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42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主换热部和第二主换热部,所述第一主换热部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一辅换热部和第二辅换热部,所述第一辅换热部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顶端相连且向远离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辅换热部与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顶端相连且向远离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方向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具有凝露少、换热性能好等优点。能好等优点。能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诸如风管机等空调器,为了提高换热面积,采用A型换热器,受到风扇系统的影响,换热器两侧的风量会有所差别,导致换热器两侧形成一定的温差,在空调器内部形成凝露,且换热器的分流均匀将变得更加困难,进一步造成经过换热器后的空气存在温差,加剧了凝露的形成。此外,A型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也未达到最佳,影响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具有凝露少、换热性能好等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主换热部和第二主换热部,所述第一主换热部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一辅换热部和第二辅换热部,所述第一辅换热部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顶端相连且向远离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辅换热部与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顶端相连且向远离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方向延伸。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具有凝露少、换热性能好等优点。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顶端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顶端相连。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辅换热部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顶端向远离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第二辅换热部从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顶端向远离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方向水平延伸。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换热部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相连;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辅换热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相连。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换热部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辅换热部和所述第二辅换热部的下方。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板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另一侧。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辅换热部和所述第二辅换热部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相连。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板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辅换热部和所述第二辅换热部的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辅换热部和所述第二辅换热部的另一侧。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主换热部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之间形成第一换热区域,所述第一辅换热部和所述第一主换热部之间形成第二换热区域,所述第二辅换热部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之间形成第三换热区域,所述第一辅换热部和所述第二辅换热部的上方形成第四换热区域;其中,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区域相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四换热区域相连通。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换热器邻近所述出风口设置。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空调器1、壳体10、进风口11、出风口12、
[0021]换热器20、第一主换热部21、第二主换热部22、第一辅换热部23、
[0022]第二辅换热部24、
[0023]第一支撑杆30、第二支撑杆40、第一连接板50、第二连接板60、
[0024]第一换热区域100、第二换热区域200、第三换热区域300、第四换热区域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
或多个。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0030]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1,该空调器1可以为立式风管机。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1包括壳体10和换热器20。
[0032]壳体10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
[0033]换热器20设于壳体10内,换热器20包括第一主换热部21、第二主换热部22、第一辅换热部23和第二辅换热部24。
[0034]第一主换热部21和第二主换热部22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一辅换热部23与第一主换热部21的顶端相连且向远离第二主换热部22的方向延伸,第二辅换热部24与第二主换热部22的顶端相连且向远离第一主换热部21的方向延伸。
[0035]举例而言,进风口11设于壳体10的底部,出风口12设于壳体10的顶部,换热器20邻近出风口12设置。
[0036]第一主换热部21和第二主换热部22之间形成第一换热区域100,第一辅换热部23和第一主换热部21之间形成第二换热区域200,第二辅换热部24和第二主换热部22之间形成第三换热区域300,第一辅换热部23和第二辅换热部24的上方形成第四换热区域4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主换热部和第二主换热部,所述第一主换热部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一辅换热部和第二辅换热部,所述第一辅换热部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顶端相连且向远离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辅换热部与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顶端相连且向远离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顶端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顶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换热部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顶端向远离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第二辅换热部从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的顶端向远离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的方向水平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辅换热部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换热部相连;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辅换热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换热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换热部和所述第二主换热部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辅换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瑞赵若尘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