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水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225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压系统,包括截止阀Ⅰ、截止阀Ⅱ、过滤器Ⅰ、过滤器Ⅱ、二位二通电磁阀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Ⅱ、二位二通电磁阀Ⅲ、单向阀Ⅰ、单向阀Ⅱ、电磁比例减压阀、气驱液泵、气动针阀Ⅰ、气动针阀Ⅱ、气动针阀Ⅲ、气动针阀Ⅳ;根据水压试验工艺流程,构成预充水通道、升压通道、保压通道、泄压通道和吹扫通道,涵盖了试验的整个工艺过程,自动化程度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水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管状及腔体类零部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其材质选择、焊接工艺水平、承压性能等直接决定了整体的性能。破坏性试验作为质量检测的关键测试,亟需一套水压系统以满足用户需要。
[0003]目前相关水压试验系统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程度较低,存在功能单一、效率低下、操作性差等缺点,严重影响了试验系统的准确、高效和安全。本系统主要实现水压过程的预充水—升压—保压—卸压—吹扫多种功能。在水压试验开始时,在人机界面按下预充水按钮,水箱的水会经过泵—单向阀—气动针阀进入试件,待试件进口处传感器检测试件进口处压力稳定时,则认为预充水环节结束,开启升压操作,此时通过气驱液增压泵将水泵入试件,待试件进口处传感器压力显示达到预定的压力时,关闭升压通道的气动针阀进入试验的保压状态,保压时间达到要求时进入卸压环节,这时卸压通道气动针阀开启进行卸压将水排至预定水槽,待试件进口处传感器显示压力为零或接近零时开启吹扫通道的气动针阀,压缩空气经过阀进入试件将水吹走以保证试件的洁净度要求,至此整个水压试验结束。
[0004]针对目前水压系统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不高,尤其对于超高压,工作压力达300Mpa及以上,其安全性能、可靠性能仍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水压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多功能水压系统,包括截止阀Ⅰ、截止阀Ⅱ、过滤器Ⅰ、过滤器Ⅱ、二位二通电磁阀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Ⅱ、二位二通电磁阀Ⅲ、单向阀Ⅰ、单向阀Ⅱ、电磁比例减压阀、气驱液泵、气动针阀Ⅰ、气动针阀Ⅱ、气动针阀Ⅲ、气动针阀Ⅳ;
[0007]储水箱的出口依次连接截止阀Ⅰ、过滤器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的输出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单向阀Ⅱ,另一路连接气驱液泵的介质进口;单向阀Ⅱ的出口连接气动针阀Ⅱ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Ⅱ的介质出口连接试件;供气源的出口依次连接截止阀Ⅱ、过滤器Ⅱ之后分成三路,一路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Ⅱ连接电磁比例减压阀的介质进口,电磁比例减压阀的介质出口接入气驱液泵的气体调节接口,气驱液泵的介质出口连接气动针阀Ⅰ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Ⅰ的介质出口连接试件;另一路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Ⅲ连接单向阀Ⅰ,单向阀Ⅰ的出口分别接入气动针阀Ⅲ、气动针阀Ⅰ的通断控制接口以及启动针阀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Ⅲ的介质出口接入试件;第三路分别接入气动针阀Ⅳ、气动针阀Ⅱ的通断控制接口,气动针阀Ⅳ的介质出口接入排水槽,介质进口连接试件;气动针阀Ⅰ、气动针阀Ⅱ、气动针阀Ⅲ、气动针阀Ⅳ的泄压/排放介质出口排空。
[0008]优选的,根据水压试验工艺流程,包括预充水通道、升压通道、保压通道、泄压通道
和吹扫通道。
[0009]优选的,所述的预充水通道为储水箱出口依次连接截止阀Ⅰ、过滤器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单向阀Ⅱ;单向阀Ⅱ的出口连接气动针阀Ⅱ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Ⅱ的介质出口连接试件;所述截止阀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气动针阀Ⅱ根据预充水指令触发开启。
[0010]优选的,所述的升压通道为储水箱出口依次连接截止阀Ⅰ、过滤器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将储水箱中的水输入气驱液泵;供气源的输出依次连接截止阀Ⅱ、过滤器Ⅱ、二位二通电磁阀Ⅱ、电磁比例减压阀,将气体输入气驱液泵的气体调节接口,气驱液泵的输出井气动针阀Ⅰ连接至试件;所述截止阀Ⅰ、截止阀Ⅱ、二位二通电磁阀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Ⅱ、电磁比例减压阀、气动针阀Ⅰ根据升压指令触发开启。
[0011]优选的,升压速率通过电磁比例减压阀进行调节。
[0012]优选的,所述的保压通道与升压通道连接方式相同,根据保压指令触发关闭气动针阀Ⅰ。
[0013]优选的,所述的泄压通道为排水槽与试件之间连接气动针阀Ⅳ,所述气动针阀Ⅳ根据泄压指令触发开启。
[0014]优选的,所述的吹扫通道为供气源依次连接截止阀Ⅱ、过滤器Ⅱ、二位二通电磁阀Ⅲ、单向阀Ⅰ以及气动针阀Ⅲ,气动针阀Ⅲ的介质出口连接试件;所述气动针阀Ⅲ根据吹扫指令触发开启。
[0015]优选的,在过滤器Ⅱ的输出管路上以及通入试件的介质入口前安装压力传感器。
[0016]优选的,通入试件的介质入口前引出其余通路作为预留接口。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水压试验系统,与现有相关技术模块集成度相比,本技术涵盖了试验的整个工艺过程,自动化程度更高;本技术在超高压试验过程中,能够根据试验工况要求自动调整升压速率,在保压状态下,若出现泄漏,系统能够根据压力反馈自动进行压力补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水压系统原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功能模块实现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副图1、2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2]如图1所示,多功能水压系统,包括截止阀Ⅰ(与图中截止阀1对应)、截止阀Ⅱ(与图中截止阀2对应)、过滤器Ⅰ(与图中过滤器1对应)、过滤器Ⅱ(与图中过滤器2对应)、二位二通电磁阀Ⅰ(与图中二位二通电磁阀1对应)、二位二通电磁阀Ⅱ(与图中二位二通电磁阀2对应)、二位二通电磁阀Ⅲ(与图中二位二通电磁阀3对应)、单向阀Ⅰ(与图中单向阀1对应)、单向阀Ⅱ(与图中单向阀2对应)、电磁比例减压阀、气驱液泵、气动针阀Ⅰ(与图中气动针阀1对应)、气动针阀Ⅱ(与图中气动针阀1对应)、气动针阀Ⅲ(与图中气动针阀3对应)、气动针阀Ⅳ(与图中气动针阀4对应);
[0023]储水箱的出口依次连接截止阀Ⅰ、过滤器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的
输出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单向阀Ⅱ,另一路连接气驱液泵的介质进口;单向阀Ⅱ的出口连接气动针阀Ⅱ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Ⅱ的介质出口连接试件;供气源的出口依次连接截止阀Ⅱ、过滤器Ⅱ之后分成三路,一路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Ⅱ连接电磁比例减压阀的介质进口,电磁比例减压阀的介质出口接入气驱液泵的气体调节接口,气驱液泵的介质出口连接气动针阀Ⅰ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Ⅰ的介质出口连接试件;另一路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Ⅲ连接单向阀Ⅰ,单向阀Ⅰ的出口分别接入气动针阀Ⅲ、气动针阀Ⅰ的通断控制接口以及启动针阀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Ⅲ的介质出口接入试件;第三路分别接入气动针阀Ⅳ、气动针阀Ⅱ的通断控制接口,气动针阀Ⅳ的介质出口接入排水槽,介质进口连接试件;气动针阀Ⅰ、气动针阀Ⅱ、气动针阀Ⅲ、气动针阀Ⅳ的泄压/排放介质出口排空。
[0024]根据水压试验工艺流程,将图1中系统划分为预充水通道、升压通道、保压通道、泄压通道和吹扫通道。
[0025]其中,预充水通道为储水箱出口依次连接截止阀Ⅰ、过滤器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单向阀Ⅱ;单向阀Ⅱ的出口连接气动针阀Ⅱ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Ⅱ的介质出口连接试件;所述截止阀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气动针阀Ⅱ根据预充水指令触发开启。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水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止阀Ⅰ、截止阀Ⅱ、过滤器Ⅰ、过滤器Ⅱ、二位二通电磁阀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Ⅱ、二位二通电磁阀Ⅲ、单向阀Ⅰ、单向阀Ⅱ、电磁比例减压阀、气驱液泵、气动针阀Ⅰ、气动针阀Ⅱ、气动针阀Ⅲ、气动针阀Ⅳ;储水箱的出口依次连接截止阀Ⅰ、过滤器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的输出分成两路,一路连接单向阀Ⅱ,另一路连接气驱液泵的介质进口;单向阀Ⅱ的出口连接气动针阀Ⅱ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Ⅱ的介质出口连接试件;供气源的出口依次连接截止阀Ⅱ、过滤器Ⅱ之后分成三路,一路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Ⅱ连接电磁比例减压阀的介质进口,电磁比例减压阀的介质出口接入气驱液泵的气体调节接口,气驱液泵的介质出口连接气动针阀Ⅰ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Ⅰ的介质出口连接试件;另一路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Ⅲ连接单向阀Ⅰ,单向阀Ⅰ的出口分别接入气动针阀Ⅲ、气动针阀Ⅰ的通断控制接口以及启动针阀的介质进口,气动针阀Ⅲ的介质出口接入试件;第三路分别接入气动针阀Ⅳ、气动针阀Ⅱ的通断控制接口,气动针阀Ⅳ的介质出口接入排水槽,介质进口连接试件;气动针阀Ⅰ、气动针阀Ⅱ、气动针阀Ⅲ、气动针阀Ⅳ的泄压/排放介质出口排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水压试验工艺流程,包括预充水通道、升压通道、保压通道、泄压通道和吹扫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水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充水通道为储水箱出口依次连接截止阀Ⅰ、过滤器Ⅰ、二位二通电磁阀Ⅰ、单向阀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维金伍建雄林红来陈良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