2组成的成像系统,其镜头靠物方一侧安装一个圆锥体反光镜3,图例所示,安装的是一个顶角为90度的圆锥体反光镜,圆锥体反光镜的旋转轴与主光轴重合,图中用OO’表示,使圆锥体四周的圆柱面4上的物体经圆锥体反射后被成像系统成像,而成像系统主光轴OO’前方的物体被遮挡不能成像。本专利技术的成像系统能够把以主光轴为轴心的一个圆柱面的一段物体,图中5为成像区域,从AA’圆环到BB’圆环的整段圆柱面清晰成像在传感器的各个环带上。本专利技术把圆柱面物体成像于平面状像传感器的圆环上,如图2所示。图2a为物面,被成像圆柱面以展开图表示;图2b为像面。成像系统把物方的每一个圆,如图中的景物“ABCDEFGHIJKLMNOP”成像在传感器上的一个环带上,物方不同位置的圆环,在像方成为不同半径的环带。显然物象放大倍率是不均匀的,但是是有规律的,可以用软件给予校正。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圆柱面成像方法,被成像圆柱面的半径大小可以通过镜头对焦,即镜头焦平面和传感器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如图3所示。镜头后移,即对较远物体对焦时,清晰成像的圆柱面半径就比较大,(如图3a所示);而镜头前移,即对较近物体对焦时,清晰成像的圆柱面半径就比较小,(如图3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圆柱面方法,其圆柱面轴向视场角可以通过改变成像镜头焦距和传感器成像面大小来调整,而圆周方向始终是完整的一周,即360度。图4示意画出了成像镜头焦距与圆柱面轴向视场角之间的关系。图4a为镜头焦距比较短的情况,成像区域比较大,即轴向视场角比较大;图4b为镜头焦距比较长的情况,成像区域比较小,即轴向视场角比较小。不同的应用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焦距的成像镜头,以获得不同的轴向视场角。以1/3”CCD作为像面传感器为例,成像镜头焦距为6毫米时,得到轴向视场角为33度,成像镜头焦距为20毫米时,轴向视场角仅为10度。而圆周方向视场角始终为360度。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圆柱面成像方法特别适合于圆柱型管状物体内壁的检测成像。权利要求1.一种圆柱面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典型的由镜头(2)和传感器(1)组成的成像系统,在其镜头(2)靠物方一侧安装一个圆锥体反光镜(3),圆锥体反光镜的旋转轴与成像系统主光轴重合,使圆锥体反光镜四周的物体经圆锥体反射后被成像系统成像,而成像系统主光轴前方的物体被遮挡不能成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面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锥体反光镜的顶角为90度,使圆锥体反光镜四周的物体经圆锥体反射的光路转向正好为90度,被成像物面为圆锥体四周的圆柱环带,该圆柱环带中心线与主光轴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面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改变成像镜头焦距和传感器成像面大小来调整成像的圆柱面轴向视场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面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改变镜头焦平面和传感器的相对位置来调整成像的圆柱面半径大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圆柱面成像方法是一个典型的由镜头和传感器组成的成像系统,在其镜头靠物方一侧安装一个圆锥体反光镜,通常采用顶角为90度的圆锥体反光镜,圆锥体反光镜的旋转轴与成像系统主光轴重合,使圆锥体反光镜四周的物体经圆锥体反射后被成像系统成像,而成像系统主光轴前方的物体被遮挡不能成像。本专利技术能够把主光轴四周的一个圆柱面的物体成像在传感器的各个环带上,该成像圆柱面的半径大小可以通过镜头对焦来调整,圆柱面轴向视场角可以通过改变成像镜头焦距和传感器成像面大小来调整,而圆周方向始终是完整的一周,即360度。特别适合于圆柱型管状物体内壁的检测成像。文档编号G03B37/00GK1558289SQ20041001602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冯华君, 徐之海, 李奇, 戴顺林, 边美娟 申请人:浙江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面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典型的由镜头(2)和传感器(1)组成的成像系统,在其镜头(2)靠物方一侧安装一个圆锥体反光镜(3),圆锥体反光镜的旋转轴与成像系统主光轴重合,使圆锥体反光镜四周的物体经圆锥体反射后被成像系统成像,而成像系统主光轴前方的物体被遮挡不能成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华君徐之海李奇戴顺林边美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